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克留奇科夫:克格勃最后掌门,亲自出手救苏联,警告普京吸取教训
迪丽瓦拉
2025-09-12 09:31:29
0

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纷纷研究其中的原因,特别是最后几年苏联所犯下的一些致命错误。特别是在研究1989年的“819事件”时,东西方国家都对一个问题产生了深刻的疑问:那个在世人眼中无所不能的克格勃特工机构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它在那个时刻没有采取行动?

在“819政变”中,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指挥空降兵进入莫斯科,企图“白宫”围堵叶利钦。然而,叶利钦却与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密切合作,背叛了国防部,导致政变彻底失败。政变的失败意味着苏联解体已经不可避免。从那一刻起,苏联的崩塌似乎已成定局,任何力量再也无法挽回这座庞大帝国的崩溃。

许多人对这一事件感到困惑,为什么要让军队出面,而克格勃那时究竟在干什么?如果克格勃派遣一些特工悄无声息地控制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政变岂不容易成功?因此,克格勃最后一任主席克留奇科夫在政变后成为了讨论的焦点。许多人认为是他过于优柔寡断,未能采取果断措施,从而导致了政变的失败。

这位冷静沉稳、严肃不苟的克留奇科夫,在政变失败后被囚禁,直到1994年才被“大赦”。出狱后的他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仅在普京上任时被邀请参与了就职典礼,作为普京对这位前老上司的敬意表现。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克留奇科夫为普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警告俄罗斯政府,要从苏联崩溃的教训中吸取经验,首先要避免内部的内耗,其次要警惕西方国家的虚伪态度。他还大力支持普京领导的核心团队,认为普京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这让他非常欣慰。

那么,克留奇科夫是如何成长为掌控克格勃的核心人物的呢?在“819政变”期间,他为何没有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阻止政变失败?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生于1924年,出生地是俄罗斯的察里津。察里津后被改名为斯大林格勒,也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克留奇科夫的父母是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他的童年是在工厂度过的。正是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克留奇科夫从小便立下了一个朴实的梦想:成为一名工人。

中学毕业后,克留奇科夫进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担任装卸工,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为了一名画线工。然而,随着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克留奇科夫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战争初期,德军迅速推进,苏军节节败退,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也被迫迁移,许多工厂转移到乌拉尔山脉地区。由于克留奇科夫是工人身份,他并未被征召入伍,幸运地躲过了战斗的血腥洗礼。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克留奇科夫返回了这座城市,并继续从事工厂工作。1944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在第二年担任了斯大林格勒市巴里卡德区共青团的书记。战后的五年里,克留奇科夫通过自学获得了全苏法律函授学院的文凭,1950年,他进入斯大林格勒市检查院工作。

克留奇科夫似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接着他继续攻读学业,1951年考入了苏联外交学院。这对于一个工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1954年,他毕业并进入了苏联外交部欧洲司,随后又被派往匈牙利担任大使馆秘书。

在匈牙利的工作期间,克留奇科夫遇到了他日后的贵人——时任苏联驻匈牙利大使的安德罗波夫。匈牙利事件爆发时,安德罗波夫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克留奇科夫在这一危机时刻展现了卓越的冷静和判断力,给安德罗波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罗波夫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冷静沉稳的人,此后便多次提拔他,克留奇科夫成为了安德罗波夫的亲信。

随着“匈牙利事件”的结束,安德罗波夫由于在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苏共中央的嘉奖,并被调回莫斯科担任苏共国际联络组的组长,这一职务实际上与情报工作息息相关。安德罗波夫开始逐渐升任,最终成为了克格勃主席,而克留奇科夫则紧随其后,成为了他的助手。

在随后的几年里,克留奇科夫逐渐跻身克格勃的核心圈子,特别是在1974年,他被任命为克格勃“对外情报局”的局长,这个职位也常常被视为未来克格勃主席的有力人选。

然而,在1982年,安德罗波夫成为苏共总书记后,克留奇科夫并没有立即接任克格勃主席,而是由切布里科夫担任此职。切布里科夫与戈尔巴乔夫的关系并不和谐,最终戈尔巴乔夫将切布里科夫免职,并任命了比较听从指令的克留奇科夫为新主席。戈尔巴乔夫信任克留奇科夫,认为他是一个冷静、理性、忠诚的干部,非常适合从事保密工作。

克留奇科夫也没有辜负总书记的信任。刚上任不久,他便揭露了苏联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的叛国行为。然而,戈尔巴乔夫决定暂时搁置调查,原因是他担心激怒西方国家,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外交后果。

这一事件令克留奇科夫深感震惊,因为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位总书记居然如此害怕与西方国家产生冲突,甚至宁愿放过背叛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众...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提到,意味着某人或某事在关键时刻恰如其...
原创 明... 诸葛亮,是刘备南下荆州后,三顾茅庐请出的谋士,他为蜀汉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关羽,具备文武双...
6 世纪查士丁尼瘟疫可能起源于... 蒙古的匈奴时期战死者大规模墓葬。匈奴战士与后来被称为匈奴的游牧民族有关。照片:BBC 新闻 伊万·...
原创 他... 清朝末期,满清王朝在北京面临着两大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是拥有兵权的南方汉族官僚,另一方面是虎视眈眈的外...
原创 他... 在三国时代,若谈及最为艰难的家世,毫无疑问,刘备是其中最为困难的一位。曹操尽管出身于宦官之家,但凭借...
原创 夷... 这是蜀汉命运的转折点,一场注定改变历史的战役,刘备为报兄弟之仇而发起的复仇之战,结果却成了他和蜀汉的...
明末清初,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 两亿汉人和几十万满人,不能简单的化为敌我两个阵营。 明末清初的形式,远远比这样简单归类复杂的多。 ...
原创 古... 七、孝庄皇后——清朝 作为皇太极的庄妃,孝庄皇后在她儿子福临即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她在中国历史上...
原创 历... 自秦始皇以来,皇帝就成为了名义上至高无上的存在。虽然皇帝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但无论...
原创 原... “封狼居胥”这一成语源自少年将军霍去病在成功击败匈奴之后,于狼居胥山前举行祭天仪式的典故。它象征着极...
原创 关... “义绝”关羽,千年来忠义的化身。面对曹操的厚待,他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成为千古佳话。然而,当我们拨...
他应是状元,却因慈禧嫌弃其名字...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清朝光绪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本该金榜题名,荣登状元宝座,却因慈禧太...
原创 三... 三国谋士琅琊榜:千古风流人物的智慧博弈 一、认知迷局:当历史评判遇上 “哈姆雷特效应” “一千个读...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并肩战斗 携手前行”为主题的图片展5日...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与蜀国后期的困境 文 | 雷爷说史 阅读《三国演义》时,不禁让人对...
原创 苏... 孝庄皇太后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非凡女性的传奇 苏麻喇姑,孝庄皇太后身边一位非常独特的侍女,在清朝历...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政治体系下,都城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更承载着政权的象征。迁都作为一种重大政治决...
南宁市开展2025年国际档案日... 非遗代表性项目壮族香火球展示。记者宋延康摄 档案是历史的“存储器”,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民生变迁的...
原创 若...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941年1月24日,驻守在武汉的日军第十一军,动用了第3、17和40三个师团的兵...
原创 梁... 在《水浒传》中,田虎与宋江、方腊、王庆一同并列为“北宋四大寇”。他势力的版图覆盖了威胜、汾阳、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