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小学生在烈士陵园扫墓,十几年后才被告知,那里葬有他的生父
迪丽瓦拉
2025-09-11 07:32:55
0

1960年清明节,沈阳某小学的孩子们整齐地排队,伴随着老师的引领,前往沈阳北陵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进行扫墓。队伍中的孩子们年纪尚小,平均约为七岁。他们虽然无法真正理解“战争”的含义,也不了解“墓碑”的象征意义,但他们知道,前方的地方埋葬着许多英雄。

“董耀东,你看,那是我爸爸的墓,我爸爸是英雄!”一个孩子轻轻地拉了拉前排同学的衣角,指着远处的墓碑低声说道。

还未等那位孩子望向指向的方向,又有另一个孩子拉了拉他左侧的衣角,小声说道:“欸,那个是我叔叔,我以前跟着爸爸见过他。”

在带队老师确认了人数后,孩子们开始纷纷拿起水桶和帕子,忙碌地为墓碑打扫,董耀东被分配到了蔡正国烈士的墓碑前,而那位刚才提起父亲的孩子则负责他父亲的墓碑。随着清风吹过松柏,树叶沙沙作响,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擦拭着墓碑,细心如初,烈士的名字被他们擦拭得异常光亮。

结束扫墓后,董耀东回到家里,晚餐时,母亲张博主动问起他扫墓的事情。坐在一旁的父亲董凤奎也投来了目光。

“今天我们去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老师告诉我们那里埋葬的都是英雄,我发现许多同学的父亲都在那儿。以后我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

“好!”董凤奎听到儿子的话,情不自禁地大声赞叹,震得一旁的妻子和女儿有些吃惊。

作为军人的董凤奎迅速意识到自己言辞激烈,连忙解释:“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董耀东以后一定是个英雄。”

董耀东听到父亲的肯定,兴奋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笔直地站好,向着家人行了个标准的少先队员礼。那一刻,整个家庭的气氛弥漫着浓浓的自豪与幸福。董耀东心中深深埋下了参军的梦想,虽然他当时还不知道蔡正国烈士是谁,但他坚信自己会成为像他一样的英雄。

那晚的晚餐,董耀东无意间没察觉到母亲和父亲眼中闪烁的泪光。

岁月流转,董耀东的父母逐渐变老。作为家中的最小孩子,董耀东迎来了18岁生日,已经成年的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参军报国。带着入伍通知书,董耀东在家人不舍的目送中踏上了前往部队的列车。

“我们还要瞒他多久?每年只能在烈士陵园见一次面吗?”张博看着渐行渐远的火车,心中充满了痛苦,忍不住泪如雨下。

从未在军营中流泪的董凤奎眼中同样泛起了泪花,紧握妻子的手,低声说道:“孩子已经成年了,他有权利知道真相。我既是他父亲的战友,也把他当作亲生儿子看待,我的心和你一样痛。”

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把这个埋藏了十八年的秘密告诉董耀东。经过部队领导的同意后,张博踏上了开往儿子部队的列车,时光进入了1971年。

1971年6月15日,张博到达了董耀东所在的部队。当时,由于部队的纪律要求,任何外部人员不得随便与军人见面,部队领导安排她在大连黑石礁49号楼暂时居住,接待她的是军区的高层领导,并指示董耀东前去见母亲。

董耀东当时正忙于训练,早已褪去了少年气息,皮肤略显黝黑,脸部线条刚毅,俨然已是一个英俊的青年。

“我的母亲来了?她在黑石礁49号楼?”董耀东听到消息时,心中充满疑惑。他本以为母亲突然到访,必定有什么大事发生。

见到母亲后,董耀东的疑虑变得愈加深重。推开门走进接待室时,他被几双注视的眼睛所包围,其中一位威严的男人董耀东极为熟悉,正是沈阳军区的邓岳司令。邓司令身旁坐着一位陌生的女士,看上去与母亲显得格外亲密。

“董耀东同志,我知道你现在心中有很多疑问,请先坐下来。”邓岳司令温和地邀请董耀东坐到张博身旁。

董耀东有些迷惑,“谢……谢谢司令。”面对邓岳司令,他更加不解。自己的家庭平凡,父亲只是部队医院的政委,怎么可能与这样高层的军官有交情呢?

