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勇猛的将领,比如关羽、张飞、吕布等人。在他们的年轻时代,这些武将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战斗力,冲锋陷阵、斩将立功、无所不能。然而,几乎所有的武将都有一个明显的衰退期,尤其是到了老年,武力常常大幅下滑。比如,吕布在后期甚至不敢挑战张飞,关羽在年老时也难以敌得过庞德,而张飞虽然勇猛,但已无法速胜张郃。这些情况都表明了年龄对武将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尽管他们的带兵能力可能会有所增长,但终究也不得不面对衰老的现实。
然而,在三国时期,有两位猛将在衰老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强悍的战力,他们并非像张郃那样借着活命将其他强者熬死然后称霸一方,这两位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中的黄忠和赵云。若将两人对比,假如他们在同龄时,谁的武艺更高强?谁才是三国中最强的老将?
若直接比较黄忠和赵云,似乎不太公平,因为黄忠是在刘备东征时去世,而赵云则是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后去世,二人的年龄差距大约有十岁左右。刘备东征发生在公元221年到222年,而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则是在公元228年之后。虽然两人都在年过七十时去世,但如果将两人的生死年限直接对比,黄忠显然处于劣势。
那么,我们可以将两人年纪稍微接近的时期拿出来对比,譬如黄忠在年约六旬时出场,与赵云的七十岁时期做对比。黄忠的出场几乎是罗贯中精心设计的。在关羽攻打长沙时,诸葛亮曾特地指出:“长沙太守韩玄不足为虑,但有一员大将,姓黄名忠字汉升,有万夫不当之勇。”由此可见,黄忠的声誉在蜀汉中已是赫赫有名,尽管诸葛亮直到刘备入驻荆州才真正出山,但他对黄忠的事迹早有耳闻。
黄忠的首次亮相是在小说中提到的“年近六旬”,而且他与关羽的首次对战颇具看点。在第一次交锋中,两人交战了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直到韩玄的突然撤退。第二次交战时,黄忠与关羽又战了五六十合,结果黄忠不慎马失前蹄而败北。第三次交战时,黄忠本打算射杀关羽,但由于关羽深知义气,他只射中了关羽的盔缨,最终关羽选择了撤退。由此可见,若不是韩玄过于轻率,贸然出兵斩杀黄忠,关羽恐怕根本无法攻入长沙。
再看赵云,赵云的辉煌事迹在诸葛亮的北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赵云去世时年约七十,而在公元218年左右,赵云约六十岁时参与了著名的汉中之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役中,黄忠和赵云并肩作战,共同参与了袭击曹军粮草的任务。黄忠率先行动,却因张郃的出现陷入困境,而曹操则派徐晃前来增援,将黄忠团团围住。关键时刻,赵云按照预定计划及时支援,挺枪杀入敌阵,成功将黄忠救出。赵云的英勇表现,令敌人心惊胆战,直至最终将黄忠成功营救。这个时刻,赵云不仅救了黄忠,还挽救了其他副将的性命。曹操亲自指挥追击,却再次被赵云的奇计击败。刘备对赵云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称他为“一身是胆”。
从汉中之战可见,尽管两位老将年纪相仿,但在战场上,黄忠依然能够与关羽对抗,而赵云则以一己之力击败张郃与徐晃。若在六十岁时,两位老将同样表现出色,但到了七十岁,黄忠的体力与战力却开始有所下降,而赵云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黄忠在七十岁时随刘备东征,参与了与东吴的对抗。在与东吴名将潘璋对阵时,黄忠在激烈的战斗中最终战胜了潘璋。然而,黄忠却不幸被敌军的冷箭所伤,最终死于战场。而赵云则在诸葛亮的北伐中继续发光发热,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武艺。在与魏军的激烈战斗中,赵云依然能够一骑当千,力挽狂澜,屡屡立下赫赫战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黄忠在年老时依然勇猛,但赵云无论在六十岁还是七十岁时,都展现了三国时期最为持久且强大的战力,堪称蜀汉乃至整个三国最具战斗力的老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