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让我深感复杂,尤其是司马孚的角色。那天,在我编写《皇帝之死》第36讲时,我真的是一时愣住了,久久无法平复心中的震动。
当曹髦在大街上被成济一剑刺杀的时候,百官们慌张无措,没有一个敢上前。而就在这时,司马孚却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将曹髦的头枕在自己大腿上,眼泪如泉涌般流淌,他哽咽着说:“陛下之死,我有罪!”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动容,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份忠诚与悲痛。
我反复回看这一幕,细细思索着其中的深意。直到曹奂被废黜、离开洛阳时,司马孚又一次泪流满面,他依旧哭着说:“臣到死的那天,依旧是纯粹的大魏之臣。”这情感的表达似乎也充满了真挚,但我心中不禁有疑问:司马孚真的是司马家族的人吗?
众所周知,司马昭的野心人尽皆知。历史上有句话说得明白:司马家族想要谋权篡位。那司马孚为何又表现得如此善良与忠诚呢?这让我有些困惑。
回到历史的转折点,公元249年,发生了震动整个曹魏政权的高平陵事变。曹魏第二任皇帝曹叡匆匆驾崩,临终时遗诏让8岁的养子曹芳继位,辅佐他的是曹爽与司马懿。曹芳在位的15年里,一直是一个傀儡,完全处于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曹爽起初占了上风,几乎把司马懿架空。但这一切在公元249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那一年,曹芳前去高平陵祭奠魏明帝的墓,而洛阳的宫殿瞬间陷入空虚。司马懿紧抓这个机会,果断采取行动,关闭城门,占领武库,并指挥兵力驻守洛水浮桥。司马懿甚至亲自对曹芳斥责曹爽的罪行。这场政变成功了,曹爽最终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而司马懿趁机彻底摧毁了曹爽的势力,为司马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政变中,司马孚和他的侄子司马师共同驻守司马门,稳住了局势,为政变的成功立下了赫赫战功。事变后,司马孚被封为长社县侯,并任命为侍中等职务。
但这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司马孚在这场政变中真的是忠诚于曹魏政权吗?从史实来看,司马孚显然是站在了司马家族的一边。无论如何,这场政变的核心意义在于,司马家族开始了对权力的争夺,而司马孚的表现更多像是一个忠心的“帮手”,而非曹魏的忠臣。
曹髦被刺杀的那一刻,司马昭立刻跪倒在马车前,其他百官都不敢上前,生怕不小心陷入祸端。此时,司马孚迅速冲上前,将即将死去的皇帝曹髦的头托在自己大腿上,泪如雨下,痛哭:“陛下被杀,臣有罪!”这一幕,实在令人动容。
但仔细想一想,司马孚的悲痛是否真如表面那样单纯呢?当时,司马家族的命运悬于一线,如果政变失败,他们可能会被满门抄斩。所以,司马孚的眼泪或许并非完全出自忠诚,而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来。当他看到所有人都在退缩时,站出来的或许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通过表现出极度的忠诚,或许能为司马家族争取一些缓冲时间。
有意思的是,司马孚并没有指责真正的刺客成济兄弟,而是要求捉拿“主谋”——这“主谋”显然指的不是刺杀曹髦的成济,而是司马昭自己。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司马孚绝无可能捉拿司马昭,但这场政治表演却能为他赢得更多的声誉,甚至能帮助司马家族避免一些可能的清算。
司马孚出生于公元180年,家世显赫,他的父亲是东汉的京兆尹司马防。在东汉末年的混乱中,司马孚和兄弟们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奋力读书。这种求学并非为了国家复兴,而是为了个人的理想——功名利禄。作为一位普通的士人,他最终选择了投靠曹操,辅佐曹魏政权。
在曹魏政权初期,司马孚的政治地位逐渐上升。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当政,司马孚都能牢牢把握住重要职务,逐步成为政权的支柱之一。特别是在曹叡执政时,司马孚负责财政大权,曹叡更是多次表示:“有司马懿兄弟,便无忧虑。”这句话中,司马孚被视作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当曹魏进入第三代,曹芳继位,权力斗争愈加激烈。特别是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长期对立,曹爽几乎架空了司马懿,这让司马家族的未来蒙上了阴影。如果曹爽继续控制政权,司马家族的前途无疑会受到严重威胁,司马孚的理想也将化为泡影。因此,司马孚必须全力支持司马懿,以确保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高平陵事变中,司马孚的选择其实并不难理解——他追求的并非忠诚,而是个人的利益与理想。事实上,司马孚的忠诚从来就没有绝对,他的内心始终挣扎在“忠国”和“忠家”之间。当曹魏的政权逐渐崩溃,司马家族的崛起变得更加不可避免,司马孚最终选择了迎合这一变化,尽管这种选择深刻影响了他的后半生。
司马孚的后半生,毫无疑问充满了纠结和痛苦。在这一过程中,他虽然享受了司马炎的宠遇,享有了高官厚禄,但内心的矛盾却一直没有消解。最终,司马孚于公元272年去世,享年93岁。年老的司马孚,仍旧在墓碑上刻下了“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几个字,表明自己一生都坚守着忠于大魏的信念。
但这位经历了无数风云变幻的老人,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又岂能简单消解?93岁的高龄并非因为他能轻松放下过往,而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豁达与坦然去面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司马孚的一生,正如同历史中的那些普通人,充满了无数选择与妥协,而最终他所选择的“忠诚”,可能仅仅是一种生活的姿态。
三少言:
世上最难直视的东西,除了太阳,还有人心。忠臣也罢,奸臣也罢,司马孚的一生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感。他的后半生,若没有那份豁达与宽容,又怎能活到93岁呢?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