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的天下,本是宇文家的根基。宇文泰一手撑起西魏半壁江山,儿子们也多半是能征善战的硬骨头,赵王宇文招就得算一个。你别说,这王爷跟那些养在深宫里的娇贵不一样,打小就跟着军队跑,刀光剑影里滚出来的。
当年周武帝打北齐,宇文招带着一万步骑从华谷出发,直扑汾州诸城。那地方全是北齐的重兵据点,他倒好,身先士卒往上冲,连拔好几座城,硬是把北齐的援兵死死堵在半路。据说他打仗有股狠劲,盔甲上的血渍没干过,手下将士都服他。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位战场猛将,最后会栽在一场酒局上。
宇文家的江山,坏就坏在后代太能折腾。周武帝多英明的人,可惜死得早,传位给儿子宇文赟。这小子登基后根本不务正业,整天瞎胡闹,反倒把老丈人杨坚给抬了起来。杨坚这人机灵得很,借着皇后父亲的身份,一步步攥紧了兵权。
等到宇文赟突然驾崩,留下个八岁的小皇帝,杨坚直接成了大丞相,总揽朝政。这时候宇文家的王爷们才慌了——这哪是辅政啊,分明是要抢江山!宇文招当时在外地当藩王,连夜跟其他四个兄弟密谋,不行,得除了杨坚。
说实话,杨坚那时候也有点飘了。觉得已经收了宇文家王爷的兵符,他们没了兵权就是没牙的老虎。所以当宇文招派人来请他赴宴时,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带了元胄、杨弘几个随从。
这场鸿门宴,宇文招准备得那叫一个周密。杨坚一进赵王府,随从就被拦在门外,就留了元胄硬闯进来护着。宇文招端着酒杯,脸上笑嘻嘻的,嘴上说着“丞相劳苦功高”,眼神里全是杀气。他故意斥责元胄:“我跟丞相谈心,你一个随从插什么话?”说着就要让元胄退下。
元胄也是个狠角色,两眼瞪得溜圆,手里按着刀柄就是不动。宇文招没辙,只能夸他是壮士,赐酒安抚。其实那时候,王府的后堂早就藏好了刀斧手,就等宇文招一个暗号。
酒过三巡,宇文招让人端上西瓜。按事先约定,他儿子送瓜上来时,就借着递瓜的机会一刀刺死杨坚。结果元胄跟盯贼似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宇文招。宇文招想假装呕吐离席,好去发号施令,刚站起来就被元胄一把按住,硬给推回座位上。
真的,那场面想想都惊险。宇文招试了好几次,要么想离席,要么想喊人,都被元胄死死盯着。最后杨坚觉察出不对劲,借着要上厕所的由头,元胄立马拉着他往外跑。宇文招气得直拍桌子,想追都来不及了,刀斧手刚冲出来,人早就没影了。
这一步没成,宇文家的末日就到了。杨坚回去后吓出一身冷汗,转头就开始清算宇文宗室。宇文招首当其冲,被扣上“谋反”的罪名赐死。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战场上能横刀立马的将军,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后来杨坚篡周建隋,宇文家的王爷几乎被斩尽杀绝,两千多龙子凤孙死在他刀下。有时候我就想,如果那天元胄反应慢一点,或者宇文招的儿子下手再快一点,是不是就没后来的隋朝了?宇文招这一辈子,南征北战没输过,最后却输在了人心和时机上。
说起来,宇文家和杨家还有亲戚关系呢。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是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的大女儿又是北周的明敬皇后。本该是亲上加亲的两家人,最后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权力这东西,真是能让人忘了情分。
宇文招到死都没明白,他输的不是计谋,是杨坚背后已经稳固的势力。那场鸿门宴,就像宇文家最后的挣扎,差一点就成功了,却还是成了历史的泡影。这王爷也算条汉子,宁肯拼一把,也不愿看着祖宗基业被外人夺走,比那些束手就擒的强多了。
你们说,要是宇文招真杀了杨坚,宇文家的天下能保住吗?我总觉得悬,毕竟那时候宇文家已经没几个能挑大梁的人了。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