他急忙转向母亲,声音颤抖地问:“母亲,您怎么来了?家里出了什么事?父亲……他怎么了?”

张博听到儿子一连串的问题,顿时哽咽,眼泪涌了上来,久久说不出话来。

“耀东,别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妻子,她叫韩君,和你母亲是朋友。我和你父亲是战友,今天叫你过来,是为了给你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你母亲已经埋藏了十八年。如今你已经成年,也参军了,到了该告诉你的时候了。”

邓岳将军缓缓开口,董耀东依然懵懂不解。邓岳继续道:“你现在的父亲叫董凤奎,但他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真正的父亲叫蔡正国。”

董耀东的脑海瞬间一片空白,完全无法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他震惊地重复着:“蔡正国……” 然后,他转向母亲,眼中满是困惑与疑问。

“耀东,邓岳将军说的都是真的。你的本名叫蔡耀东,当年你的父亲蔡正国在朝鲜战场牺牲,我改嫁给董凤奎后,给你改了姓。”

听到真相的董耀东恍若明镜,他记得小时候去扫墓的那次,正是那个蔡正国烈士的墓碑,他一直没意识到那个墓碑背后的含义——那里埋葬的正是他的亲生父亲。

心中充满了复杂情绪的董耀东,眼中闪过愧疚的光芒。他明白母亲埋藏这个秘密的痛苦,这十八年的隐瞒让母亲承受了太多。

“司令,感谢您陪着母亲。能不能让我休假几天,带她回家,我想去看看我的亲生父亲。”董耀东声音哽咽,眼中充满泪水。

在得到批准后,董耀东与母亲一同回到了沈阳。他感谢养父董凤奎对自己的深情厚爱,并表示自己很高兴有两个父亲。至此,董耀东心中最大的渴望就是了解蔡正国的一切,而随着母亲的讲述,他越来越觉得,蔡正国才是真正的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短短八字浓缩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悲剧,成为怀才不遇、时运...
原创 假...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之举,无疑是这段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为人们...
原创 三... 美国德州的牧场主人山姆·麦佛里克以不烙印记号来识别他所养的牛为人所知。因此,政治界有一种特殊的说法,...
原创 他... 在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宣布建立了大清帝国,并定年号“崇德”。然而...
原创 王... 咱今天唠唠秦朝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王翦。这人打仗那是真有一套,可他有个习惯,让秦始皇既头疼又无奈,啥习...
原创 明...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明朝的军事制度,特别是其中的营军编制。在明朝,军队的组织架构可是相当复杂的,而...
我读郭沫若 | “甲骨四堂”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
原创 乐... 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物多种多样,其中不少艺术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与精湛的技巧。例如...
《三国志·战棋版》抽卡节奏、抽... 哈喽大家好啊,目前的赛季抽卡节奏也明显节奏化了,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有计划的规划抽卡节奏以及存抽卡资...
蔡元培:中国教育之父,任北大校...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
原创 他... 1977年,总后勤部迎来了领导班子调整。张震被任命为部长,而政委一职已经空缺了两年,领导层决定为此选...
原创 一... 文章改写如下: ---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享有“千古一帝”之称的人物,一直是各界讨论的焦点,他的...
原创 他... 经过无数次的浴血奋战,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牺...
世界首次!广饶傅家遗址实证史前... 戳上方蓝字 关注东营文旅 新华社济南6月4日电(记者邵琨)我国科学家凭分子遗传学证据确认,山东广饶傅...
原创 蜀... 在《三国》这部经典历史小说中,关羽作为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被描绘得忠诚于君主,友善待人,自信且略显傲...
原创 中... 第一名 韩信 韩信位居第一的原因在于,他的战绩无可匹敌,后继者无一能超越他。尽管有人贬低韩信,说...
原创 “... 出生于1950年代的这一代中国人与其后的年轻一代相比,深刻地经历了社会主义的各项改革与建设过程,目睹...
原创 曹... 三国时期,除中原各路军阀争斗外,少数民族政权的势力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三国鼎立后,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节度使安重荣曾言:“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句话直接揭示了当时局势的混乱...
原创 朱... 蓝玉是明朝的重要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军旅生涯起初是从常遇春麾下开始的。在那个时期,蓝玉担任管军镇抚,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