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放弃魏延奇谋,遭到司马懿嘲笑,1700年后方知诸葛英明
迪丽瓦拉
2025-09-13 07:02:47
0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起了第一次北伐。在出征之前,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项极具大胆的计策,声称如果采纳他的计划,便能够一步到位,迅速完成最初的军事目标。魏延的这一计策得到不少将领的支持和赞同,但诸葛亮最终却果断否定了。随着蜀军北伐的失败,这一决策也成了司马懿嘲笑的对象。那么,魏延的妙计究竟是什么?为何诸葛亮没有采纳?难道他真的不懂兵法和谋略吗?

蜀军北伐——魏延奇袭计划

在诸葛亮发动北伐的过程中,魏延曾提出一个看似不容错过的战略建议。北伐的初期目标是由汉中进入关中,首先夺取三辅和凉州,为攻占旧都长安铺路。在两军对峙前,魏延提出了一项敢于冒险的奇袭计划。他通过情报获悉,长安的守将是夏侯,他并没有过硬的军事才能,而且为人奢侈荒淫,毫无军人之气。魏延认为,只要给予他五千精兵,再加上十天的粮草,他可以迅速攻下长安并封锁潼关。接下来,诸葛亮可以带领大军从斜谷赶赴长安,提供支援。

然而,诸葛亮谨慎的性格使他决定不采纳这一计划。尽管魏延的建议看似有很大的成功潜力,但诸葛亮认为北伐的大计需要稳妥推进。他坚持认为,应该先夺取西凉,再利用西凉的资源和战马支援长安的攻占。西凉地势偏远,是魏军防御最薄弱的地方,诸葛亮认为从这里切入最为安全。因此,他当即拒绝了魏延的提议。

魏延心生不满,但由于诸葛亮为主帅,他并未再多言。魏延的计划通过子午谷达到长安,虽然具备极大冒险性,但他坚信以此策略能够取得最大的战果。事实上,夏侯的军事水平远不及魏延的判断,他若见到魏延兵临城下,必定会选择逃跑。然而,诸葛亮认为这一切太过冒险,最终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方式。

北伐失败——诸葛亮为何不采纳计策?

尽管诸葛亮的战略充满了谨慎和周密,最终蜀军的北伐依旧以失败告终。许多人因此认为,正是因为诸葛亮坚持自己的战略思想,不采纳魏延的计谋,才导致了这次北伐的惨败。兵法中常有一种说法,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果敢的决策。魏延的计划虽然极具风险,但也能带来巨大的回报。相比之下,诸葛亮的保守策略显得过于拘谨和迟缓,错失了许多关键时机。

司马懿更是趁机讽刺诸葛亮,说他“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的过于谨慎才使得北伐失败,而如果他像年轻时那样敢于冒险,可能局势就会发生转变。因此,许多人将北伐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诸葛亮的不决断,甚至认为他对兵法理解有所欠缺。

子午谷奇谋——历史中真的存在这一谋略吗?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被许多人视为一大军事谜团,尤其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它成为了众多讨论的焦点。那么,这一计谋是否在历史中真正存在呢?实际上,子午谷确实是一个存在的地方。它位于陕西省境内,南北长约330公里,地形险要,悬崖峭壁密布。在《三国志》中也有提到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通过子午谷进行奇袭,甚至描述了他对诸葛亮的抱怨,认为自己未得到充分的重用。

陈寿作为《三国志》的编纂者,极为严谨,史料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因此可以确认魏延确实曾提出过这个奇谋。尽管如此,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这一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诸葛亮反对魏延——是否不懂奇谋?

