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宫中侍奉帝王或皇后的人,虽然享有比普通奴才更高的地位,生活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实他们的处境也充满了危机。身边围绕着权力的斗争,他们随时可能因主子的心情变化而丧命。历史上有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三国时期,曹操一度因噩梦惊醒,以为身边的近侍对他有不轨图谋,于是便挥刀斩杀了他。事后发现误杀了无辜之人,曹操假装痛哭流涕,称自己因梦中好杀的毛病致使近侍冤死。然而,类似的惨剧并非曹操一人所为,慈禧太后的历史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件。
话说,某日,一宫女在慈禧太后醒来后与她目光相对,竟然就因这一眼被慈禧下令处死,而慈禧对此没有丝毫悲悯之情,反而毫无愧色。究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进入清朝晚期时,国家已渐趋衰败,康乾盛世的辉煌已成过往。由于闭关锁国,大清错失了大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的浪潮,致使国力逐步衰退。外有列强的侵略,内有农民起义的困扰,国运逐渐走向低谷。英国和法国先后通过武力迫使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在国内开展殖民活动。但面对这一切,大清的统治者们并没有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其中慈禧太后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氏,原为咸丰帝的妃子,后成为同治帝的母亲。她在清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上位历史堪称励志传奇。尽管她拥有一个辉煌的家族姓氏,但她的出发点极为卑微。慈禧最初入宫时,只是一个名为兰儿的选秀女子,封号为兰贵人。作为清朝后宫众多贵人之一,她的地位低得和宫中高级婢女无异。然而,慈禧并未因此灰心丧气,她看到同一时期进宫的钮钴禄氏(后来的慈安太后)能够在短短八个月内晋升为皇后,便激发了她争宠的决心。
慈禧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通过与皇后姐妹的结盟以及对咸丰帝养母的百依百顺,获得了咸丰帝的宠幸。咸丰帝体弱多病,政务繁忙,慈禧开始参与政事,逐渐影响了国家的走向。咸丰帝去世后,慈禧通过辛酉政变一举夺取政权,开始主掌大清的朝政。
在她成为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后,慈禧生活奢华,广泛吸纳朝中权力,她的奢靡生活成为了历史的众多叹息之一。为了维持权力,她的贪婪无度开始渐渐显现,国家的财政状况也因她的奢华消费而变得捉襟见肘。为了庆祝她的生日,曾将本应用于购买军火的款项挪作自己享乐的资金,这也导致了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慈禧的奢靡生活不仅体现在她的消费上,还体现在她对个人养生和美容的极度追求。她聘请了128名顶级厨师,为她准备各式珍馐美味,每天享受着满汉全席的奢华待遇。而她对健康的追求则更为离谱。听说苹果有养生效果后,她年年消耗着巨大的水果量,光是闻水果的香气就可以让她保持活力。同时,慈禧还要求从世界各地寻找防止脱发的秘方,为了保持头发不脱落,她花费了大量的白银进行各种尝试。
她的肌肤保养同样令人咋舌,燕窝做面膜、珍珠粉作为化妆品、甚至要求孕妇提供母乳做成乳液来滋养皮肤。慈禧的这种奢华和对美丽的追求在当时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外国使臣在见到她时,感叹她七十多岁的年纪依然皮肤如同四十多岁的妇人。
然而,无论如何保养,年老的慈禧也无法避免衰老的痕迹,最终在晚年,她开始拼命与时间作斗争。为了不让自己看到衰老的面容,慈禧命人将宫中的镜子全部撤走,并且要求专门的化妆师花费几个小时为她化妆。这种做法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她的面容更加苍老,卸妆后的样子更让人惊骇。最终,这一切导致了一名宫女因轻微的失误丧命。那名宫女在一次侍奉慈禧时,因为看到慈禧那张没有化妆的恐怖面容,突然失态,导致巾帕掉落。她迅速捡起,并收起自己的惊恐之情。然而,这一小小的动作却让慈禧认为自己被蔑视,于是她愤怒之下命人将这名宫女打死。
这名宫女显然没有想到,因一次无意的举动,就断送了自己的生命。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窥见慈禧太后统治时期的清朝后宫是何等的恐怖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