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中刘备最恨这四人,曹操榜上有名,第一无可争议
迪丽瓦拉
2025-09-11 00:03:04
0

#三国中刘备最恨这四人,曹操榜上有名,第一无可争议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河中,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君主,一生历经风雨,心怀壮志,而在他的征程中,有几个人想必是他痛恨至极的。

曹操无疑榜上有名。曹操雄才大略,却打着“忠汉”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行事多有诡谲之处。他与刘备曾一同讨伐董卓,也算有过交集,可后来双方渐成对手。曹操的势力庞大,多次对刘备穷追猛打,让刘备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像煮酒论英雄时那隐隐的杀意,就足以让刘备惊出一身冷汗,这种被压制、被猜忌的感觉,刘备怕是刻骨铭心。

孙权也在其中。孙权坐拥江东,据有地利,却在某关键时刻,为了自身利益,背叛盟约,在赤壁之战后,本该携手共图大业,他却选择与曹操暗中勾结,致使刘备集团陷入诸多困境,让他失去不少良机,刘备怎能不恨?

还有糜芳,这人更是可恶至极。糜芳本是刘备麾下大将,深受信任,却因一己之私,在关键时刻献城投降东吴,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惨遭杀害,这一行为无异于给刘备的阵营重重一击,也让刘备失去了一位忠勇的兄弟,此仇此恨,刘备如何能释怀?

而排在第一的,当属董卓无疑。董卓逆天而行,祸乱朝纲,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让天下苍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更是引发了诸侯讨董的乱世纷争,使得刘备等仁人志士虽心怀报国之志,却只能在这乱世中艰难挣扎,四处奔波,百姓也因此遭受了无尽的战乱之苦,从国家大义到个人遭遇,董卓都是刘备最痛恨之人,可谓无可争议。

刘备的一生,在这几人的交织影响下,写满了无奈与悲愤,可也正是在这样的恨意驱使下,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要为兴复汉室而拼搏,只是这几位,注定成为了他心中难以抹去的痛处,每每回想起来,都满是愤懑与不甘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方志百科】民国后期修志 民国后期(1945—1949)修志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于1946年10月1日重新颁布...
原创 从... 在殷商时期,人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商王室的统治阶层,也渗透到民间生活中。随着现代考古学...
原创 赵... 三国这段历史,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宝藏,里头的英雄故事,个个都让人热血沸腾。今儿个咱就唠唠赵云在长坂坡那...
原创 三...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动荡,民生疾苦。无数英雄豪杰,虽各有英勇与才略,但命运多舛,最终都死于刺杀,名誉毁...
郑金民《仓颉讲义》作品节选(三... 仓颉讲义 郑金民 《仓颉讲义》是一部以不同历史时期主流文献记载为依据,以提升发展文化内涵为逻辑的系统...
原创 家... 在广东的一处古雅庭院里,曾先生正用柔软的绒布,轻轻擦拭着一枚家族世代相传的珍宝 —— 户部光绪元宝当...
世界最穷的非洲,成了全球最潮的... 如果给你1元人民币,或者给你价值1元的虚拟货币,你怎么选? 可能多数中国人都会选自己家的法定货币,毕...
原创 三... 三国正史上,真正以一敌百的猛将只有四人,魏蜀吴群各有一人,他们分别是谁? 冷兵器战场上,千军万马中取...
原创 中... 在1937年,一名身负五重间谍身份的中共特工,在成功摧毁日本军火库后,竟然获得了日本天皇裕仁的亲自接...
宋真宗签订檀渊之盟,为何却反以... 宋真宗签订檀渊之盟,为何却反以为荣的去泰山封禅? 说起宋朝的历史,总绕不开一个让人纠结的事儿——宋真...
你知道汉朝皇帝的神秘私人武装宦...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雄浑的气魄和辉煌的成就屹立于华夏大地。人们熟知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
原创 北... 当时的政治与军事形势相当严峻且错综复杂:一方面,江浙地区一直是中国最为繁华和富庶的区域,然而孙传芳在...
原创 天... 在《三国演义》里,天水城下那场老将赵云与小将姜维的交手,堪称经典对决,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热议:要是两...
原创 卖... 历史上曾有一类人,他们并非那些成就斐然的枭雄,而是那些毫无节操、只知道贪婪的“狗熊”。这些人身上,所...
原创 为... 清朝的爵位制度大致继承了明朝的做法,但也有显著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清朝的皇室封爵被分为“入八分”和...
原创 非... 梅林津少将是国防军中另一位出自非洲军团并享有盛誉的装甲作战参谋与指挥官。他的传奇经历与其他同样出自非...
原创 公... 东汉末年,随着起义军的四起,朝廷显得愈发无力以应对这种混乱局面。为了寻找能够恢复秩序的英雄豪杰,朝廷...
原创 不... 清朝,作为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也是现代古装剧中最常取材的朝代之一。在这些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王公贵族...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起始于1851年,持续到1864年。从洪秀全在广...
原创 上... “我的妻子心脏不好,我想回去照顾她,然后度过一生……” 2022年,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乡在美国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