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将蜀汉政权认定为正统王朝?袁宏与“汉德未衰“概念的提出
迪丽瓦拉
2025-09-11 22:03:25
0

一、汉祚是否将移?

袁宏在探讨“汉祚是否将移”这一问题时,表现出深刻的思考。他在《后汉纪》中特别提到东汉名臣杨彪与曹操的一次对话,并对其中的用词做了调整。具体历史事件的经过,范晔在《后汉书·杨震传附曾孙彪传》中有详尽的记载,首先引述如下:

杨彪意识到汉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于是他开始自称脚挛,无法再行走,这一状态持续了十年。后来,杨彪的儿子杨脩被曹操所杀,曹操见到杨彪时问道:“公为何如此瘦弱?”杨彪回答说:“我愧疚于未能像日磾那样具有先见之明,内心依然怀有像老牛对待幼崽那样的爱。”曹操听后改变了神情。

当魏文帝曹丕继位后,欲任命杨彪为太尉,并派人传达旨意。然而,杨彪却婉拒了,他表示:“我曾任汉朝的三公,但因时代动荡,未能为国家做出多少贡献。如今我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岂能再为新朝效力?”最终,曹丕任命杨彪为光禄大夫,赠送了几杖、衣袍等礼物,并在朝会时以宾客之礼接待他。杨彪穿着布单衣、戴鹿皮冠,拄杖而入,最后在黄初六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以上两段记载基本相同,第一段出自孙吴谢承的《后汉书》,第二段来自西晋史家司马彪的《续汉书》。其中“汉祚将终”这一词语在后者的表述中被替换成“汉祚将移”。司马彪在记述时流露出亲魏的立场,指出“言帝不夺其意”的时间节点是曹丕登基之后,而非称帝之时。这一点,反映出叙述者对曹魏政权的某种倾向性看法。

与司马彪的态度不同,袁宏在《后汉纪》中则将“汉祚将移”修饰为“汉祚将微”,通过这种微妙的措辞,袁宏表达了汉室尚有一线生机,未完全灭亡的观点。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袁宏的主观意图,也反映了他在叙述中维持汉朝一息尚存的立场。

二、蜀汉政权为正统王朝的认定

既然袁宏认为“汉祚将微”,这似乎表明他认为汉室的后继有望,这也与现代学者对《后汉纪》中蜀汉政权视为正统王朝的认同相呼应。例如,田亚琼指出,《后汉纪》的下限应当以刘备称帝为标准,因为古代史家往往通过是否符合正统来划定历史的界限。在袁宏看来,废汉受禅的曹魏政权并非正统,而自称延续汉祚的蜀汉政权则才是正统。

然而,袁宏认为汉室可复兴的这一解读遭到后世学者的批评。例如,现今学者瞿林东认为袁宏的这一立场并不符合史实,甚至提出袁宏的史识不如范晔。瞿林东批评袁宏对桓、灵时期东汉政治形势的乐观评价,认为这种看法与范晔的分析存在较大出入,也与其他东汉史作的评价相背离。

袁宏的这一特殊立场实际上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受到桓温等权臣觊觎中央政权的刺激,袁宏在史著中常常通过对古代事件的比拟,反映出他对当时权力斗争的深刻关注。袁宏的史书不仅仅在政治倾向上与蜀汉政权保持距离,也体现出他对东晋王朝的支持。通过这些史实,袁宏在表达自己政治理念的同时,也批判了当时某些政权的做法。

三、东汉王朝覆亡的咎由自取

如果我们从袁宏的论述中得到启示,就不难看出东汉覆亡的原因,并非单纯的外部压力,而是朝政腐败、自我失衡。虽然袁宏在书中将责任推给了宦官和外戚,但实际上东汉政权的衰亡,仍有其内因。许多史家,尤其是后来的孙吴薛莹等人,明确指出桓帝和灵帝的昏庸无道才是汉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薛莹在《后汉记》中写道:

“汉德的衰败有其根源,而桓帝则继承了淫暴之行,封宠宦竖,群妖满朝,奸党横行,贤良被排挤,政事荒废,民生困苦,国家渐渐走向灭亡。直到灵帝即位,汉朝的四海一统才真正倾覆,国运已尽。”

他进一步指出,桓帝和灵帝的无道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尤其是他们放任权臣和外戚的淫乱行为,导致了政治腐化和社会动荡,最终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这一评价更为尖锐,直接指出“危自上起”的根本原因是君主的昏庸。与袁宏对汉朝“微弱”生机的维护不同,薛莹的批评直指君主失职,并认为朝廷腐化已经无法挽回,民众渴望变革的情绪日益高涨。

通过这些不同的历史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袁宏虽然在《后汉纪》中力图维持汉室正统的形象,但他对东汉末期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的认知,依旧存在理想化的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屈... 提到端午节,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粽子和龙舟,但往往会忽略这个节日背后真正的“英雄”——屈原。这位...
原创 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将相的传说光彩夺目,然而鲜有人关注那些在权力缝隙中默默生长的家族。刘...
大禹治水——神话传说还是真人真... 大禹治水 一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典故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人其事 一直以来备...
原创 古... 古代高考是皇帝阅卷? 你知道古代“高考”的打分制度到底有多离谱吗? 在宋朝时期有一场最奇葩的高考,...
原创 清... 在清朝,称为“亲王”的是宗室中的第一等爵位,即“和硕亲王”。在清朝的宗室中,能够享有这一头衔的亲王并...
我学者首次确证史前母系氏族存在 科技日报济南6月5日电 (记者张盖伦)虽然我们对“母系社会”的说法耳熟能详,但考古学上一直缺乏支持史...
原创 难... 这番话未免有些矫揉造作了。 难道您不知道,赵匡胤其实是柴荣最为亲近的心腹吗? 当年,因为发觉军中...
原创 清... 自古以来,在战场上取得显赫的成就并非易事。成为士兵相对容易,但转变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却格外困难。名将的...
昔日“佛山第一街”可以预约参观... 南都报道后东华里实现免费预约制参观,后续还将围蔽提升 东华里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
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果在... ↑ 6月5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在发布会上介绍情况。 当日,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研究重大成...
原创 一...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属相:羊(1559年) 年号:天命 在位:1616~162...
原创 晚... 晚清老照片:慈禧生母与珍贵偷拍 这张照片展现了晚清时期一位官员家庭中妻妾的生活场景。在古代富裕家庭...
甲骨文没有记载三皇五帝,为何周... 一个出人意料的谜团摆在历史学者和考古迷面前: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三皇五帝”,竟然在已出土的商代甲骨文...
原创 1... 1920年代的老照片记录了那个动荡的时代,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沉重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
原创 灭... 近年来,网络上时常出现一个问题:秦朝灭亡时,百万秦军究竟去哪里了?很多回答提到“南方五十万秦军”或“...
原创 有... 前言: 在上篇中,我们详细讲述了秦藩主枝的历史背景与成就,而在本篇,我们将聚焦于秦藩的支脉及其在景泰...
原创 窝...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随着忽必烈在元朝建立后,逐渐面临了分裂的危机。忽必烈在漠南召开的忽里台大会...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随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关于秦始皇的...
原创 若... 在大清王朝刚刚建立之际,多尔衮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他不仅是前皇太极的重要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