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留下了2句让人心酸的话
迪丽瓦拉
2025-09-11 01:31:49
0

光绪帝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窝囊的一位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国家早已落后于西方列强。尽管他一度想要反击外族的侵犯,然而他身边缺乏支持,孤立无援。而且,他也有雄心壮志,试图通过变法来拯救这个濒临衰败的国家,但最终无果,变法失败。最终,国家的种种问题、家国之痛让光绪帝身心俱疲,病重垂危。临终之际,他听闻下一任继位的将是溥仪,不禁留下了两句极为心酸的话。这两句话是什么?他为何会这样说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自光绪帝被抱进宫开始,他的生活便注定了无法拥有真正的自由。在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下,他的日常充满了束缚与压抑,养成了他敏感、压抑的性格,时常情绪暴躁、怒火中烧。光绪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无论他如何尝试反抗,都始终无法挣脱慈禧的掌控。随着年龄的增长,光绪帝逐渐接触朝政,开始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每一次的决策都需要事先向慈禧报告,争取她的同意。他始终没有实权,因此只能充当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像一只被操控的木偶。即便他心有不甘,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在他统治的这些年里,几乎没有做出过任何决策,甚至连皇位的继承也并非出自他之手。

慈禧之所以选光绪帝继位,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小,便于操控,这样她就能将所有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试想,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是多么压抑与痛苦,难怪光绪帝长期郁郁寡欢,最终导致早逝。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期望通过一场战争,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然而,主和派的反对声浪很大,他们大量的资金被用于修建颐和园,而不是投入到战争准备中,最终在战场上惨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光绪帝虽心有不甘,想通过周旋争取有利条件,但慈禧太后未曾听从他的意见,强迫他签字,光绪只得无奈妥协。

即便甲午战争的失败没有使光绪帝放弃改变中国现状的决心,他仍决心进行最后的反击,通过实施戊戌变法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他全力支持康有为等维新派,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变法涉及到各个领域,主要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与思想,全面对国家进行改革。虽然变法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但因为光绪帝并未掌握实权,变法遭遇了慈禧的强烈反对和干预。

起初,慈禧保持沉默,但随着变法逐渐触动到她以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她开始插手其中,极力压制、打击变法。再加上保守派的煽动,变法的实施受到了重重阻力。光绪帝的变法诏书最终变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即便如此,光绪帝依然没有放弃,他决定将阻碍变法的人清除,但这也加剧了他与慈禧之间的矛盾,慈禧也因此开始寻求废除光绪帝的理由。光绪帝在绝望中希望得到外国公使的支持,但最终未能如愿。他一度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甚至密谋通过暗杀慈禧夺回政权。然而,袁世凯却背叛了他,将一切告知了慈禧。慈禧怒不可遏,最终将光绪帝幽禁,而维新派的核心人物如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纷纷逃亡国外,变法宣告彻底失败。

即使光绪帝身陷囚禁,慈禧依然不放心,她继续暗中寻找合适的继任者,准备废除光绪帝的皇位。在八国联军侵华的乱局中,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回到北京后,光绪帝虽然看似恢复了一些自由,能够重新上朝,但他早已失去了曾经的锐气,形同一个行尸走肉,内心的颓废与无奈弥漫在他的生活中。即便慈禧同意他实施一些新政策,他似乎也对一切失去了兴趣。长年的压抑与不快使得光绪帝最终在1908年冬天病倒,无法起床。

慈禧太后已经找到了下一位皇帝继承人——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年仅三岁,比光绪帝还要年轻。光绪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百感交集,痛苦地说道:“找一个大点的不更好吗?”“太后的决定谁敢违抗呢?”这两句话揭示了光绪帝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尤其是他对于溥仪的命运的担忧,他无法忘记自己被慈禧控制的命运,担心溥仪会步上自己的后尘。然而,光绪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慈禧便去世,而溥仪的命运却也充满了波折。新中国成立后,溥仪经历了国家的改造,最终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过上了全新的生活。

光绪帝的一生充满了悲哀与无奈,他因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死无常,最终享年仅38岁。他临终时的两句心酸话,至今令人泪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
“草鞋皇叔”刘备:一生都在狼狈... 三国虽是一个乱世,却也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在三足鼎立的国家掌权人中,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 最早的时...
古韵悠长 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 11月25日,江苏扬州,航拍京杭运河畔邵伯古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邵伯古镇南濒长江、西邻邵伯...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完善和具有代表性的制度之一,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体制,它对官员的等级...
原创 历... 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指的就是韩、赵、魏三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三家是如何将强大的晋国瓜分的。 在西周时...
原创 从... 蒋介石,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关键人物,他的崛起与衰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中国政局动荡的年...
周公礼乐如何奠定三千年中华文明...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晓明)作为诞生于河洛地区的经典思想,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
原创 韩... 2000多年前,在江苏淮阴的大街上,热闹非凡,街头人们聚集在一起看戏,吃着瓜,议论纷纷。就在这时,一...
原创 姜... 有记载提到:姜太公辅佐周武王攻打纣王,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成功后,便遵从元始天尊的命令,手捧玉符和金令,...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山东省无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因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是...
原创 唐... 尉迟恭是唐朝初期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尽管他在历史上可能没有其他名将那样的辉煌表现,但他在帮助秦王李世...
美丽的秦汉四校 (图片由AI生成) ■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 八(1)班杨晨鑫 秦汉第四学校,如一颗璀璨闪耀的新星,...
原创 张...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那一刻起,三人结拜为...
原创 《... 谋士,指的是为君主或权臣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的人,通常以智慧为核心,帮助统治者实现霸业。历史上,许...
明代公务员的班味怎么比我还重 每天早上闭着眼睛 按掉第八次“稍后提醒”闹钟, 睡眼惺忪地被人群推上早高峰地铁, 在陌生人腋窝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