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隋末名将,十四岁出道十五岁成名,打仗用鼻子报功
迪丽瓦拉
2025-09-12 14:35:35
0

在隋朝末期,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隋军中有一位极为著名的先锋,他的名声在各地起义军中流传甚广,甚至连瓦岗军的老首领翟让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感到头痛。这位英勇的将领便是赵须佗,他的厉害之处究竟在哪呢?答案就在于他手下有两位勇猛异常、无人能敌的小将。

这两位小将,不仅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更是赫赫有名。其中之一便是罗士信,而另一位是秦琼。秦琼在唐朝建立后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历经岁月沉淀,他还被民间演绎成了门神,这足以说明他非凡的成就。而罗士信则因早逝未能享受这一荣誉。今天我们就重点聊一聊这位罗士信,看看他到底有多么英勇。

历史上的罗士信,远非《隋唐演义》中的那个鲁莽少年,那个手持大枪、力大无穷、甚至敢与李元霸一争高下的角色。真正的罗士信英勇无比,简直可以用“少年英雄”四个字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罗士信在跟随张须佗时,年仅十四岁。至于他是如何成为张须佗麾下的,这段历史在史书中几乎没有详细记载。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相关记载。

有一次在战斗前,罗士信请求随张须佗出征,张须佗看到这个小男孩,不禁觉得这孩子太小,根本不适合上战场。他便对罗士信说:“如果你能穿上一副铠甲,我就让你去。”众所周知,古代的铠甲非常沉重,通常由皮革制成,关键部位可能还会嵌上金属,用来抵御敌人的攻击。张须佗显然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肯定是穿不动铠甲的,想着他肯定会放弃。但令张须佗惊讶的是,罗士信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毫不犹豫地去穿上了两副铠甲,背上两个箭囊,然后轻松上马,飞驰而去,神采奕奕,完全没有负重的感觉。张须佗被深深震撼,完全没想到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的力量和勇气。经过深思熟虑后,张须佗决定带着他一起上战场。

罗士信在第一次上阵后表现得异常英勇,令张须佗刮目相看。但令张须佗更为惊讶的,发生在他归来报功的时候。当时战场上一般是以斩敌首级来报功,但罗士信却带回了一串血淋淋的鼻子。虽然史书并未明确记载他为何不砍下敌人的头颅,或许是出于某种仁慈之心,他觉得砍头过于残忍。因此,他选择带回这些鼻子。尽管这行为未必能完全解释,但可以看出,罗士信确实与常人不同。

从那时起,张须佗每次征战,都会带上罗士信,并且将许多艰难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罗士信最为人称道的战役,是他随张须佗镇压卢明月农民起义军时的英勇表现。

隋炀帝大业十年,张须佗受命镇压山东的农民起义军。这一年,年仅十五岁的罗士信便随张须佗出征。卢明月领导的农民军,势力庞大,部队超过十万,而张须佗仅有一万士兵。敌我力量悬殊,根本无法展开决战。张须佗意识到,如果继续对峙下去,粮草将无法支持,于是决定采取战略撤退。然而,撤退之时,敌军必定会追击,这样一来,撤退就变得异常危险。

张须佗敏锐地意识到,敌军追击时,营地必定会空虚。如果能在此时发动偷袭,攻破敌营,胜算便可大增。于是他问谁愿意执行这个任务,秦琼和罗士信立刻主动请缨,带着一千兵马在夜色掩护下埋伏在路旁的芦苇丛中。

果然,卢明月率军追击张须佗时,留下了空虚的营地。秦琼和罗士信迅速翻过栅栏,闯入敌营。营中的守军看到敌人冲来,立刻反应过来准备迎战。然而,秦琼和罗士信凭借超凡的武力,连斩十余名守卫。随即,两人打开营门,带领自己的部队迅速冲入。不到片刻,敌军大营陷入混乱,火光四起。卢明月回头一看,大营已然起火,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赶回来试图扑灭火势,但为时已晚。张须佗趁机反击,和秦琼、罗士信夹击敌军,最终将卢明月的军队彻底击溃。

这场战役,张须佗以一万兵力打败了敌人十几万的部队,令朝野震动。隋炀帝得知后非常欣喜,立即派画工前往张须佗军营,将张须佗和罗士信的画像带回宫中,摆在自己的案前,每天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大隋王朝的未来和希望,认为有了这两位英雄,帝国必能稳固。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隋朝灭亡前的最后一线光辉。罗士信凭借这一战,声名鹊起,天下闻名。后来,他随着张须佗征战瓦岗军时失利,再次投靠了瓦岗军,并成为瓦岗军的得力干将。然而,瓦岗军最终失败,罗士信无奈投向王世充,但因看不惯王世充的小人行径,最终选择离开,转而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对他非常器重,罗士信也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在跟随李世民平定河北刘黑挞叛乱时阵亡,年仅22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宇... 北周的天下,本是宇文家的根基。宇文泰一手撑起西魏半壁江山,儿子们也多半是能征善战的硬骨头,赵王宇文招...
原创 皖... 1937年,新四军刚刚成立时只有四个支队,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步推进,更多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敌占区和抗日...
原创 西...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这些决策让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历史的前沿,成为时...
原创 孟...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孟姜女哭倒长城那事儿,压根就跟秦始皇没关系。反倒最近研究秦简的学者们扒出个更邪乎...
原创 文... 在我军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早期的地位几乎可以与开国元帅相提并论。北伐时期,他曾担任北伐军总司令...
原创 汉... 秦始皇以铁腕手段统一了六国,然而他的帝国只传了两代。而刘邦,虽然出身贫寒,凭借一番奋斗打下的江山却延...
敦煌出土的墨书麻纸 1998年10月,在玉门关遗址一个文保项目的前期调查和试掘中,敦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小方盘城南侧的房...
原创 何... 2016年,著名商人王石的妻子田朴珺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出了她的看法——《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在田...
原创 被... 9.13事变发生之后,江苏省委的第一书记江渭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倒,一度处于家中赋闲的状态。某天,...
原创 襄... 前言 说到关羽在襄樊的败北,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尤其是对糜芳的背叛深感不满,认为这位小舅子临阵反水,...
原创 浅...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驻日盟军便从日本政府手中接管了日本,开始了为期6年的改造。期间中国因为...
原创 北... 自从第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始,所有新成立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都城的选址。这不仅关乎地理位...
原创 世... 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战争和征服几乎是常态。许多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等,曾经征服过欧洲,...
原创 此...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看似平凡的人物,往往因为一时的决策或行动,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孟达便是其中之...
原创 文... 历史上有一位人物,名叫阿桂,他不仅是一位常胜将军,还是一位几乎不识字的勇猛战士。关于他,有一部古装喜...
原创 正...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武将,甘宁屈居第二。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毕竟在小说中,罗贯中塑造...
独家重磅!拍卖会捡漏丰臣秀吉手... 在日本战国历史的研究中,“本能寺之变”无疑是包裹着最多谜团的历史悬案。织田信长为何身死?明智光秀为何...
原创 秦... 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
原创 嘉... 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
原创 梁... 水泊梁山的故事广为人知,许多人都被其中108位好汉的义气所感动。对这些英雄来说,武艺高强虽然重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