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一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幼弟阿里不哥,而是窝阔台的孙子海都
迪丽瓦拉
2025-09-11 13:04:35
0

文|小玉

编辑|小玉

贵由汗之死与帝国继承危机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去世后,其继承制度虽设有忽里勒台大会来推举新汗,实质上却长期受制于成吉思汗儿孙之间的家族斗争。

贵由即位,掀起家族权力暗潮

1246年,在窝阔台皇后乃马真和宗王的支持下窝阔台之子贵由正式继位为大汗。这次忽里勒台大会是在窝阔台家族掌控下召开的。

贵由即位后,开始试图削弱对手势力,特别是术赤家族的金帐汗国。他曾命令将拔都召回会审,其背后意图明显是铲除潜在的竞争对手。这种针对长支宗王的行为,令整个宗王系统产生恐慌与不满。贵由猝死,帝国权力真空

正当贵由率军西征、意图巩固权威时,却在途中突然病逝,年仅42岁。贵由去世时并未正式指定继承人,这使得大汗之位再次陷入混乱。窝阔台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试图继续摄政,并扶持贵由之子继续登基,但实际上其支持基础远不如先前。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帝国再次面临一次政治核心权力的悬而未决。众多宗王对窝阔台系的不满逐渐公开化,尤其是西部的术赤家族与中部的拖雷家族,开始运作新的继承者人选。

术赤家族的领袖拔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长期对窝阔台后代独占大汗之位心存不满。贵由之死后,他迅速行动,联络宗王并在中亚草原召集一次由其主导的忽里勒台大会。此次大会不同于贵由的即位大会,它更多体现了“长支”宗王的自主性。

拔都并不打算亲自争夺汗位,而是转而支持拖雷之子蒙哥。这个决策一方面可以争取拖雷家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帝国政治版图上制造牵制窝阔台家族的平衡点。此举得到了拖雷遗孀唆鲁禾帖尼的高度响应。

唆鲁禾帖尼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她命长子蒙哥前往与拔都会晤,并利用自己的地位调动一批宗王支持。她的声望、宽厚以及信仰的正统性,为蒙哥赢得大量宗王的好感。

在1251年,由拔都和唆鲁禾帖尼支持的忽里勒台大会于蒙古斡难河举行,蒙哥在大多数宗王支持下被正式拥立为大汗。这一结果震动整个帝国,尤其是窝阔台家族。该家族宗王视之为政变,拒绝承认其合法性。

窝阔台家族与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试图组织反击,但很快被镇压。唆鲁禾帖尼采取断然措施,命令处死反抗者,包括贵由的遗孀在内。大量窝阔台家族成员被处以死刑或流放,帝国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权力洗牌。

征战与裂变中的蒙哥帝国

蒙哥汗在位虽仅八年,但其政策和军事活动对蒙古帝国的发展轨迹产生深远影响。他不但推动帝国南征西讨,继续扩张版图,同时也在治理方式上试图推进中央集权改革。然而,正是这场改革引发了新的宗王不满,埋下帝国进一步分裂的根源。

1253年,蒙哥命弟弟忽必烈率军征讨位于今中国西南的大理国。这场战争不仅迅速取得胜利,更成为忽必烈“汉化治理”的试验场。他在云南建立以儒家官僚体系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引入汉人士大夫如姚枢刘秉忠等,逐步展现出与传统游牧统治不同的路径。

忽必烈的这一做法在蒙古贵族中引起争议,尤其受到保守派如乃颜、察罕等人反对,蒙哥本人却对此支持,甚至鼓励忽必烈对南宋采取同样策略。帝国治理正处于一次转型的边缘。

旭烈兀是蒙哥的另一位弟弟,被派往中东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他在1255年率军西征,最终攻陷波斯、伊朗高原,并于1258年攻占巴格达,灭亡阿拔斯王朝,摧毁伊斯兰世界的宗教与政治中心。这一行动导致东西方文明剧烈碰撞,也使蒙古帝国势力触达地中海东岸。

旭烈兀随后建立“伊儿汗国”,以波斯为基地自成体系。这种半独立政权的出现,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大汗,但实际上削弱了中央集权,也预示帝国碎片化的趋势。

随着南征节奏加快,蒙哥命令忽必烈全力攻打南宋,并将四川、湖北、陕西一线纳入控制。忽必烈在战事之外,仍推行汉制,主张安民、重农、立法。此举再次与传统蒙古贵族的利益发生冲突。许多宗王批评他“与汉人同化”,违背成吉思汗的军事传统。

战争进行到高原湿热地带时,蒙古军队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蒙哥本人也染病于钓鱼城下。1259年蒙哥病逝军中,终年50岁。他的突然去世,不仅令南征计划中断,更将整个帝国再次推入继承危机。

