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死前,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笑道:你看看金牌背面写的啥
迪丽瓦拉
2025-09-12 08:32:21
0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在历史的舞台上,一方面因英明神武的形象结束了元朝末年的动乱,成功恢复了汉族政权;另一方面,他对那些曾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进行大规模屠戮,尤其是他那种深不可测的猜疑心,导致许多人死于非命。正因为这些极端的行为,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然而,尽管对于朱元璋的历史评价各有不同,但他亲手残杀功臣的事实却无法抹去。更为震惊的是,在他所处决的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他曾经并肩作战、共同谋划大业的战友,甚至不乏他从小一起成长的亲人和朋友。虽然其中确实有些人罪有应得,但许多本应忠诚的功臣,在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后,却因朱元璋的多疑而悲惨丧命,这种命运的变故令人不胜唏嘘。最令人悲痛的案例当属李善长。

李善长原本手持朱元璋所赐的免死金牌,满怀信心地认为凭借这块金牌可以避免一死。然而,朱元璋却冷笑着对他说:“你看看金牌的背面写的是什么。”李善长翻转金牌的一瞬,脸色骤然苍白,内心的绝望如潮水般涌来,他不禁叹息一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那么,这块金牌背面究竟写了什么,让李善长如此绝望呢?

李善长,字百室,出生于濠州定远,自幼聪明,才智出众。年少时,他便成为了当地的名士,广受敬仰,史书上记载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善长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和许多古代士人一样,李善长的理想是依靠自己的文武才学,通过与帝王家交好,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元朝政权腐败,社会动荡,官场污浊,众多有志之士对这种体制感到绝望,纷纷选择隐居或拒绝投身官场。李善长也未曾例外,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开设学馆,以教书为生。虽然生活在偏远的地方,他始终未曾放弃心中的理想,希望能遇到一位贤明的领导者。在那动荡的年代,李善长选择将希望寄托于朱元璋。

虽然朱元璋当时并非起义军中最强大的势力,李善长却十分欣赏他。朱元璋在战场上的勇猛和礼贤下士的作风,给了李善长极大的信心。而朱元璋出身贫寒,常怀对百姓的同情与关怀,这一点在许多其他起义军领袖身上并不常见。李善长认为,如果朱元璋能够顺利登基,百姓的生活必定会得到改善。因此,当朱元璋开始南征时,李善长毛遂自荐,并受到了朱元璋的热情接待,朱元璋还请教他:“如今天下动荡,我该如何平定四方?”

李善长回答道:“秦朝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汉高祖刘邦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度,知人善任,从不轻易杀戮,最终建立了伟大的汉朝。如果您能效仿刘邦,必能像他一样取得巨大的成就。”朱元璋深受启发,认为李善长的建议具有极大的智慧,便立即将他留在了身边担任重要职务。

李善长果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他不仅才智过人,且在谋略方面具有独到的眼光。每当朱元璋面临战争或复杂局势时,李善长总能提出极具价值的建议,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朱元璋也因此逐渐依赖李善长,常在战斗前向他请教。

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李善长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开国功臣之一,他被封为“开国六公”之首,并得到了朱元璋赐予的丹书铁券,这块铁券赋予他免死的特权,甚至连他的后代也可以免于刑罚。在这个时刻,李善长的地位尊崇,权势显赫。为了让他更加安心,朱元璋甚至将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这样,李善长也因此成为了皇亲国戚,居于显赫的位置。

然而,正因李善长的权势逐渐增强,朱元璋开始心生疑虑。作为天下之主,朱元璋看到李善长受到众多大臣的尊敬,心中不免产生了猜疑:李善长是否在暗中结党营私,图谋更大的权力?这时,朱元璋的疑心不断加重,甚至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导致他夜不能寐。

一次,朱元璋因病卧床多日,然而李善长却未曾前来探视,甚至连他的儿子也没有露面。这一事件让朱元璋愤怒至极,开始对李善长产生裂痕。紧接着,公元1830年,胡惟庸案爆发,许多大臣被牵涉其中,李善长的弟弟也遭遇波及。朱元璋为了保护李善长,特意免去了李善长弟弟的罪责,但李善长似乎对此并未表达感激之情,这更加激起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

