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新四军刚刚成立时只有四个支队,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步推进,更多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敌占区和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当时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南,而蒋介石的势力也大多位于江浙一带,因此新四军的迅速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警惕。1941年1月,蒋介石指令国民党32集团军包围新四军军部,随即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
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遭遇了重创。军部几乎被摧毁,许多高级将领不幸遇难。为了恢复战斗力,新四军不得不进行彻底的重建。在此过程中,豫鄂挺进纵队被重新编制为新四军第五师,刘少卿被任命为第五师参谋长。那么,作为关键人物的刘少卿,他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刘少卿,1911年生于湖北黄冈,当时这里是著名的革命之都。作为黄冈人,刘少卿从小耳濡目染革命风潮,亲眼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崛起与壮大。长大后,他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与了北伐。可是,1927年国民党与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刘少卿毅然决定脱离国民革命军,参与了广州起义。1930年,年仅19岁的刘少卿加入了红军,并进入了红三军团。从一名普通班长做起,他逐步升任为排长、连长等职务。在土地革命时期,刘少卿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战斗。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他随红军大部队参加了艰苦的长征。 长征结束后,刘少卿进入了红军大学,并先后担任侦察科科长、训练部教育主任等重要职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少卿加入了抗日军政大学,担任训练部游击战术主任,开始为抗战培养军事人才。不久后,他被派往中原局军事部,进入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担任参谋长。随着豫鄂游击支队改编为豫鄂挺进纵队,刘少卿继续担任参谋长。 1941年,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遭受重创,几乎整个指挥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更让人愤怒的是,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竟将新四军定性为叛军,并宣布取消其番号。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打击,新四军并未屈服,而是在党的支持下迅速完成重建。豫鄂挺进纵队也随之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刘少卿被任命为第五师参谋长,继续为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贡献力量。 在新四军第五师成立后,刘少卿与李先念等第五师领导一道,转战鄂中地区,多次击退日伪军的扫荡,为巩固和发展鄂豫皖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顽强的斗争不仅保持了根据地的稳定,还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士气。 解放战争期间,刘少卿担任了中原军区第一先遣军司令员,他指挥了中原突围等重要战役。中原突围后,刘少卿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的参谋长,参与了华东战场的多场重要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卿继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先后担任了上海铁路公安局局长和总参谋部总军训部副部长等职务。1955年,刘少卿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随后,他还被任命为军委顾问,继续运用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指导新中国的军事建设。晚年的刘少卿一直生活在北京,直到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刘少卿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从一名普通的红军班长成长为开国少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坚韧不拔、无畏奉献,至今仍被许多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