蒙哥并未立下明确继承人,这使帝国再次陷入混乱。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先后于不同地区自立为大汗,蒙古帝国继而分裂为两个对立政权。这场分裂不仅削弱了中央权威,也为日后长达数十年的分裂埋下伏笔。

将揭示这场“兄弟之战”如何点燃全面分裂火焰,以及窝阔台家族如何卷土重来,挑动帝国走向四分五裂的宿命。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争——兄弟内战撕裂帝国

蒙哥汗的猝然病逝使得蒙古帝国陷入继承真空之中。他的两位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自立为大汗,由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帝国的内战,这场战争成为蒙古帝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的转折点。

1260年春,正在钓鱼城前线的忽必烈得知蒙哥去世后,立刻停止攻宋,北还开平。他在其幕僚的支持下,于五月召开忽里勒台,自称大汗。此举虽有一定合法性,但却未获全体宗王承认,尤其是阿里不哥及部分中原以西的宗王反对。

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举行另一场忽里勒台大会,自称为“合法继承人”,获得大多数东部贵族和窝阔台系残余势力支持。他控制了漠北草原及大蒙古国的原核心区域,而忽必烈则掌握中原、西北及南征战场。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对峙迅速升级为军事冲突。忽必烈以中原地区的财力、兵力为后盾,组织大规模战争动员。他继续与南宋保持一定战线牵制,以避免后方腹背受敌。阿里不哥则联合窝阔台家族残余势力,如察合台汗国的部分王公和西部的海都,企图重建旧日窝阔台家族的地位。

帝国宗王纷纷“选边站”,东部贵族多倾向阿里不哥,西部则因旭烈兀建立伊儿汗国而相对中立。忽必烈利用其掌握的中原粮草和政权基础,逐渐在军事上取得优势。

分裂中的蒙古帝国与窝阔台家族的最后反扑

阿里不哥的失败并未终结蒙古帝国的内部纷争。窝阔台家族虽在蒙哥汗登基后元气大伤,但在海都的领导下,再度兴起,掀起持续数十年的反抗浪潮。他们试图重新夺回帝国的核心地位,而忽必烈也因建立元朝,逐步偏离蒙古传统,导致帝国彻底分崩离析。

窝阔台汗的孙子海都原为宗王之一,在阿里不哥失败后仍盘踞西域。忽必烈试图册封海都为察合台汗国西部的领主,以示安抚。但海都拒绝接受,并声称忽必烈的汉化统治不再具备蒙古大汗的正统性。

海都联合察合台汗八剌与钦察汗忙哥帖木儿等反忽必烈力量,于1270年前后在中亚、天山以西建立实际控制区域。与此同时,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虽对忽必烈名义上称臣,但实际上保持相当独立性。

塔拉斯河会盟,正式分裂

1269年,海都与其他反元势力在塔拉斯河召开会盟,公然否定忽必烈为大汗的合法地位,提出“复兴大蒙古国正统”,企图以窝阔台家族为核心重建帝国。

这次会盟意味着蒙古帝国已由一个名义统一的大汗国,正式转化为若干自立政权:元朝、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海都主导的“窝阔台残余政权”。这五大汗国间虽有宗族渊源,但实际关系已等同于互不统属的独立国家。

他的失败标志着窝阔台家族重掌帝国核心的梦想彻底破灭。这支曾统治帝国的贵族最终成为历史的余晖,被拖雷家族的中央化统治全面取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
原创 打... 201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重新揭示...
日本关东军在苏联有多惨?冻死当...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1945年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迅速发动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朱... 其实,优秀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制度就应该进行改革、...
原创 末...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第一位女丞相,也有满清最后一位太监。今天我...
原创 越... 昨儿半夜窝在沙发上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梁武帝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被“赎”回宫那段,手里的薯片都停了——这...
原创 历... 《木兰诗》中曾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于许多...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
原创 朱...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虽然有许多皇帝登基,但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传奇的帝王并不多见。朱元璋不仅经历...
为什么梁山好汉不姓赵? 嘿,各位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水浒传》里隐藏的“姓氏冷知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原创 晚... 在清朝的宫廷中,后宫佳丽成千上万,各具美丽,然而其中有一位女子,她的美貌和气质却与众不同,令人一生难...
原创 无... 朱棣迁都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强化国家的力量;而也有...
原创 步... 247年,东吴丞相步骘因病去世。25年后,陆抗率领吴军攻占西陵,杀死步骘的儿子步阐,并将步家三族满门...
原创 如... 德国在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情况下,选择进攻苏联,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德军在苏联的失败,也为纳粹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