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臣请六天假,朱元璋痛快批准,第七天回来,朱元璋:拖出去砍了
迪丽瓦拉
2025-09-14 07:03:02
0

古代的官职中,谏官的工作可谓是高危职业,既费力又不讨好,而且随时可能丢掉性命。因为谏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给皇帝提出忠告和建议,可一旦意见不合,很可能会因此丧命。那么,为什么说谏官是高风险职业呢?

首先,皇帝往往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而谏官的职责就是在朝堂上公开指出皇帝的过失。这无疑会影响皇帝的威信,皇帝失了面子,朝中其他大臣还会怎么敬重他?皇帝的尊严又该如何维持?更重要的是,谏官一旦揭露皇帝的错误,史官就会把这些记载下来,甚至可能影响皇帝的名声,流传千古。对任何一位皇帝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丢脸之事。由此可见,皇帝一旦不满,怒火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谏官丧命的,况且往往还会波及到其家人。

当然,也有些人选择做个“尸位素餐”的谏官,装作聋子和哑巴,或者做些拍马屁的功夫,以“提建议”的名义来赞美皇帝:“您工作如此辛苦,身体怎么能扛得住呢,百姓一定都希望您能保重身体。”但历史上,大多数谏官都是倔强刚直的性格,他们秉持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理念,直言不讳,坚守自己的职责。

如果碰到一位明君,谏官虽然不会得到太多宠爱,但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贤明的皇帝往往明白,谏官的作用正是为了避免自己决策失误,避免出现误国的情况。在开明君主眼中,谏官的忠言是国家的福祉,也是君王的幸运。比如,历史上宋仁宗就以其虚心纳谏著称。一次,宋仁宗想让自己的老师夏竦担任枢密使,大臣王拱辰却当面提出异议,指出这个提议并不妥当。王拱辰说:“夏竦虽然是皇上的老师,但没有什么实质政绩,他担任如此重要职务,难免让人质疑,升职应以能力为标准,而不是私人关系。”宋仁宗虽然听了不高兴,但还是能听进去,最后决定放弃了这个提议。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像宋仁宗这样包容。以唐太宗为例,虽然他推崇魏征的直言,但在面对魏征的直言时,也常常感到难堪,曾一度产生过“迟早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的想法。幸好他自己性格宽容,又有长孙皇后辅佐,魏征才能活到晚年。

而大多数君主却无法做到如此气度。例如,楚庄王就是一个性格极为刚烈、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君王,他甚至明言:“我不喜欢大臣说不顺耳的话,谁敢这么做,脑袋别想保住。”在他的治下,不少敢于谏言的大臣都因此丧命。

有些君主表面上看似宽容,实际上是装出来的。他们一方面强调自己虚心纳谏,愿意听取意见,但实际上却极度厌恶批评。在这种君主的治理下,朝堂上的大臣常常会感到心有余悸,不敢真正提出直言。如果皇帝表面上“很开心”地听了你的意见,内心却可能已经开始恨不得除掉你。这种君主心胸狭隘,气度小,连朱元璋这种性格暴躁的人也不例外。朱元璋虽然一度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开明形象,但在面对有力的直言时,却并不容忍。可以说,做谏官在朱元璋时期,简直是走在悬崖边上的生死边缘。

对于那些愿意冒死直言的官员,朱元璋则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忌惮。即便一开始他也许给他们一些“表面上的尊重”,但当谏官提出有力的批评时,他的报复便如雷霆般猛烈。这种报复通常是公开的,名正言顺的,轻则被降职,重则直接丧命。

周衡,就是这样一个在朱元璋的朝堂中游走在生死边缘的例子。周衡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才智过人,三岁背诗,七岁作文。他在明朝初年脱颖而出,成为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担任了右正言这一重要的谏官职务。这个职务的风险非常高,属于“高危职业”中的高危职位。右正言不仅要敢于提出对皇帝的批评,还要有足够的胆量去指正其他官员的过失。按理说,谏官这个职位非常难做,因为你要敢说别人不敢说的事情,而这一切很可能导致你丢掉性命。

