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来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农耕国家,在被西洋列强的巨舰敲开国门之后,迅速转身投向资本主义路线,通过明治维新等一系列举措,成功迈入工业国家的行列中。
有个俗语叫做“久贫乍富“,用来形容二战前的日本绝不为过。这个勤劳刻苦的暴发户开始慢慢展露他的狼子野心,而且因为甲午战争胜利所带给他的丰厚回报更觉得飘飘然。
日本计划先占领中国东北,凭借东北丰富的矿产和土地资源快速发展,再进一步占领整个中国,然后攻占石油橡胶产量很高的南亚,积蓄力量最后和美国决一死战,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但是现实不是沙盘推演,无论计划多么完美,最后都可能事与愿违。
迷之自信
日本在二战前于晚清和民国的战争中捞到了资本与自信,甚至开始睥睨西方列强。而英国当时正愁着对付重新崛起的德国意大利,无暇东顾。法国因为欧战损失了大量的男性青壮年,举国上下十分厌战,甚至联合英国主动放弃部分殖民地来避免与意大利的直接冲突。而彼时的美国虽然实力雄厚,但是过惯了优渥生活的美国人不愿卷入任何争端,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给了日本一个大大的错觉,日本开始觉得连西方老牌帝国列强都惮赫自己,日本开始忘记自己的家底是人民多做工少拿钱、多种地少吃饭积攒起来的,日本也忘记了全民吃饱饭不过短短二三十年,也忘记了甲午战争前为了买军舰连天皇都要节食变卖黄金首饰。
军国主义崛起
日本的迷之自信遇到了无力的晚清与民国,更大大激发了日本军方的兽欲,军队中的所谓“少壮派”等好战分子,更是将侵略亚洲视为当务之急,不惜通过种种激进手段夺取权利。他们频繁制造事端,发动“五一五、二二六”等事变,威胁内阁高官、挟迫日本天皇,大肆煸动舆论,逐步掌控政府,推行“统制经济”“国家总动员法”,压制民主政治,强化军国主义体制。通过“思想警察”维持高压统治,加速政策极端化。
思想灌输
日本军部通过各种措施,全面推行国军主义教育,神化天皇,让日本国民对天皇绝对崇拜和服从,使国民将为天皇牺牲作为最高道德,完全无视个人存在价值。以“尽忠教育”使国民达到对天皇“至诚”与“尽心”,要求国民对天皇“至诚一贯“。”奉公教育“让国民形成”灭私“的心理倾向。”殉国精神“教育国民为国捐躯,使国民将投身侵略战争视为高尚行为。
日本军部对出版实行严厉检查和取缔制度,严禁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和言论,严禁媒体私自收集信息或于外部媒体联系,违者最高可至死刑。使媒体沦为军国主义的喉舌,民众无法获取真实信息。
美化侵略
日本的外交部门彻底沦为军部的传声筒,在国际上不遗余力的为军部掩盖一桩桩罪行,承担起了为军部”揩屁股“的工作。日本军部通过控制的媒体宣扬对外侵略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不断的在国内树立军国主义榜样,宣扬新婚妻子为鼓励丈夫参战自杀、母亲嘱咐孩子要死在中国等有违人性的行为,并将其歌颂,树立所谓的 “爱国” 榜样,引导民众效仿。
对于反对军部或有不同意见的人,扣上 “卖国贼”“有辱天皇” 等帽子,进行舆论攻击甚至人身迫害,营造恐怖氛围,使民众不敢表达不同意见,只能随波逐流,支持军国主义政策。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宣扬日本民族的高贵、优越,强调日本在亚洲的指导地位,煽动排外情绪,将西方文明批判得一无是处,反对现代化,保存国粹,发展成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立场和狭隘的爱国主义。还宣扬国际上美英等国对日本的遏制,将国内问题归咎于外国势力与国内 “卖国贼” 勾结,转移民众视线。
鼓吹国权主义,将国家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要求个人绝对服从国家,片面主张个人对国家的义务与牺牲精神,排斥个体利益与权利诉求。同时,鼓吹日本的 “独特性”,将天皇制国家奉为不可改变的政治模式,号召以 “忠君” 作为爱国基础。
无视国际力量
1931 年,关东军擅自发动 “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尽管日本政府最初试图控制事态,但军部借此推动 “满洲国” 傀儡政权成立,彻底撕毁国际条约暴露侵略野心。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李顿调查团取得实证后国联集体谴责日本,但日本悍然退出国联,走向国际孤立。
日军在华实施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细菌战、“三光政策” 等反人类暴行,激起国际社会强烈愤慨。美国、英国等开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而中国则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陷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困境。
1940 年,日本加入轴心国,公开与美英等国对抗;同年进占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威胁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美国随即宣布对日实施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掐住日本工业和军队的 “命脉”。军部非但不收敛,反而制定 “偷袭珍珠港” 的冒险计划,试图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为南进扫除障碍。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正式向美国宣战。此举彻底激怒美国,原本 “中立” 的美国全面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不仅要面对中国战场的持久战,还要与工业实力远超自己的美国在广阔太平洋上较量,其资源、兵力和战略纵深的劣势被无限放大。
作死的代价
1945 年 8 月,在被两颗原子弹轰炸过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由军国主义主导的侵略战争,使日本付出了超过 300 万人死亡的代价,本土被美军占领,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试图通过武力扩张实现 “霸权梦”,最终都将玩火自焚。和平发展、尊重他国主权,才是国家存续的正道。
日本二战前的 “作死” 本质是军国主义的盲目膨胀,其行为不仅是对他国的侵略,更是对本国人民的背叛。铭记历史,警惕战争悲剧重演,是人类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