细究历史,诸葛亮并非不懂兵法,也并非没有奇谋。魏延的子午谷计策显然是具有成功潜力的,但诸葛亮在当时的背景下更倾向于稳妥的作战方式。魏延的奇袭计划追求的是快速而猛烈的打击,而诸葛亮的策略则是逐步蚕食敌人,逐步削弱魏国的力量,最终实现整个战局的胜利。

然而,魏延对此并不理解。他认为诸葛亮无视他的军事才能,并且坚持自己的一贯部署。这种不满情绪随着蜀军的失败逐渐积压,甚至在后期,魏延公开违抗命令,导致了诸葛亮对他逐渐失去信任。

后世的理解——诸葛亮的智慧

直到1700年以后,历史学者逐渐对诸葛亮的智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国民党将领王耀武借鉴了魏延的奇袭计策,但他的行动遭遇了许多艰难的挑战,最终不得不撤回。这一事件揭示了魏延的策略其实存在很大的风险,而诸葛亮拒绝冒险、坚持稳妥的做法,是基于更加全面的考虑。

从王耀武的亲身经历来看,诸葛亮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正是这种超凡的战略眼光,使得诸葛亮不仅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证明了他在军事战略上的真正智慧。因此,诸葛亮的拒绝实际上体现了他对于全局的深刻洞察,而魏延的奇谋并非毫无风险,更多的是一种冒险的打法。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决策无疑更具长远眼光,而魏延的计策虽然聪明,但风险过大。两者的分歧,反映了战争中策略选择的复杂性与微妙性。最终,历史证明了诸葛亮的判断是正确的,而魏延的才智虽然非凡,但在此时并未能全面考虑到所有的后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查看历史的老照片,走进百年间的沧桑与变化。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名专注于收集和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
大凌河中游再添44处红山文化遗... 朱忠鹤 位于辽宁西部的大凌河中游(朝阳)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工作日前正式结束。记者6月9日在辽宁省文...
原创 明... 前言 在一个看似盛世的王朝背后,暗流汹涌,权力的斗争、密探的潜伏、刀光剑影的较量无处不在。在明朝...
原创 桃... 分类:历史 内容:刘备真正的心腹竟然是他,而非声名显赫的关羽,也非万人敌的张飞。 提到刘备,想...
原创 努... 万历皇帝与努尔哈赤之间,仅相差四岁的年龄差距,然而很多人认为,明朝的实际灭亡从万历皇帝时期开始,也并...
原创 实... 隋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因惧罪而逃到了瓦岗寨,他在此聚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人民发起反抗。随着单雄信...
原创 清... 1901年9月,清朝的腐朽政权在外来列强的巨大压力下,以几乎屈服的姿态签署了一个令整个国家蒙羞的协议...
原创 蜀... 在三国那个豪杰辈出的动荡时代,涌现出了无数割据的军阀,他们个个都自视甚高,幻想自己最终能够称霸天下。...
架起陕藏教育交流之桥 拓宽雪域... 本报记者 晓勇 本报见习记者 平措诺吉 初夏,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西头村,西藏民族大学的7名考古专业...
原创 唐... 在古代,帝王驾崩后,后宫的妃子们常常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命运,尤其是在殉葬制度盛行的时期。那时,没有子嗣...
原创 临...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少年时为了生计曾放牛为生。他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会就...
请听档案说!湖北省档案馆举行开...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张益游 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湖北省档案局、湖北省档案馆在省档案...
原创 理... 清朝宫墙内,有一个独特的衙门,它与其他六部不同。无论是尚书还是员外郎,这个衙门的所有官员无一例外都来...
原创 如... 历史的美,往往藏在那种独特的“缺憾美”中。这种美与摇滚音乐中“破音”的效果相似,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吸...
广州顶尖眼科专家,每月雷打不动... 转自:恩施发布 人物档案 田妮,1976年12月出生,土家族,医学博士、眼科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
原创 晚... 一名义和团拳民被英军俘虏 义和团是晚清时期,特别是在山东和直隶地区兴起的一种由民间组织和拳民所构成...
家族跨越百年的铜色传承,一枚丙... 在浙江杭州市的沈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家族传家宝——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据...
原创 清... 清朝灭亡后,生活中那些能够获得较好发展的人,毫无疑问是大清朝的公主们,也被称作格格。尽管大多数格格在...
原创 家... 在浙江杭州市,有一位名叫沈先生的收藏爱好者,他家中珍藏着一枚世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
原创 忽... 朱棣在击败鞑靼的阿鲁台后,瓦剌的马哈木趁机崛起,迅速崭露头角,拥有了统一草原的野心。对于朱棣来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