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为何会不顾伦理的杀死姨父、迎娶姨母
迪丽瓦拉
2025-09-14 05:31:49
0

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迎娶了自己生母的亲妹妹,这种在今天看来极为离经叛道的行为,若发生在中原的任何王朝,无疑会引发伦理的强烈反感与非议。然而,考虑到拓跋珪所处的民族背景——当时尚未完全汉化的鲜卑族,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婚姻习俗,“收继婚”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拓跋珪迎娶姨母并非完全不可理喻。尽管如此,若真要从个人角度去解读,拓跋珪的行为也不全然是出于对美色的追求,更深层次的原因背后,或许暗藏着政治联姻的成分。

拓跋珪的生母贺氏,出身于贺兰部。贺兰部最初是匈奴的附庸部落,后因匈奴逐渐衰败,鲜卑拓跋部崛起,贺兰部与拓跋部建立了长期的姻亲关系。贺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嫁给了当时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的太子拓跋寔。然而,代国政权的变动始于一次宫廷政变:建国三十四年(371年),辅相长孙斤图谋刺杀拓跋什翼犍,作为太子的拓跋寔奋力与之搏斗,虽然他成功杀死了长孙斤,但也因受伤过重,最终因肋部重伤死于病榻。就在同年七月,拓跋寔的遗腹子拓跋珪降生。

代国本是一个由多个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直到拓跋什翼犍在接受汉文化影响后,逐步推进国家制度的改革,将代国的政权向封建制过渡。然而,代国的这场转型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376年,苻坚的前秦大军侵入代国,拓跋什翼犍在战乱中被自己的儿子拓跋寔所杀,代国因此迅速崩溃,成为前秦的附庸,部落因此四散。

代国灭亡后,拓跋珪仅有五岁,但幸运的是,旧臣燕凤保护了他一命,确保他能留在故国。然而,形势并不乐观,贺氏不得不带着拓跋珪及部分忠臣逃亡北方。在逃亡途中,他们遭遇了高车部的袭击,贺氏带着儿子一路南逃,经历了一段艰辛的长途跋涉,最终成功带着拓跋珪穿越百里,来到了七介山以南的避难地。

苻坚征服代国后,划分其领土给了匈奴铁弗部的刘卫辰与拓跋什翼犍的外甥刘库仁。贺氏一家虽然逃亡,却得到刘库仁的庇护,他不仅让他们在独孤部安顿下来,还尽心帮助拓跋珪重新聚集失散的部众。然而,命运依旧多舛,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大乱中,刘库仁的势力遭遇重大挑战。刘库仁的儿子刘显在这时自立为王,并企图除掉拓跋珪,幸得拓跋珪的姑姑与梁六眷的帮助,及时传递消息,贺氏最终带着拓跋珪逃至母族贺兰部,找到了暂时的庇护。

在贺兰部,拓跋珪的舅舅贺讷掌权。贺讷对外甥的归来感到非常高兴,然而,他的弟弟贺染干则出于对拓跋珪日益增长的声望的忌惮,决定暗中排挤拓跋珪。幸运的是,拓跋珪得到了贺讷母亲——辽西公主的庇护,避免了贺染干的陷害。在拓跋珪的堂曾祖父拓跋纥罗与拓跋建的劝说下,贺讷最终决定支持拓跋珪继承代国王位,拓跋珪得以在牛川登基,正式成为代国国王。

拓跋珪的成功,离不开其后期的治理。他通过任用贤才、积极改革,使得拓跋部逐步复兴。然而,他面临的挑战也从未消失。北方的贺兰部、南方的独孤部、东部的库莫奚部、西边的匈奴铁弗部,以及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和西燕都虎视眈眈,想要分一杯羹。同时,拓跋珪还要应对内部分裂,尤其是与叔父拓跋窟咄的权力斗争。

