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隋末名将,十四岁出道十五岁成名,打仗用鼻子报功
迪丽瓦拉
2025-09-12 14:35:35
0

在隋朝末期,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隋军中有一位极为著名的先锋,他的名声在各地起义军中流传甚广,甚至连瓦岗军的老首领翟让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到头痛。这位英勇的将领便是赵须佗,他的厉害之处究竟在哪呢?答案就在于他手下有两位勇猛异常、无人能敌的小将。

这两位小将,不仅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更是赫赫有名。其中之一便是罗士信,而另一位是秦琼。秦琼在唐朝建立后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历经岁月沉淀,他还被民间演绎成了门神,这足以说明他非凡的成就。而罗士信则因早逝未能享受这一荣誉。今天我们就重点聊一聊这位罗士信,看看他到底有多么英勇。

历史上的罗士信,远非《隋唐演义》中的那个鲁莽少年,那个手持大枪、力大无穷、甚至敢与李元霸一争高下的角色。真正的罗士信英勇无比,简直可以用“少年英雄”四个字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罗士信在跟随张须佗时,年仅十四岁。至于他是如何成为张须佗麾下的,这段历史在史书中几乎没有详细记载。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相关记载。

有一次在战斗前,罗士信请求随张须佗出征,张须佗看到这个小男孩,不禁觉得这孩子太小,根本不适合上战场。他便对罗士信说:“如果你能穿上一副铠甲,我就让你去。”众所周知,古代的铠甲非常沉重,通常由皮革制成,关键部位可能还会嵌上金属,用来抵御敌人的攻击。张须佗显然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肯定是穿不动铠甲的,想着他肯定会放弃。但令张须佗惊讶的是,罗士信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毫不犹豫地去穿上了两副铠甲,背上两个箭囊,然后轻松上马,飞驰而去,神采奕奕,完全没有负重的感觉。张须佗被深深震撼,完全没想到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的力量和勇气。经过深思熟虑后,张须佗决定带着他一起上战场。

罗士信在第一次上阵后表现得异常英勇,令张须佗刮目相看。但令张须佗更为惊讶的,发生在他归来报功的时候。当时战场上一般是以斩敌首级来报功,但罗士信却带回了一串血淋淋的鼻子。虽然史书并未明确记载他为何不砍下敌人的头颅,或许是出于某种仁慈之心,他觉得砍头过于残忍。因此,他选择带回这些鼻子。尽管这行为未必能完全解释,但可以看出,罗士信确实与常人不同。

从那时起,张须佗每次征战,都会带上罗士信,并且将许多艰难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罗士信最为人称道的战役,是他随张须佗镇压卢明月农民起义军时的英勇表现。

隋炀帝大业十年,张须佗受命镇压山东的农民起义军。这一年,年仅十五岁的罗士信便随张须佗出征。卢明月领导的农民军,势力庞大,部队超过十万,而张须佗仅有一万士兵。敌我力量悬殊,根本无法展开决战。张须佗意识到,如果继续对峙下去,粮草将无法支持,于是决定采取战略撤退。然而,撤退之时,敌军必定会追击,这样一来,撤退就变得异常危险。

张须佗敏锐地意识到,敌军追击时,营地必定会空虚。如果能在此时发动偷袭,攻破敌营,胜算便可大增。于是他问谁愿意执行这个任务,秦琼和罗士信立刻主动请缨,带着一千兵马在夜色掩护下埋伏在路旁的芦苇丛中。

果然,卢明月率军追击张须佗时,留下了空虚的营地。秦琼和罗士信迅速翻过栅栏,闯入敌营。营中的守军看到敌人冲来,立刻反应过来准备迎战。然而,秦琼和罗士信凭借超凡的武力,连斩十余名守卫。随即,两人打开营门,带领自己的部队迅速冲入。不到片刻,敌军大营陷入混乱,火光四起。卢明月回头一看,大营已然起火,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赶回来试图扑灭火势,但为时已晚。张须佗趁机反击,和秦琼、罗士信夹击敌军,最终将卢明月的军队彻底击溃。

这场战役,张须佗以一万兵力打败了敌人十几万的部队,令朝野震动。隋炀帝得知后非常欣喜,立即派画工前往张须佗军营,将张须佗和罗士信的画像带回宫中,摆在自己的案前,每天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大隋王朝的未来和希望,认为有了这两位英雄,帝国必能稳固。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隋朝灭亡前的最后一线光辉。罗士信凭借这一战,声名鹊起,天下闻名。后来,他随着张须佗征战瓦岗军时失利,再次投靠了瓦岗军,并成为瓦岗军的得力干将。然而,瓦岗军最终失败,罗士信无奈投向王世充,但因看不惯王世充的小人行径,最终选择离开,转而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对他非常器重,罗士信也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在跟随李世民平定河北刘黑挞叛乱时阵亡,年仅22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陕西神木贺家川镇5个红色革命纪... 日前,神木市贺家川镇5个红色革命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标志着该镇在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方...
夷陵之战,刘备赢了之后会怎样? 很多朋友关于三国历史的了解是基于《三国演义》的,但《三国演义》里的叙述很多不符合史实,夷陵之战尤其如...
原创 滨... 至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日本民族犹如鱼跃龙门,借助大清帝国这座庞然大物的肩膀,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列强之一。...
原创 孙... 孙中山是一个具备深远眼光和卓越预见的人。这一评价,正是宋庆龄女士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扬。作为中国近代...
原创 韩... 韩信,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其功绩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
原创 导... 隋朝的灭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许多人立刻会想到,归咎于昏庸的帝王与民众的疾苦。然而,实事求是地说,隋朝...
原创 朝... 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有一位令人畏惧的将领,他不仅在战术上高人一筹,而且连美军都对他刮目相看。你可...
尚织汉服教育:顾姑冠与婆焦发,... 蒙古族和契丹族一样,都是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的传统服饰非常讲求实用,设计简洁利落。 特色...
原创 若... 历史的时间差:李自成与吴三桂的命运交错与中国三百年的转折 在明朝末年,国势衰败,风雨飘摇。崇祯帝在...
原创 1... 1991年8月1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度假,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
原创 诸... 诸葛亮,历史上无疑是集军事、政治才能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作为蜀汉的丞相,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忠诚,尤其...
原创 大...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33) 缥缈的文臣:荒山野岭常作伴...
原创 非...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唐帝国的衰退之路几乎已经注定。尽管如此,从那时到大唐的彻底覆灭,时光依然延续了...
原创 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刘孜,明朝中期的一名杰出官员,出生于风景如画的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他在正统十年间勇夺...
原创 陈... 头条创作挑战赛 陈文,明朝中期一位杰出的官员,出生于庐陵,年少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正统元年,他通过...
原创 三... 一、汉献帝 汉献帝,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三国时期首位成为亡国之君的皇帝。他的命运注定了东汉的灭亡...
原创 汉... 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实施了诸多重要改革,这些改革为汉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
原创 清... 敬事房:清朝宫廷权力背后的神秘力量 在清朝的皇宫里,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名为“敬事房”。对于宫中的妃...
原创 武...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最新文章推送,也方便参...
原创 诸... 阅读前的邀请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将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我发布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