在网上,有许多人讨论元朝和清朝是否属于中国的王朝,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否是中国人,清朝的入关是否应该看作内战,还是外族入侵?其实,这些问题根本无需争论。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王朝,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中国人,清朝的入关可以视为内战。这是唯一合适的立场,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必须继承历代王朝,包含元朝和清朝所留下的一切:领土、人口、文物、法律体系等。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今天,中国的疆域有许多是由元朝和清朝打下的,尤其是元朝首次将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藏驻军。汉人王朝在历史上从未长期统治过长城以北的广大游牧草原,而恰恰是元朝和清朝实现了对北方草原的有效统治。中国56个民族中,包括了蒙古族和满族。如果中国人不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把它们视为外族建立的殖民帝国,宣称它们是为了压迫汉人和汉地而来的,那么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势必会对此幸灾乐祸,并要求中国“归还”元朝、清朝占领的土地,包括那些汉地以外的广阔疆域。显然,中国人不愿意失去任何一寸土地。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承认元朝和清朝属于中国。
这种认识,爱国的中国人早已明了。而那些在网上大肆宣扬“元清非中国”的人,往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元清历史了解不足的普通人,他们的历史观缺乏深度,且受到激进民族主义的影响;另一类是那些受西方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关心,而是为了配合西方的战略,遏制中国的崛起。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官方一直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王朝。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时,实际上承认了元朝的天命。元朝在中国统治了百年,天命已经转移到了明朝。之后,民国和新中国也始终承认元朝和清朝属于中国的一部分。
更进一步来看,蒙古人、满人和汉人本质上是兄弟民族,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像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从人类诞生起,过去一百多万年里,中华大地上的各种部落和民族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无论是通过商贸交流、婚姻联姻,还是通过战争等方式。夏、商、周时期,华夏的建立者和周边的夷狄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通婚成为常态。例如,西周的王族姬氏家族源自西戎,周朝王族通过与异姓家族和夷狄部落的联姻,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周幽王就是一个例子,他的王侯来源于申戎,甚至因为继承问题激怒了老丈人申侯,最终导致被联合西戎的申侯所杀。
在春秋末期,夷狄国家逐渐被消灭,华夏的文化水平逐步提升。孔子提出了“华夷之辩”,但当时的夷与夏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孔子认为,夷若进入夏地,即为夏人;夏人若进入夷地,则为夷人。因此,夏与夷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长城,夷与夏的界限才被完全分开。尽管长时间以来,王室、贵族和民众间的婚姻联系非常紧密,但一朝之下,秦始皇便使得这两者截然分开。至此,游牧民族和汉人开始被更明确地区分开来,但中原王朝依然坚持认为,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国的臣民,尽管他们还没有完全被“教化”。
由此可见,汉人、蒙古人、满人等民族其实一直以来紧密相连,彼此交往频繁,历代王朝都对这种关系给予了官方承认。直到现代,若非沙俄与苏联的外力作用,外蒙古也不会脱离中国。至于“元清是否为中国”的争论,根本不应存在。这一争论,恰恰是源自日本侵华时期的虚假宣传。
总之,无论从历史传承,还是从现实利益的角度来看,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