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涌现了众多英雄豪杰,像曹操、刘备、张飞、孙权和关羽等人物依然被后人铭记。然而,经过千年的历史长河,唯有刘备的忠臣关羽依然被人们敬仰和祭拜。至今,许多家庭仍会在家中摆放关羽的雕像以表崇敬之情。此外,在黑道中,关羽被视为最高的守护者,各地的黑势力往往在他的雕像前焚香祈愿,他们相信关羽象征着忠诚和侠义。仔细想来,关羽只是刘备的忠实部下,参与过许多战斗而已,为什么他却能被神化到如此地步呢?
关羽的传奇与神话色彩,主要源于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我们知道,宗教思想具有着极强的传播能力。在道教中,关羽被尊称为“真君”,并被捧为历史上武将的典范,因此建立了许多关羽庙,使人们可以前去祭拜。正因为如此,关羽才获得了“武圣”的称号。但有些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许多关羽的雕像往往是闭着眼睛,或者只是微微睁开,而没有完全打开。这是否意味着关羽闭眼还有着某种深意呢?
关于这一现象,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菩萨闭眼不救世,关公睁眼要杀人”。在三国时期,董卓的将领华雄曾打败了袁绍派出的众多将士,关羽得知后,决定亲自前去挑战华雄。令人惊奇的是,在未开战前,关羽的眼睛是微微睁开的。可当他与华雄交锋之时,他的瞳孔猛地张大,目光如同闪电,直将华雄斩于马下,夺取了他的头颅。当关羽凯旋归来时,他手中的酒壶仍然温热,这样的武力可见其惊人之处,由此便流传出“关羽睁眼就要杀人”的传言。而之后为关羽雕刻雕像的工匠们,通常选择表现他微眯或闭眼的状态,毕竟让人膜拜的关羽若是睁开着眼睛,显得不太吉利。而且关羽本身就是威风凛凛,若睁开眼睛,气势更为磅礴,常人自然难以直视,那还如何祭拜呢。
其次,有一个传说流传甚广。关羽身为刘备的得力干将,在战场上无往不利,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战功赫赫。然而,尽管关羽所杀之敌都是敌对阵营的将领,但在不倡导杀生的佛教看来,关羽也依然背负着沉重的罪孽。传闻关羽去世后怨气缠身,徘徊在人间久久不肯舍去,最终是佛祖开示他放下心中的怨念与生前的罪孽,才得以闭目圆寂、化羽而去。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那就是关羽生前总是微眯着眼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后人刻画出的关羽也多是微眯眼的形象。这个细节,或许就是对他个性和气质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