朱元璋选拔谏官时非常谨慎,周衡的表现尤其突出。一次,在选拔右正言的候选人中,朱元璋故意在念文件时读错了两个字,想看看谁能指出来。其他人都装作没有听见,唯独周衡敢于直言:“皇上,您刚才读错了两个地方。”这种直率的性格让朱元璋十分欣赏,决定任命他为右正言。周衡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在朝堂上敢于直言不讳,毫不畏惧得罪同僚或皇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衡与朱元璋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变化。一次,周衡得知百姓对于税收政策的不满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对皇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皇帝不能朝令夕改,应该保持信用,否则会让百姓失望。尽管朱元璋在当时也理解百姓的困境,但当周衡站出来指责他时,朱元璋的心中产生了不满。渐渐地,周衡的直言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

最终,周衡因迟到一天被朱元璋指责,尽管这只是一个意外的突发事件,但朱元璋却以此为借口,决定除掉这个敢于挑战他权威的谏官。此后,周衡被以“欺君”的罪名处死。这一事件也让朝中的其他大臣对朱元璋的威权更加畏惧,再也不敢轻易向他提出意见。

总结来看,古代的谏官虽然在理论上是为了辅佐君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处于生死边缘。像唐太宗和宋仁宗那样的贤明君主虽然尊重谏言,但这种开明并不常见。大多数君主都不容忍批评,尤其是当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时,往往会采取极端手段。历史上许多正直的谏官,最终都以命运悲惨的结局告终。这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贤君的成功不仅仅是治国理政的能力,更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宽容与气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前言·—— 1952年3月,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仍在猛烈燃烧,硝烟弥漫,紧张局势持续。在停战谈判...
原创 历... 在古代,提到“常务副皇帝”这个角色,不妨从明朝的两个独特人物说起:明太子朱标和明仁宗朱高炽。如果想要...
韩先楚夫人有多美?这是197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韩先楚那张1970年的照片你要是看到,可...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实事求是地讲,李善长是开创大明朝代一等一的功臣,不仅帮朱元璋...
原创 同... 写作不易,创作这篇文章的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读者或许并不常思考这些,但我们希...
原创 古... 从古至今,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其中瘟疫作为一种极为猖獗的灾难,曾经肆虐一时。无论是小规模的流行病,还是...
沉寂千年的战国青铜乐器再度“亮... 游客在观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3...
原创 军...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许多广为人知的黄金搭档和三人组合,其中一些早已成为传奇。例如,“...
原创 嗜...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继位,刚一上任便开始实施削藩政策,逐步加大对亲王们的打压,尤其是对朱允炆的步步紧...
原创 刘...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轰——!”一声...
原创 如... 英国的历史是什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曾几何时,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世界四个角落,包...
抗日放火团成员,牺牲前留下半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
原创 唐... 唐朝的巡视制度是在前朝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因此它在许多方面参照了汉朝的巡视模式。可以说,唐朝...
“苏轼泄题”案真有其事吗? □纪习尚 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二月,苏轼担任主考官(权知贡举),主持三年一度的礼部科举考试。...
原创 唐... 1911年12月1日,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并立即向俄罗斯沙皇提...
原创 国... 在几天前,我逐步完成了一篇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如何分别加入或转变为明斯克和基辅军队的文...
原创 历...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得知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情绪彻底崩溃,他无法理解,自己一个堂...
原创 唐... 唐末朝廷权威的丧失与地方独立化的加深 唐朝末年,朝廷的权威逐渐崩溃,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原创 分... 项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悲情和遗憾。尽管他出生于世家大族,且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霸王,最...
原创 刘...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有大部分都在吕后掌权期间,或因她的指使,或因她间接的操控,纷纷遭遇了死亡。令人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