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会开启。例如,皇帝进出紫禁城,殿试的三甲榜眼离开京城、皇帝的梓宫出发前往山陵安葬,或者帝后大婚时,皇后乘凤舆入宫等时刻,大清门才会打开。大清历代的十二位皇帝——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只有五位皇后是从大清门抬入宫中的。
这五位皇后分别是:顺治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的继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的元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同治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以及光绪的皇后孝定景皇后叶赫那纳氏。其中,顺治的皇后就有两位。而其他八位皇帝的皇后,基本上都是由嫡福晋开始,随着她们的丈夫被立为皇帝,才晋升为皇后。
然而,这五位曾由大清门迎入宫中的皇后,虽然地位崇高,但她们的命运却都很悲惨。首先,我们不得不提顺治的元后博尔济吉特氏。她是由孝庄太后挑选的,作为科尔沁的政治婚姻的产物,顺治对这位表妹却并不喜欢。顺治抱怨她奢侈,碗盘都要用金器,还说她性情善妒,不能容忍其他人。虽然这些性格上的缺点并不足以构成重大罪行,但顺治仍然决定废除她的皇后之位。尽管遭到皇太后和群臣的强烈反对,顺治还是在即位的第十年废除了她,将她降为静妃。此后,这位从大清门抬入宫中的皇后,在史书上再无记载,命运可见一斑。
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同样由孝庄太后选定,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即孝惠章皇后。虽然她并未得到顺治的宠爱,但她却吸取了前皇后的教训,始终恭谨待人,表现得非常稳重。虽然顺治一度想废掉她并立董鄂氏为后,但始终找不出她的过错。最终,孝惠章皇后在顺治朝勉强度过,康熙即位后,将她尊为嫡母,给予她极大的敬意与孝顺,算是有了善终。然而,尽管她名正言顺地为皇后,孝惠章的一生却从未得到丈夫的宠爱,也未曾有过子女,孤单终老。
至于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她可能是五位皇后中最为幸福的一位,尽管她早逝。赫舍里氏与康熙是年轻时结婚的,彼此相依相伴,陪伴康熙度过了最艰难的亲政时期,两人的感情深厚。她在康熙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她却因难产而不幸去世,留下一子胤礽。虽然赫舍里氏早逝,康熙却终生怀念她,并因她的死而对她的儿子胤礽特别宽容,最终立他为太子,尽管胤礽最终因种种原因被废除,但康熙始终对赫舍里的去世充满了深深的悼念和眷恋。因此,赫舍里虽然命运短暂,却也可谓是得到了康熙一生的追思与怀念。
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命运则更加悲惨。她是咸丰帝亲信的大臣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然而因为身世的原因,始终得不到慈禧的宠爱,时常遭到慈禧的刁难。在同治帝去世后,阿鲁特氏曾试图向父亲求助,询问自己的前途如何,却只收到了一个字:“死”。这个字其实正是慈禧的意思,阿鲁特氏无法反抗,最终在光绪元年崩逝。她的死,背后隐藏着宫廷权力的深刻斗争和不为人知的悲剧。
光绪的皇后隆裕同样承载着一段不幸的故事。作为慈禧的侄女,隆裕的命运几乎是由慈禧亲自安排的。慈禧将她安排在光绪帝身边,旨在监视光绪帝的行为。隆裕进入宫中后,始终没有得到光绪的宠爱,在宫中也没有什么实权。光绪和慈禧去世后,隆裕不得不承担起辅佐光绪继位的责任,然而她一生并未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最后还因大清朝的垮台而被背上“卖国”的罪名,令人感到十分悲哀。
这些从大清门被抬入宫中的皇后,虽然地位尊贵,但她们的命运却都充满了悲剧。有的早逝,有的失宠,有的惨死,相较之下,其他未曾从大清门抬入的皇后,反而过得更好。
本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