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7日,斯大林已经在莫斯科前方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增派了一些部队,并开始建立初步的防御体系。此时,他面临着重大的决策,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战略,尤为关键的是选拔一位具备出色指挥才能的将领来有效应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局面。此时,刚刚成功化解了德国对列宁格勒威胁的“救火队员”朱可夫,毫无疑问成为了最佳人选。
早在1941年10月5日的夜晚,斯大林在忙于筹划应急措施时,通过“博多”电报机与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的朱可夫进行了沟通。他迫切希望这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能再次施展才能,来帮助他解决眼前这场愈发严重的危机。斯大林向朱可夫询问道:“朱可夫同志,你能立即飞往莫斯科吗?”
随即,朱可夫于次日晚上乘坐飞机前往下一个战场——莫斯科。他原本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则暂时交由曾指挥第42集团军阻击德军并保护列宁格勒最后通道的费久宁斯基少将接管,随即又转交给第54集团军司令霍津。
在10月6日的夜晚,朱可夫抵达莫斯科,并与斯大林进行了会面。当他进入领袖的居所时,发现斯大林的状态显得相当不佳,除了有些感冒外,面色也因战局的严峻而显得苍白,情绪低落。斯大林向朱可夫透露,最高统帅部对前线的真实情况一片茫然。因此,他恳请朱可夫前往前线,尽可能查明局势并扭转颓势。
朱可夫于是驱车出发,尽管在前线的位置几乎无法确定,他却踏上了奔波的旅程。他的行驶过程充满危险,必须随时警惕德军坦克的突然出现。朱可夫首先来到位于格扎茨克以东的克拉斯诺维多夫,那里是西方面军的指挥部,而科涅夫上将则已逃至此。昏暗的指挥部里,只有硬脂蜡烛散发的微弱光线,朱可夫仔细聆听了科涅夫的不幸战况报告,得知这位上将已经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形势相当危急。
接着,朱可夫又去寻访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布琼尼及其指挥部。虽然司令部的找寻较为顺利,但却没有布琼尼的身影,反而遇到了曾与自己在斯大林办公室中激烈争论过的最高统帅部代表梅赫利斯。朱可夫并不想在这里耽搁时间,立刻踏上寻找布琼尼的旅程。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几乎没有防守的小雅罗斯拉韦茨市找到了布琼尼。这位曾领导朱可夫的骑兵老元帅对前线局势同样无法提供清晰的了解,甚至对自己的司令部位置也不甚明了。
在此之后,朱可夫还访问了其他区域以获取前线信息,所见皆是兵力不足、混乱不堪的局面。少数军校学员在关键位置与德军的先锋装甲侦察部队激战,红军此时亟需重新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以组建坚实的防线,阻止敌军继续向莫斯科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