不久后,胡惟庸案中的一名嫌疑人被捕,在审讯过程中透露,胡惟庸曾劝降李善长,尽管李善长并未答应,但他对胡惟庸的提议显然有所动摇,两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朱元璋感到如同遭受了一记耳光,愤怒地将李善长以“知逆谋不发,狐疑观望,怀有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下狱。

此时,李善长已经年老体衰,身心疲惫。即便他曾持有丹书铁券,可以免死,然而他依旧在牢中遭受种种酷刑。当李善长提出铁券能保命时,朱元璋冷笑着告诉他:“你看看铁券的背面写的什么。”李善长翻转铁券,赫然看到背面写着“除谋反罪外”四个字。原来,这块铁券无法保他免于谋反罪的惩罚,李善长顿时陷入深深的绝望,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

最终,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全家满门抄斩,除了李善长的亲生女儿——临安公主外,李善长的全家七十余口遭到一网打尽。有人认为李善长的悲剧源于他晚年的自负与骄傲,未能保持谦虚,从而招致了朱元璋的嫉恨。但实际上,对于朱元璋而言,任何功高震主的人,最终都无法逃脱厄运,李善长的死早已注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版(现已改名一将成名)5月份出了新将星张让,做出了一个完全没有作用的垃圾将,本次就来...
原创 八... 说起八路军,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英雄事迹、抗日传奇,可在这群人里头,总有那么几个命运让人唏嘘的家...
原创 中... 尽管当今韩国与中国的关系并不如以前那么融洽,但韩国的一些文化仍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相信去...
原创 苏... 在上世纪90年代,原本庞大的苏联瞬间解体,就此分裂为出了15个国家。 经过这次政治巨变,直接导致了大...
原创 万... 在中国古代,皇帝被尊奉为“天子”,是国家最为尊贵的人物。作为天子,皇帝的生命显得尤为宝贵,理应全力保...
原创 清... 俗话常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也不例外。然而,正如我们今天所知,如果你打算报考某个地...
原创 李...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不仅曾有过辉煌的时代,但也面临了众多的动荡和危机。清朝的末期,灾...
原创 因... 因儿子被起绰号调侃,父亲索性将名字改为绰号,几十年后却名扬天下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
日本在二战前 “花式疯狂作死”... 日本本来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农耕国家,在被西洋列强的巨舰敲开国门之后,迅速转身投向资本主义路线,通过明...
原创 晚... 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对一款菜肴情有独钟,竟然食用了整整十年。可当她得知制作这道菜的配方时,愤怒之下下...
原创 作... 这个问题不仅是后人好奇的,也是汉文帝刘恒当年自己的困惑。当他得知自己被选为新的皇帝时,心里也十分迷茫...
原创 晚...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是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重量级人物。这四位在晚清政...
刘邦驾崩15年后,托孤大臣杀光... 你知道吗,历史上的“权臣地图”里,一个意外事件曾让刘邦的江山差点被分割成几块?他的仁慈在后代看来,或...
原创 本... 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曾经的“吃完这一顿,可能没下一顿”,转变为如...
原创 南... 大同位于山西的北端,隔着明长城就是内蒙古,地处阴山、吕梁山、太行山结合部,面积1.4万平方千米。 ...
原创 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李碎碎念的日常,每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历史人物的世界,了解那些有趣且不为人知的故事。今...
《史记》中完美无瑕的蔺相如,为... 提到蔺相如,我们很容易想到“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典故,这些故事生动展现了蔺相如忠诚、智慧、宽宏...
原创 清... (一)八大姓氏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有八大姓氏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占据了显赫的地位,这些家族的崛起与皇...
原创 张...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中,若论勇猛,张飞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闪耀的存在之一,尤其是他的那份气吞山河...
原创 历... 张首芳是张作霖和赵春桂的长女,也是张学良的姐姐。外人眼中的她或许是个泼辣且刁蛮的女人,但那不过是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