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野和四野共同的遗憾:新六军悍将刘梓皋,从东北到上海四次脱身
迪丽瓦拉
2025-09-11 17:03:36
0

1946年2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辽宁省盘山县沙岭地区,针对国民党新六军新编第22师66团展开了一次猛烈的进攻。当时正值寒冬,东北的广袤土地被冰雪覆盖,气温低至极点。第四纵队集中七个团的兵力,试图消灭孤立在该地区的66团。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战斗终于在21日落下帷幕,历时约六十小时。

新编的第22师的前身是曾参与缅甸战役的远征军部队,这支部队的官兵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66团依托附近村落和坚固的工事进行防守,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第四纵队在进攻过程中,步兵与炮兵的协同作战存在明显不足,未能完全掌握敌方防御工事的特点。战斗结束时,第四纵队共伤亡约两千人,而击毙、击伤或俘获敌军约七百人。

在这场恶战中,66团的残部大约有五百人,团长罗英和副团长刘梓皋带领着他们成功突围。虽然第四纵队未能实现预定的歼灭目标,但这场战斗却被总结为一次“夹生仗”。经过这次战斗,指挥机关对装备美式武器的国民党军的防御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副团长刘梓皋在战斗中的表现引起了南京方面的关注。

在沙岭的防御战中,团长罗英负伤,指挥工作几乎完全由副团长刘梓皋承担。面对防线的漏洞,刘梓皋多次组织预备队进行反击,填补了战线上的空缺。即便在战斗后期,部队已经被分割,刘梓皋依然能够有效地指挥和调度残余的力量。最终,在突围阶段,他与罗英一起成功指挥部队脱离险境。刘梓皋的卓越指挥能力,得到了国民党上级的高度评价,成为他军旅生涯的转折点。

刘梓皋是湖南人,毕业于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服役于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1942年,他随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第一次作战失利后,他与部队穿越缅甸北部丛林撤回中国。1944年,在滇西反攻战中,刘梓皋继续在部队中担任职务。同年,新编22师被扩编为新六军,刘梓皋升任66团副团长。刘梓皋具备系统的军事教育背景,并且在国民党主力部队中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他在东北战场上的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

沙岭战役结束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对刘梓皋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46年4月,刘梓皋被调任新六军第14师42团团长。1947年3月,他晋升为第14师副师长。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暂编第62师师长,时年39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从副团长升至师长,这一晋升速度在东北国民党军中并不常见。

暂编第62师有着特殊的背景。1945年11月,杜聿明率部进入东北,从第五军200师抽调第598团担任警卫任务。该团配备了美式武器,经过严格训练,官兵素质出色。1947年9月,时任东北行辕主任的陈诚将其整编为暂编第62师,归新六军指挥。虽然这支部队冠以“暂编”之名,但其核心人员来自第五军,部队的装备和作战能力优于一般的暂编师。刘梓皋因长期服务于第五军系统,且与杜聿明有深厚的关系,因此很快进入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重要指挥层。

1948年10月,东野发起辽沈战役。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奉命解救锦州。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廖兵团被东野主力围歼。10月26日至28日,该兵团几乎全军覆没。刘梓皋的暂编第62师并未与廖兵团一起行动,而是在辽西地区驻防。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时,暂62师被部署在锦西、葫芦岛一带,10月该师参与了东进兵团对塔山的进攻作战。由于该师并未参与廖兵团的战斗,因此避开了东野的围歼行动,成为刘梓皋首次成功避免解放军围歼的战斗。

1948年2月,东北野战军第二、第十纵队对法库县城进行包围。守军刘梓皋的暂编第62师兵力约九千人。2月17日,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刘梓皋指挥部队向东南方向突围。他将部分兵力留在城西作佯攻,主力则向昌图转移。但在昌图附近,部队遭遇了东野部队的拦截。激烈的战斗中,暂62师损失惨重,约两千人伤亡,六千人被俘。刘梓皋带领三百余人成功突围至开原。战后,南京政府对暂62师进行了重建,并将其于1948年4月调往锦州地区防守。

辽沈战役后,刘梓皋率重建的暂62师驻守锦西塔山地区。10月10日,东野第四纵队对塔山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暂62师由于新兵较多,战斗力较弱,在四纵的攻势下迅速崩溃,部队退回锦西,并被编入侯镜如指挥的东进兵团。10月11日至15日,东进兵团试图进行反攻,但暂62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10月16日,刘梓皋向廖耀湘报告锦州失守的消息,直接影响了西进兵团的后续决策。此时,刘梓皋的部队距离廖兵团的覆灭地点仅有约一百五十公里。

锦州解放后,刘梓皋随东进兵团退守葫芦岛。11月1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命令整编部队,暂编第62师改编为第296师,归第52军建制。11月9日,第296师通过运输船从葫芦岛撤离,并于11月12日抵达上海。这次撤离使刘梓皋成功避开了辽西的决战,是他第三次逃脱战场。部队抵沪后,归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指挥。

1950年1月,刘梓皋被调往台湾岛。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四次成功撤离战场的经历,在国民党高级军官中极为罕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
原创 打... 201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重新揭示...
日本关东军在苏联有多惨?冻死当...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1945年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迅速发动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朱... 其实,优秀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制度就应该进行改革、...
原创 末...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第一位女丞相,也有满清最后一位太监。今天我...
原创 越... 昨儿半夜窝在沙发上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梁武帝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被“赎”回宫那段,手里的薯片都停了——这...
原创 历... 《木兰诗》中曾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于许多...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
原创 朱...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虽然有许多皇帝登基,但像明太祖朱元璋这样传奇的帝王并不多见。朱元璋不仅经历...
为什么梁山好汉不姓赵? 嘿,各位姓氏文化的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水浒传》里隐藏的“姓氏冷知识”——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
原创 晚... 在清朝的宫廷中,后宫佳丽成千上万,各具美丽,然而其中有一位女子,她的美貌和气质却与众不同,令人一生难...
原创 无... 朱棣迁都北京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能够强化国家的力量;而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