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留下了2句让人心酸的话
迪丽瓦拉
2025-09-11 01:31:49
0

光绪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窝囊的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国家早已落后于西方列强。尽管他一度想要反击外族的侵犯,然而他身边缺乏支持,孤立无援。而且,他也有雄心壮志,试图通过变法来拯救这个濒临衰败的国家,但最终无果,变法失败。最终,国家的种种问题、家国之痛让光绪帝身心俱疲,病重垂危。临终之际,他听闻下一任继位的将是溥仪,不禁留下了两句极为心酸的话。这两句话是什么?他为何会这样说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自光绪帝被抱进宫开始,他的生活便注定了无法拥有真正的自由。在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下,他的日常充满了束缚与压抑,养成了他敏感、压抑的性格,时常情绪暴躁、怒火中烧。光绪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无论他如何尝试反抗,都始终无法挣脱慈禧的掌控。随着年龄的增长,光绪帝逐渐接触朝政,开始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每一次的决策都需要事先向慈禧报告,争取她的同意。他始终没有实权,因此只能充当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像一只被操控的木偶。即便他心有不甘,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在他统治的这些年里,几乎没有做出过任何决策,甚至连皇位的继承也并非出自他之手。

慈禧之所以选光绪帝继位,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小,便于操控,这样她就能将所有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试想,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是多么压抑与痛苦,难怪光绪帝长期郁郁寡欢,最终导致早逝。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期望通过一场战争,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然而,主和派的反对声浪很大,他们大量的资金被用于修建颐和园,而不是投入到战争准备中,最终在战场上惨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光绪帝虽心有不甘,想通过周旋争取有利条件,但慈禧太后未曾听从他的意见,强迫他签字,光绪只得无奈妥协。

即便甲午战争的失败没有使光绪帝放弃改变中国现状的决心,他仍决心进行最后的反击,通过实施戊戌变法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他全力支持康有为等维新派,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变法涉及到各个领域,主要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与思想,全面对国家进行改革。虽然变法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但因为光绪帝并未掌握实权,变法遭遇了慈禧的强烈反对和干预。

起初,慈禧保持沉默,但随着变法逐渐触动到她以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她开始插手其中,极力压制、打击变法。再加上保守派的煽动,变法的实施受到了重重阻力。光绪帝的变法诏书最终变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即便如此,光绪帝依然没有放弃,他决定将阻碍变法的人清除,但这也加剧了他与慈禧之间的矛盾,慈禧也因此开始寻求废除光绪帝的理由。光绪帝在绝望中希望得到外国公使的支持,但最终未能如愿。他一度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甚至密谋通过暗杀慈禧夺回政权。然而,袁世凯却背叛了他,将一切告知了慈禧。慈禧怒不可遏,最终将光绪帝幽禁,而维新派的核心人物如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纷纷逃亡国外,变法宣告彻底失败。

即使光绪帝身陷囚禁,慈禧依然不放心,她继续暗中寻找合适的继任者,准备废除光绪帝的皇位。在八国联军侵华的乱局中,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回到北京后,光绪帝虽然看似恢复了一些自由,能够重新上朝,但他早已失去了曾经的锐气,形同一个行尸走肉,内心的颓废与无奈弥漫在他的生活中。即便慈禧同意他实施一些新政策,他似乎也对一切失去了兴趣。长年的压抑与不快使得光绪帝最终在1908年冬天病倒,无法起床。

慈禧太后已经找到了下一位皇帝继承人——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年仅三岁,比光绪帝还要年轻。光绪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百感交集,痛苦地说道:“找一个大点的不更好吗?”“太后的决定谁敢违抗呢?”这两句话揭示了光绪帝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尤其是他对于溥仪的命运的担忧,他无法忘记自己被慈禧控制的命运,担心溥仪会步上自己的后尘。然而,光绪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慈禧便去世,而溥仪的命运却也充满了波折。新中国成立后,溥仪经历了国家的改造,最终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光绪帝的一生充满了悲哀与无奈,他因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死无常,最终享年仅38岁。他临终时的两句心酸话,至今令人泪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趣谈“说曹操,曹操到”:成语背后的三国风云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正聊起某个人,...
原创 清...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男子都梳着长辫,其梳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让我终身难忘。...
原创 清...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鸿门宴的故事流传甚广,讲述了刘...
原创 他... 1929年,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年5月,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因身体原...
原创 明... 亲爱的网友们:感谢大家点击进入我的文章,我将始终如一地与大家诚恳地分享一些知识与个人见解。如果接下来...
原创 “... 引言 “历史仅依赖于事实来做阐释,绝不倚重任何的猜测。”——这是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的名...
原创 九... 2023年11月,一名名为李日圭的朝鲜外交官悄然脱离朝鲜驻古巴使馆,携带家人搭乘飞机直奔韩国。这个消...
原创 《... 吕布的武艺在我看来确实更加精湛,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胜利的却是赵云!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
原创 蜀... 咱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关羽和张飞。他们跟着刘备打天下,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
原创 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君主之一,他的勤勉治国常常被列为帝王中最为突出的之一,甚至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他...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历过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那是我国近代的艰难岁月。由于清朝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原创 除... 朱元璋,作为历史上最刻薄且寡恩的开国皇帝之一,对于自己麾下的开国功臣极少给予赞誉。即使是《明朝那些事...
原创 清... 清朝后期“皇嗣”为何趋于稀少?专家解读:“无绝后”已属不易! 清朝为何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除了作为...
原创 上... 晚清时期,一些中兴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勇气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命运的关键人...
原创 东...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篇章。皇帝...
原创 为... 从历史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赵匡胤绝对不是沙陀人。根据从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开始的族谱,我们可以得...
原创 汉... 对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来说,有两场关键战争直接决定了其命运——那就是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争发生...
原创 为...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八旗子弟”这一称谓,它代表了清朝时期皇族与贵族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在...
原创 他... 丁盛是开国少将中的一位杰出将领,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衡宝战役中表现突出,一举成...
原创 丰... 在1587年6月19日,紧随九州征伐胜利后,日本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丰臣秀吉发布了“伴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