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诸侯国的总和,强大到几乎碾压一切。然而,即便如此,想要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秦始皇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最终,他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六国,还进行了北伐和南征,开疆拓土,疆域扩展了无数。秦始皇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离不开他麾下众多能臣的助力。今天,我们要盘点的正是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五位名将。
TOP 5: 内史腾
内史腾原本担任南郡的郡守,政绩卓越,后来被秦始皇任命为南阳郡守。南阳是韩国割让给秦国的地区,治理难度极大,但内史腾以超群的治理才能克服了重重困难。尽管韩国当时已经非常衰弱,且向秦国表现出低姿态求和,但秦始皇仍然认为韩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容忽视,必须彻底消除威胁。然而,秦始皇并未派遣大军出征,而是指派内史腾带领郡中士兵去解决韩国问题。尽管内史腾缺乏丰富的军事经验,但由于士兵们对他深感敬仰和忠诚,战斗异常勇猛。韩国本就畏惧秦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最终在内史腾的领导下,韩国轻松灭亡。虽然内史腾并非真正的战将,但此役毕竟灭掉了一个国家,因此他排在第五位。值得庆幸的是,秦始皇没有因此为难内史腾,后来他被任命为咸阳的长官,算是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局。
TOP 4: 王贲
王贲是王翦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王翦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王贲作为他的儿子,自然也不容小觑。王贲首次领兵出征,便攻打了楚国,成功夺取了十几座城池,秦始皇对他非常看重,将更多的战役交给了他。在随后的战役中,王贲率领大军先后攻下魏国和燕国,打破了魏国强大的防线,甚至通过黄河灌水,摧毁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国灭亡。紧接着,王贲又参与了攻打赵国的残余势力,在代地成功俘虏赵王赵嘉,彻底消灭了赵国。接下来,王贲继续南征,将齐国也一举吞并。尽管齐国在当时是一个强国,但面对秦国的强大,齐王建主动投降,标志着王贲的又一战功。此后,王贲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通武侯,虽然后来的历史记载对他较少,但他的成就无可忽视。
TOP 3: 蒙恬
蒙恬出自名将世家,爷爷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均为秦始皇倚重的栋梁。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战争中,蒙恬虽不常出现在史书上,但他依然凭借卓越的才能在秦国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表现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匈奴乃北方游牧民族,兵强马壮,且作战方式与六国完全不同,远非秦国能够轻松应对。然而,蒙恬的目标并非完全消灭匈奴,而是以稳定的战力让匈奴不再威胁秦国。最终,蒙恬成功击败匈奴主力,夺取河南,并驻守边疆,期间还监督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为秦国的北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OP 2: 王翦
王翦,虽然名声不如白起响亮,但他也是战国末期最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之一。王翦自幼热爱军事,成年后,便投身于秦国的军队,随侍在秦始皇左右。王翦的第一次出征便打破了赵国重地阏与的防线。阏与固若金汤,历代秦王都未能攻下,但王翦仅用十八天便成功攻占此地,令秦始皇惊喜万分。从此,王翦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无论是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还是击溃燕国,都城蓟,王翦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尤其是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楚国,成功灭掉了当时最强大的敌国之一,这一战的胜利,标志着秦国向统一迈出了关键一步。王翦的战略眼光和临战指挥能力,使得他成为了秦国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TOP 1: 尉缭
尉缭可能是许多人所不熟悉的人物,但他在秦国的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尉缭原为魏国人,出身鬼谷门,他的谋略才华深得秦始皇的青睐。在秦始皇打算统一六国时,尉缭献上了一计,建议秦始皇通过金钱贿赂各国的权臣,离间诸侯之间的联盟。尽管这一计谋看似简单,但实际执行却极为复杂,尤其是在当时局势下,能够有效实施这一策略的确是非凡的智慧。尉缭的建议帮助秦国打破了“合纵”的联盟,创造了有利的局势。秦始皇对尉缭极为信任,甚至让他享受与自己同样的待遇,且每次见到他总是表现得谦卑有加。尉缭虽未亲自上战场,但他是幕后策划者,他的谋略为秦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尉缭子》一书,与《孙子兵法》并称为战国三大奇书,可以说他是战国末年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
尽管秦始皇的统治被许多人认为残暴无情,但他对功臣的处理却相对宽容。内史腾、王贲、王翦和尉缭都最终得到了善终。而蒙恬则在赵高和李斯的权谋下悲剧性死亡,虽然这与秦始皇无关,但却也揭示了秦朝宫廷斗争的复杂性。秦始皇的野心无疑是巨大的,从他统一六国后继续扩张的步伐可见一斑。然而,尽管有众多名将辅佐,始皇帝的成功与失败始终与他个人的性格和治国理念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