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埃及的武则天,是历史上最具权力的女法老之一。她的真实面容与传奇故事一样充满神秘色彩。而在她自己的眼中,她不过是一位竭尽全力维护埃及繁荣的法老之女,一个一生守护爱情的普通女子,也同样是个要面对衰老与死亡的脆弱生命。
和谐优雅的建筑
从古埃及的墓葬发展史来看,法老们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通常也会建造葬祭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金字塔时期,陵墓与葬祭庙通常建造在同一地点,例如哈夫拉金字塔的葬祭庙就位于金字塔的东侧。然而,到了新王国时期,法老的陵墓和葬祭庙往往被分开建设,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从开罗出发,沿着尼罗河向南行驶671千米,你就会到达著名的帝王谷。第十七王朝到第二十王朝的64位法老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最终安息地,年复一年,他们在这片黄沙中等待复生的时刻,等待重返那个既给过他们欢乐又带来痛苦的人间。而在这些陵墓中,有一座与众不同,它的主人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女子——哈特谢普苏特。
寻找哈特谢普苏特的葬祭庙
要找到女法老的葬祭庙,通常我们称其为哈特谢普苏特葬祭殿,这座庙宇坐落在戴尔巴哈里沙漠丘陵的山麓,与帝王谷仅一山之隔。葬祭庙的建筑沿着陡峭的山崖一字排开,随着山势逐渐下移,仿佛与大自然的山川和地形完美融合。庙宇的正面是开阔的田野,而背后则依托着险峻的山崖,形如一个宽敞的院落。
在这片院落的中央,一扇大门通向深邃的内殿,内殿向后延伸至山崖之中。葬祭殿的独特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颠覆了传统风格,展示出极具个人魅力的建筑风格。这座建于3500年前的建筑,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感觉,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难怪有人赞叹女法老卓越的审美与独特的建筑眼光。
独特的建筑设计
整个建筑设计有着明确的纵深轴线,平缓的坡道贯穿着层叠的柱廊。葬祭殿从外观上看,分为三层,每一层之间都有斜坡相连,且通过柱廊将每层分隔开来。最上层的殿堂一侧依山而建,正面的柱廊呈方柱形,简洁明快;平台上的侧廊由带有凹槽的圆柱支撑,显得优雅而明丽。第三层平台的柱廊则采用了埃及法老葬祭庙独特的奥西里斯柱,每根柱子前方都有一尊身着奥西里斯式服装的女法老像。
从现代建筑学的视角来看,这些柱廊的比例十分协调,显得庄严而简洁,色泽与周围山崖的背景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更为难得的是,在每一层的廊庑墙面上都刻有华丽的彩绘壁画与浮雕。底层的浮雕刻画了将阿斯旺采石场的方尖碑运输到阿蒙神庙的情景;中间一层北部的浮雕展现了女法老的诞生与加冕过程,而南部浮雕则描绘了帝国派遣商队前往非洲南端蓬特的商业之旅。
千年秘密的神庙
在这座神庙的第三层庭院的南北两侧,分布着供奉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她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以及神祇阿蒙和拉赫尔阿赫特的房间。令人疑惑的是,女法老并没有将自己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列入供奉之列。或许是因为她曾经夺取了他儿子的王位,这在当时难免会带来一些尴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