拓跋珪首先联合后燕击败了拓跋窟咄的军队,并在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的帮助下成功收复了他的部众。接着,他发起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几次大败南方的独孤部、库草奚等部,甚至在390年击溃了高车部,俘虏了二十多万人的牲畜与百姓。

然而,尽管贺兰部与拓跋珪的关系密切,贺讷担心拓跋珪的扩张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因此在390年拓跋珪攻打叱突邻部时,贺讷与纥奚部联合起来进行干预,但却惨遭拓跋珪与后燕的联军打败。贺讷无奈地向拓跋珪投降,并请求救援。拓跋珪为保护贺兰部,不仅成功击败了铁弗部,还将贺兰部迁至东界,位于北魏与后燕之间的战略位置。

随着北魏的崛起,拓跋珪逐渐意识到他不再能依附于后燕,而后燕则对拓跋氏的独立地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双方的关系因此日益紧张。而败给拓跋珪的贺讷,更加不满,开始暗中与后燕联系。为了加强对贺兰部的掌控,拓跋珪决定通过娶贺夫人——贺讷的妹妹来结亲,从而稳固与贺兰部的关系。

尽管献明皇后反对这一婚事,认为这是“不合伦理”的举动,拓跋珪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他甚至命人杀死了贺夫人的丈夫,将其纳入后宫,并生下了清河王拓跋绍。然而,这一决定不仅帮助拓跋珪稳固了与贺兰部的关系,也为他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公元409年,贺夫人因失宠被幽禁在宫中。拓跋珪一度打算处决她,然而贺夫人通过秘密传话给儿子拓跋绍。拓跋绍深知父亲的残酷,便在当晚组织了行动,成功潜入宫中,并在天安殿将拓跋珪杀死。这一事件的发生,最终结束了拓跋珪的统治,带来了权力的再次更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
抗日放火团成员,牺牲前留下半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参照了汉朝的巡视模式。可以说,唐朝...
“苏轼泄题”案真有其事吗? □纪习尚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二月,苏轼担任主考官(权知贡举),主持三年一度的礼部科举考试。...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并立即向俄罗斯沙皇提...
原创 国... 在几天前,我逐步完成了一篇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如何分别加入或转变为明斯克和基辅军队的文...
原创 历...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得知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情绪彻底崩溃,他无法理解,自己一个堂...
原创 唐... 唐末朝廷权威的丧失与地方独立化的加深 唐朝末年,朝廷的权威逐渐崩溃,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原创 分... 项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悲情和遗憾。尽管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且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霸王,最...
原创 刘...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大部分都在吕后掌权期间,或因她的指使,或因她间接的操控,纷纷遭遇了死亡。令人更为...
原创 大... 前言: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初二日,刚登基的新皇帝朱瞻基,完成了对祖父太宗文皇帝朱棣的祭祀...
原创 唐... 公元734年,一位名叫袁晋卿的少年,正值二十岁出头,面临一个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抉择:是继续留在大...
原创 如... 文|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自明朝中期以来,中国长期稳居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纪录在2...
原创 别... 熟悉《隋唐演义》的朋友一定知道,书中常提到关于个人武力的经典描述,比如“四猛四绝十三杰”或“十八条好...
原创 唐...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最初的主要作用是打破贵族家族对官场的垄断,帮助平民百姓通过...
孙中山像十大珍品:民国货币与历... # 孙中山像十大珍品:民国货币与历史的珍贵印记 孙中山像钱币,作为民国时期货币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
原创 刘... 《——·前言·——》 每当大军攻城,刘邦总是神秘失踪。士兵们已经习惯,而百姓们却总是感到困惑。没有人...
原创 在... 头条创作挑战赛:万户侯的威望与财富 《沁园春·长沙》一诗中有一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原创 历... 历史回顾:奥斯曼帝国对保加利亚地区的宗教控制 从16世纪开始,在保加利亚地区,几乎每当一个新的部落...
原创 大... 古代的官职中,谏官的工作可谓是高危职业,既费力又不讨好,而且随时可能丢掉性命。因为谏官的主要职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