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宪为何要将皇位心甘情愿让给李隆基?历史见证他的明智之举
迪丽瓦拉
2025-09-11 16:04:07
0

让皇位,没有心甘情愿的成分,大多情况下,更多的是迫不得已,而尧、舜、禹的“禅让”也不过是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皇位的争夺一直是最为激烈、残酷的话题,许多权力斗争充斥着血腥与阴谋。而对于李宪而言,他并非李隆基的对手,因此,“让位”成了他最理智、最明智的选择。

李宪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原名李成器。从理论上讲,他曾有两次机会继承皇位,但现实往往充满了复杂的变数,可以说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写照。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除了三子李显的皇位,立四子李旦为帝。尽管那时李宪年仅六岁,但仍被正式立为太子,并且母亲刘氏被封为皇后。如果局势按照正常发展,李宪继位继承父亲李旦的皇位几乎没有悬念。然而,李旦的身份不过是武则天的一块工具,皇帝的位置刚坐上便被囚禁。六年后,武则天最终以皇帝身份自立,李旦仅被降为“皇嗣”。既然父亲李旦连象征性地做皇帝的资格都丧失,李宪也只能沦为一位藩王。

到了公元710年,中宗李显去世,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合铲除了“韦后集团”。此后,李旦重新登上了帝位。如果按照常理,李宪依旧是皇太子最有力的候选人,未来应该顺理成章地继位。但当时却围绕立太子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隆基在铲除韦后集团中出力最多,而李宪却始终处于幕后,未曾参与其中。

因此,许多人基于“论功行赏”的原则,认为李隆基更适合成为太子。这些支持李隆基的人,和当年支持李世民的人如出一辙。相比之下,李宪则显得孤立无援,几乎没有支持者敢为他站出来争取太子之位。

然而,李隆基十分清楚自己的优势并不明显,不能仅凭支持者的拥护就轻松夺得皇位。他心生退让之意,因此表面上支持李宪当太子,以此展现出谦逊的姿态。这种表现反而令李宪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如果李宪表现得毫无兴趣放弃皇位,那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缺乏足够的“资本”,有可能步李建成的后尘,最终遭遇不幸。因此,李宪最终决定以“我不渴望皇位”的姿态退让。

这时,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当年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兄弟争斗,尽管李宪与李隆基之间并未表面上出现争斗,但内心的紧张和隐忧早已滋生。要知道,李世民当初之所以敢和李建成争夺皇位,是因为他有着累累战功与足够的底气。如果当时李隆基坚持与李宪争夺太子之位,局势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兄弟反目、兵戎相见的悲剧。

最终,李隆基以胜者为王的姿态被立为太子,而李宪则做出了选择,果断地放弃了太子之位。虽然后来太平公主试图支持李宪重新夺回太子之位,但李宪始终不为所动,这一决定无疑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几年后,太平公主因与李隆基的权力斗争而失败,李宪则因不参与其中,得以安然无恙。

从性格上看,李宪文雅敦厚,而李隆基则以武力为主,果敢决断。这也注定了李宪缺乏李隆基在战斗中的果断和杀伐精神。如果他和李隆基争斗,必定会陷入一场无法避免的激烈对抗,最终的结局也许会令他名誉尽毁。

然而,李宪“让位”的决定至今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李隆基始终心怀感激。如果李宪当时坚决不让位,那么李隆基继位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争斗的局面也会更加复杂。

至于李成器改名为李宪的原因,是因为公元716年,李隆基追谥其母窦氏为“昭成皇后”,出于避谥之意,李成器才改名为李宪。

李宪于公元742年去世,李隆基为其追赠谥号“让皇帝”。这一举动,显然也承认了李宪为唐朝继承皇位所作的让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隆基的皇位是李宪“让出来”的,因此李宪的选择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唐朝的皇位继承铺平了道路,他的胸怀和智慧,值得后人肯定与尊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宋宰相文天祥行书欣赏 行书上宏斋帖卷 此帖内容是祝贺宏斋(包恢)晋官,并述政治。书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文天祥时...
原创 清... 犀利视角探寻历史真相,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带你了解不同的历史面貌 引言 如果你是常看清宫剧的朋友,相...
原创 北... 五代十国时期,注定是中国历史中一段纷乱不堪的时代。石敬瑭在建立了后晋之后,出于无奈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
原创 她... 导读: 九子夺嫡这一历史事件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场皇位争夺战可以说是充满了惊险与残酷。在这个过程中,...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在中国古代帝王群像中,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以“犯我强汉者,...
陆逊:比肩诸葛亮的一代传奇儒将 《三国志》中,除了帝王,只有两个人被单独成传,一个是诸葛亮,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陆逊。 到了后世,无论...
《三国志·战棋版》赛季末,这些... 哈喽大家好啊,PK6天下争锋第一批服务器已经出了结算公告,将于2025年6月9日10:00开启赛季结...
原创 河...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群雄争霸,演绎了一幕幕壮丽的英雄传奇。众所周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
原创 刘... 类别:历史 内容: 想必大家对三国的历史应该都相当熟悉吧。在这个波涛汹涌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性格...
原创 皇... 一、他是谁 明朝建立后,曾面临一次致命的危机——“土木堡之变”。当时的明英宗,因过度信任宦官王振,...
原创 赵...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晋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曾在春秋时期与楚国展开激烈竞争,成为一时的霸主。然...
原创 晚... 晚唐故事:甘将心腹作仇雠,庸主何堪与密谋 温造行至褒城,正值兴元军都将卫志忠征蛮归来,两下相遇,密...
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多件国宝级珍品亮相成博 走进曾国与鄂国的青铜往事 “鄂侯四器”中的神面纹方罍。 盘龙兽面纹罍。...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等英雄被誉为二十四猛将,他们的战力相差较大,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舜的孝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丰富,这些美德融入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璀璨的瑰宝。它们是先辈...
原创 三... 在古代的动荡岁月里,武将无疑是最容易崭露头角的群体。尽管他们多是为别人打仗、为他人攻城掠地、为他人流...
原创 马... 马谡被斩首之时,唯有一人有能力救他,然而这一人却始终保持沉默!那这个关键人物到底是谁呢? 马谡是马良...
原创 清... 清军入关后,强制要求中原人留辫子,这一传统直到民国时期才被正式废除。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现代人通...
原创 家... 在江西省赣州市,林先生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一件意义非凡的家族传承之宝——一枚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孙中山五分镍...
原创 朱... 当提到微服私访,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康熙或乾隆皇帝,这与《康熙微服私访记》这部经典作品的影响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