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末期的崇祯皇帝是个“昏君”吗?毛泽东:他是个好皇帝
迪丽瓦拉
2025-09-14 04:01:06
0

明朝末帝崇祯,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对他有好感的人常说,崇祯是生错了时代;而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像是满清的“超级卧底”,自毁了大明的未来。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好皇帝”,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我个人的认同。那么,崇祯究竟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他的优秀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几个关键点是他做得相当不错的。

在大明中后期,朝廷的局势确实极为混乱,太监权倾朝野,党争不断,朝政腐败无比。而魏忠贤的存在,堪称是大明政权的毒瘤。魏忠贤从一名目不识丁的草根,迅速崛起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的日子可谓风光无限。他不仅打压东林党,肆意滥杀官员,而且通过拉帮结派,建立起了自己的“帮派帝国”,自封“九千岁”,并收容了大量不择手段的官员,这些人有的被称作“五虎”“五彪”“十孩儿”甚至“四十孙”,这些称号无一不象征着魏忠贤的霸权。

令人咋舌的是,魏忠贤竟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生祠”,这样的一人之下,几乎没有人敢对他不敬。他的生杀大权,甚至超越了皇帝。在网络上,竟有人为魏忠贤翻案,声称“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但这种论调显然过于偏激。魏忠贤虽有打压东林党的一面,但他对国家朝廷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他的所谓“功绩”。换句话说,就像黑社会老大给村子修了条路或者打击了某个贪官,但这并不足以掩盖他对社会的摧残和破坏。

魏忠贤权势滔天,尤其是在明熹宗(即“木匠皇帝”)执政期间,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熹宗皇帝虽然是一位优秀的木匠,但却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他把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魏忠贤处理。魏忠贤借此机会,成了整个朝廷的主宰。木匠皇帝最终因健康问题在1627年去世,崇祯继位。

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的做法早有不满。实际上,崇祯的养母庄妃就死于魏忠贤的迫害。崇祯早在未登基时就目睹了魏忠贤的种种荒唐行为,内心已然不满。初登皇位时,他极度警惕魏忠贤,甚至一度抱着宝剑入睡,时刻担心遭到毒手。虽然他表面上对魏忠贤很客气,但实际上早有防范,并且安排了自己信得过的人来保护自己。

魏忠贤自然也察觉到崇祯的警惕,试图通过使用“迷魂香”来使崇祯沉迷女色,从而荒废政务,这样他便可以继续操控朝政。但崇祯并非易被迷惑之人,很快识破了这一手段。在这种复杂的权力博弈中,崇祯通过巧妙的布局,成功保全了自己的安全,并最终铲除了魏忠贤的权力。

崇祯在短短三个月内,便将魏忠贤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与果敢手腕。若论雷霆手段,崇祯可谓是高效而坚定,令人称道。

与历任皇帝相比,崇祯显然是一位勤政的帝王。嘉靖和万历皇帝大多不亲临朝政,沉溺于个人爱好或健康问题,而崇祯几乎每天都亲自上朝,关心国事。他不仅注重政务,也严于律己。崇祯甚至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日常开支极为节俭。这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在经济困难、自然灾害频发、民众疾苦的情况下,崇祯力求节俭,以免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种节俭并非无意义的抠门,而是出于大明当时国力衰退、战乱不断的现实。面对农民起义和外族侵扰,崇祯时刻警觉,力求每一分开支都用于最紧要的地方。然而,虽然崇祯有心力行节俭和勤政,面对外部和内部的巨大压力,他的力量终究有限,未能改变大明的衰败趋势。

崇祯的爱好之一是弹古琴,他常常用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压力,显示出他并非铁石心肠的暴君,而是有情感、有脆弱的一面。尽管如此,崇祯始终未能突破大明政权的内外困境。

毛泽东曾评价崇祯为“好皇帝”,部分原因就在于他的勤政节俭。若清朝的慈禧太后能懂得像崇祯一样节俭,或许甲午战争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崇祯还尝试改革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拘一格地任用各类人才。即便是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民间贤士,只要能胜任,依然可以得到重用。崇祯二年,在清军逼近之际,他就大胆任用游方僧人申甫为将军,尽管最后申甫战死,但这依然体现了崇祯敢于破格用人的勇气和决心。与此同时,他还任用一些没有进入翰林院的地方人才,如张至发进入内阁,显示了他对于人才选拔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然而,崇祯的改革在大明所面临的多重困境面前,依然难以逆转局势。李自成的起义军风头正劲,女真族虎视眈眈,而国家财政匮乏,民生疾苦。尽管崇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然而,最终他未能挽回大明的命运。

崇祯被批评为“昏君”的原因之一,是他在政治决策上的过于急功近和心胸狭隘,尤其在处理袁崇焕等将领时,屡次做出过激决策。尽管今天我们回顾这些事件,会认为崇祯杀袁崇焕的决定是错误的,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袁崇焕与后金有勾结,但当时的政治情势和局势压力,使得崇祯作出了这样的决策。这种敏感与急功近的个性,导致了包括袁崇焕在内的一些优秀将领的牺牲。

总的来说,崇祯并非昏君,他在节俭、勤政和选拔人才上都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和决心,但由于内外压力和个人性格的局限,最终未能阻止大明的灭亡。虽然他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令人钦佩,但他的心胸和格局的狭隘,最终导致了他自毁长城的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镇江博物馆清宫遗珍下篇碧树琼花... 镇江博物馆 清宫遗珍下篇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制造和...
原创 关... 武圣关羽,从公元184年随刘备征讨黄巾军起,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10月兵败麦城,三十多年...
原创 潼...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潼关那一战,当时马超为报父仇,带着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于禁顶不住十合,...
原创 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辉煌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流派。这个时期不仅诞...
原创 佩... 国民党军队内部,攀比之风非常盛行。士兵们常常讨论各种话题,其中最热衷的话题之一就是各自的派系背景、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