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海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石刻” 真伪之争持续发酵,涉事多方作出回应
迪丽瓦拉
2025-09-13 09:04:57
0

6 月 8 日,一条关于 “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考古和历史学界激起了层层波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仝涛研究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揭开了这场争议的序幕,而随后学界的激烈讨论,更是让这一发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一、石刻发现:揭开神秘面纱

仝涛在文章中介绍,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了一处 37 字的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处石刻位于扎陵湖北岸山坡半腰的玄武岩基部,岩壁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菱形,总长 82 厘米,最宽处 30 厘米。由于岁月的侵蚀,岩壁表面有剥蚀和裂痕,磨蚀风化较为严重,下方还有多处残损剥落。石刻文字自右向左、自上而下凿刻,共 37 字,分 12 行,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单字大小在 5 - 7 厘米左右。

据仝涛解读,石刻内容大致是说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带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在当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终点。仝涛认为,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不仅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现存于原址且保存最完整的刻石,还解决了 “昆仑”“河源” 的地望问题,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同时也证明了 “唐蕃古道” 在秦始皇时期就已打通关键环节。

二、学界质疑:迷雾重重

然而,消息一出,质疑声便随之而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在 6 月 8 日一早就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直言 “铭文若如释文所释,敝人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这是石刻造假新‘高度’”。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也在微博上提出了诸多疑问。他指出,《史记》记载秦始皇 26 年灭六国后才始议帝号、称皇帝,而石刻称五大夫在 26 年 3 月到达河源。从行程时间上看,元代都实奉命探河源,4 月从临夏出发,历经四个月才到达河源,按此推算,秦人若要在 26 年 3 月到达河源,出发时间最晚可能在 25 年冬天或秋天,可此时嬴政还未称皇帝,远在黄河源的五大夫又如何能提前预见呢?而且河源地区气候寒冷,冬天道路难行,粮草供应也是大问题,秦代方士在寒冬上路采药,实在不合常理。此外,刘宗迪还提到,2017 年报道的里耶秦简中出现 “琅邪献昆陯五杏药” 的简文,这里的昆陯在琅琊,与《山海经》中的东南方昆仑相对应,他怀疑这块石刻的内容可能受到了此简的启发,其时间估计不会早于 2017 年。

三、支持声音:力挺发现的真实性

面对质疑,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支持仝涛。一位不愿具名的西部地区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称,没有学者会在这种问题上造假,文章中有清晰的照片和详细的论证内容,作者也实地调研过,“一旦发现造假,后面就都废了”。

一名接近黄河源石刻考古队的人士则详细解释了支持石刻为秦代的证据。他说,石刻题记有鲜明的年代特征,小篆流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后来逐渐不再使用。石刻中的 “大夫” 合文写法,是战国至秦代的流行书写方式,后世罕见;“昆仑” 的 “仑” 字写法也是典型秦代特征,偏旁为阜旁,写作 “陯”,这与湖南里耶秦简中的 “仑” 字写法完全相同,西汉以后就写为山旁了。这些都是判断为秦代石刻的有力证据。而且,“昆仑” 在古代是连写的,“陯” 字一出现一般就指昆仑,再结合其所处的 “河出昆仑” 的黄河源地理位置,以及近旁巴颜喀拉山此前已有不少历史地理学者论证为先秦时期的昆仑山,进一步支持了石刻的真实性。

该人士还表示,造假需要极高的学识,要熟知秦朝的文字写法,还不能掺入后代用字,成本太高,而且石刻发现于荒无人烟的高海拔旷野无人区,造假动机也不充分。他认为,目前的质疑和讨论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一个可能改变历史和学界既有认识的重大发现,需要时间和更多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考察分析。

四、官方态度:核实之中

青海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2020 年青海的专家侯光良教授团队也曾发现过这处石刻,当时考古研究院有过反映,但只是简单的工作汇报,没有公开发表。对于这处石刻,官方目前还在核实,包括是否为伪造等问题,尚未经过专家鉴定,也未列到文物遗址遗迹里面。

侯光良教授回忆,2020 年 7 月,他带领团队在黄河源区探寻古人类活动遗迹时,在扎陵湖北岸发现了这处石刻,看到篆体汉字和 “皇” 字时非常兴奋,随即拍照记录、整理研究并上报。他认为,这是古代遗物,不存在伪造,石刻是国家行为,字体规范、造诣深厚,车行到达遥远且难以到达的河源,还有奏乐等描述,非个人之力所能完成。

这场关于青海黄河源秦始皇采药石刻的争议,目前仍在持续。一方认为这是重大考古发现,有文字、写法、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证据支持;另一方则从历史逻辑、行程合理性等角度提出质疑。真相究竟如何,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考古研究和专家鉴定来揭晓。但无论如何,这场争议已经引发了人们对古代历史、考古发现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韩国:自诩强大的“迷之自信” 韩国,向来是个充满谜之自信的国度,热衷于自我吹捧,仿佛自身光芒万丈。...
原创 军... 1951年的一个清晨,第五军政委顿星云意外地碰到了自己久未谋面的老上司——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在见面...
原创 朱...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传奇,他的经历从乞讨者到明朝开国皇帝,书写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篇章。从最初在街头...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烽火连天的时代,英雄豪杰的争斗使得这片土地充满了传奇色彩。诸葛亮与周瑜,两...
原创 他... 《——·前言·——》 胡元炜,清朝的历史人物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叛徒。他联合了太平军,陷害了忠诚的江...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世界遗产价... 央广网贵阳6月10日消息(记者栾小琳 实习记者吴家宝)6月10日,由贵州省林业局主办的“贵州三叠纪化...
杭州米行老板的“老古董”美起来... 在杭州市井深处,一栋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静静矗立了一百多年。 这处被称为“来其美”的民居,是滨江区浦沿...
美洲争霸,英国人能赢法国的真相... 您好!诚请“关注”码字君,共谈历史风云 只要一提到现在的美国,很多人回顾它的历史,都知道它曾经是英国...
原创 曹... 刘备手下是否是叛徒最多的人物?从绝对数量来看,显然不能算是刘备。毕竟他的基本盘相对较小,即便所有的人...
原创 单...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诸侯割据,一时间英雄辈出。除去曹操、刘备、孙权等枭雄,像关羽、张飞、赵云这类虎将更...
展开4.3米!足不出户欣赏北京... 穿越700多年,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申遗成功了! 建筑学家梁...
原创 播... 在我国西南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地方世袭统治家族,它存在了过超过700年是时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它都巍...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及基...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从萌芽、出现到完全确立及全面推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政区地理角度而言,行...
蒙古总理突然离任,最大获益者是... 您好!诚请“关注”码字君,共谈历史风云 最近,我们邻国蒙古,突然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们的总理罗布...
原创 唐... 在几年前著名的电视剧《狄仁杰》中,狄仁杰只是一个三等官员,对唐代的官职有很大的怀疑和兴趣。在首相的领...
原创 一... 刘昚(shèn)虚,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二年,年仅 20 岁的刘昚虚便高中进士,获任洛阳尉一职,可谓年...
原创 几... 一些细心的朋友或许注意到,在许多影视作品和主流历史书籍中,关于晋朝的记载并不多。有人可能会说,晋朝存...
原创 此... 历史中的真实与演绎:重读周瑜 《三国演义》是一部广为人知的经典小说,许多人对此耳熟能详。在这部作品中...
原创 唐...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皇帝,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增长,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为了牵制曹魏的强大势力,孙权与刘备联手抵抗曹操的统治。经过赤壁之战的激烈较量,天下最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