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这个边地将门,比杨家将更厉害,可惜不为人知
迪丽瓦拉
2025-09-14 10:33:32
0

好的,我来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有的意思,但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加生动。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杨家将几乎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个武将世家长期为大宋守卫边疆,英勇作战,浴血奋战,英雄事迹流传千古,至今为后人所敬仰。无论是当时的百姓,还是后来的历史学者,杨家将的壮烈与忠诚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在北宋的历史中,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武将家族,他们的战功不仅仅和杨家将平分秋色,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越了杨家,这便是折家将。值得一提的是,杨家和折家的关系非同一般,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往来。

许多清朝学者曾指出,杨业娶了折家名将折德扆之女,而后世传说中的杨业之妻——佘太君,实际上便是折德扆之女的化身。折与佘的发音相似(shé),更使得这个假设有了可信度。折家与杨家同为边地将门,联姻也显得合情合理。

从五代末期到南宋初年,折家将一直驻守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这一历史长达150多年,期间折家先后培养了四位节度使与十三位世袭知州,阵容可谓强大。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折家几乎没有间断过其对西北边疆的防守。

折家的祖先源自鲜卑人,史书记载“是为大魏之苗裔,宇文之别绪”,其中“魏”指的正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折家的先人定居于云中地区,现今包括内蒙古包头市东部、凉城县西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及清水河以北的广袤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人逐渐与汉人融合,鲜卑人在这一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而“折”姓则取自黄河在包头一带发生的九十度急转弯,这种自然的“折曲”也给了他们姓氏的来源。

早在唐朝初期,折家便已经是地方驻军的武官世家,直到五代时期,折家便随着中原的动荡局势,先后投靠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个政权。北宋建立后,折家也迅速归顺,并积极协助北宋击败北汉,效忠心切。折家子弟此后频繁担任牙将、刺史、团练使等职务,显示出他们的军事才能与忠诚。

北宋刚建立时,就面临着辽国这一半汉化游牧政权的强大挑战。辽国的威胁使得边疆战事频繁,国家内外战火不断。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急需依靠像折家这样的将门镇守西北边疆。宋朝政府甚至允许折家保持一支独立的军队,称之为“折家军”,让他们继续镇守府谷,俨然一方诸侯。

在北宋的整个历史时期,折家一直是西北防线的重要屏障。《宋史·折德扆传》载道:“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阨西北,中国赖之。”府州地处宋朝、辽国、西夏的交界地带,西与西夏接壤,北隔黄河与辽国为邻,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折家得以在这一战略要地上坚守,成为宋朝的定海神针。

西夏在建立之后频频发动进攻,尤其是在陕西南部的战事多次打得宋军措手不及。然而,折家军却在西夏侵扰时屡屡反击,令西夏军队心烦意乱,不得不分兵顾及西北防线。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皇帝李元昊在好水川大败宋军,乘胜追击,先后攻陷丰州、麟州,直逼府州。然而,府州当时仅有6000兵马,面对李元昊率领的十万大军,形势岌岌可危。然而,折继闵带领军民誓死守城,凭借强弓劲弩,射杀夏军大批士兵,最终逼迫李元昊撤军。

折继闵屡屡率军出击西夏,屡屡获胜,显示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可惜他英年早逝,年仅35岁时便辞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足见其英勇事迹的影响力。

折克行,折继闵的次子,在父亲去世后接过了家族的重任。他在治平三年(1066年)时,成功保护了宋朝的粮道,并大败西夏军,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元丰四年(1081年),他又一举攻克西夏重镇宥州,大败五万西夏精兵,震慑了西夏国君。

西夏见折家军如此强悍,虽然时常以全军之力攻打宋朝,但他们始终未敢派遣精锐部队离开河东路,足见折家军的威胁力。

折克行在边疆战斗了30多年,经历了大小百余次战斗,屡屡立下战功,成为宋朝的重要支柱。折克行的策略让西夏始终未能轻易突破宋朝防线。

折可适,折克行的侄子,也是折家中一位杰出的武将。他精通骑射,武艺出众,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一次,他随种谔巡边,途中遇到一支西夏军队。西夏一名将领见他年少轻敌,便与他挑战角斗。没想到,折可适仅几回合便将敌将刺杀,斩获战利品。自此,折可适被西夏人称为“小折将军”,声名大噪。

绍圣二年(1096年),西夏再次发动进攻,攻占金明砦。折可适奉命前去增援,途中被夏军围困。折可适趁夜间突围,设伏并成功击溃夏军,重创敌人。此战不仅使夏军损失惨重,也让西夏皇帝李乾顺不得不急忙撤退。

元符元年(1098年),折可适在边疆与西夏展开激烈斗争,成功击败夏军的精锐部队,并进占天都山,逐步控制了西夏的边境线。此战成为宋夏战争的转折点,西夏在此之后再难恢复往日的强盛。

折可适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善于防守。他精心修筑边疆防线,将多个要塞串联起来,严密防守西夏的进攻。若非外部局势变化,宋朝最终将会在百余年的战争中获得胜利。

折可适在战场上征战四十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立下的功勋无人能及。他的儿子折可存,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屡次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最著名的一战便是他生擒方腊,镇压江南起义,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随着金兵的南侵,折可存也未能逃脱厄运。靖康元年(1126年),他在山西战斗中被金军俘虏,但最终逃脱。不久后,他在逃亡途中不幸去世,享年仅31岁,折家将门的光辉岁月渐行渐远。

折家另一位重要将领折可求,在金兵的胁迫下,最终投降金国。金兵为了防止他掌握重兵,对他进行了毒死处理,折家将门由此遭遇重创。西夏见折家抗争多时,愤而毁掉折家族人的墓地,府州也被西夏占领,折家彻底陷入了困境。

折可求的儿子折彦文,虽然曾屡次在战场上挑战西夏,但最终因历史潮流的变迁,逐渐失去了家族的荣光。最终,折彦文被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忽... 大运河山东段自大王庙闸起,南至山东与江苏的交界处,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途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
原创 中... 赵炜,代号902,曾深藏在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内部,凭借一纸伪造的命令,成功扭转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其中元朝和清朝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两个,因为它们实现了真正意...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20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水... 宋江作为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首领,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有些人认为他自私虚伪,处...
原创 韩... 韩信,这位汉朝的开国功臣,凭借着个人的卓越才华,帮助刘邦打破了重重困局,实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然...
原创 安... 前言 你是否曾经想过,一个人的私心和野心,竟然能导致一个强盛王朝的衰败?一个人的贪婪和自私,竟然能让...
“明代壁画之最”对话“辽代木构... 11月23日,“国宝对话——法海寺与奉国寺文化遗产学术交流会”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
原创 中... 1921年7月30日的晚上,中共一大的会议正在上海贝勒路李汉俊的家中举行。这是一次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重庆、... “日本欠中国一个道歉!”这是“冲绳和平访问团”团员们衣服上印着的文字。11月5日至11月13日,由重...
原创 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历史上有趣的小插曲,涉及到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及她与西方科技的碰撞。这个话题之所以特别...
原创 原... 南宋的历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加上3个像难民一样流离失所的幼年皇帝,虽然名义上是天...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