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门楼,洛尔施修道院(Torhalle Kloster Lorsch)/ 图片来源:Warrox, Wikimedia Commons
加洛林王朝以复兴西罗马帝国的理念而著称。
加洛林王朝(又称卡洛林王朝或卡尔林王朝)是一群始于宫相的统治者,最终成为法兰克国王(751 CE)。他们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复活了西罗马帝国的概念。加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温王朝,并一直统治某些王国直至 987 CE。加洛林这个名字源自查理·马特(拉丁文为 Carolus Martellus),他在 732 年的图尔战役中击败了摩尔人。该王朝最显赫的成员是查理大帝,即查理大(拉丁文为 Carolus Magnus),他在 800 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最后一位加洛林皇帝死于 899 CE,此时该称号已在家族中延续了一个世纪。加洛林王朝的衰落比其崛起更快。然而,这是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欧洲开始从罗马帝国的崩溃中恢复过来。许多人转向基督教来理解生活,并帮助正确地构建社会秩序。
该王朝通常被认为是由梅斯主教阿尼尔夫在七世纪初建立的,他在墨洛温王朝的王国中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他的儿子安塞尔西尔与兰登的佩平的女儿圣贝加结婚,他们的儿子是赫里斯塔尔的佩平。该王朝早期(梅尔特之前)的名字:阿尼尔夫或皮平尼德,均源自佩平的祖父。在安塞尔西尔和赫里斯塔尔的佩平的时代,王国的宫相制在家族中开始并延续。
687 年,赫里斯塔尔的佩平在特特里战役中征服了诺曼底,并将阿尼尔夫的权威扩展到所有法兰克人。赫里斯塔尔的佩平死后,由他的儿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查理·马特又是短命佩平的父亲。到这个时候,墨洛温王朝的无所作为的国王(rois fainéants)已经没有任何权力,而这些权力早在前一个世纪的幼主、摄政和内战期间就已经被宫相夺走。
751 年,在主要法兰克贵族和教皇扎克哈里的支持下,佩平被加冕为国王,而墨洛温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则被废黜、剃度,并被安置在修道院中。 查理曼是丕平之子,于768年成为法兰克国王,并于800年在教皇利奥三世的加冕下成为皇帝。他的儿子路易一世虔诚者是他的唯一继承人,但路易去世及其动荡的统治结束后,他的三个儿子——洛泰尔一世、路易·拉亨尼和秃头查理之间爆发了三年的内战。
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加洛林王朝最初在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这三个新设立的区域中继续掌控王位。
· 在西法兰克,即后来的法国核心地区,加洛林王朝一直统治到987年,克洛维王族(可能是路易一世虔诚者的后裔)登基为止。
· 在中法兰克,拥有空衔的皇帝头衔以及洛林王国、普罗旺斯王国,以及铁王冠(意大利的伦巴第王国),主要支系的家族统治到875年,但870年梅斯条约的签订导致进一步分裂。
· 在东方,后来的德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加洛林王朝统治直至911年,即路易二世去世之时。在这里,主干公国的公爵最终拥戴萨克森王朝,通常被称为奥托王朝,他们有意将自己视为加洛林王朝的继承者。
阿尔昆(图中)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军人物之一。/ 维基媒体-commons
8 世纪西欧缺乏识字人员,这给加洛林王朝的统治者带来了问题,严重限制了能够担任宫廷书记官的人数。更为让这些非常虔诚的统治者担忧的是,并非所有乡村牧师都能读通《圣经· Vulgate》。另一个问题是,西罗马帝国晚期的通俗拉丁语已经开始分化成各种区域方言,这些方言彼此之间变得无法理解,导致欧洲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无法相互交流。
为解决这些问题,查理曼下令创办学校,并吸引了许多当时最杰出的学者来到他的宫廷。宫廷中聚集了许多学者,其中包括来自西班牙的狄奥多尔夫、法兰克学者安吉尔伯特、伦巴第人彼得·比萨和保罗林纳斯·奥克利埃吉亚。最受查理曼青睐的学者是约克的阿尔昆,他是诺森布里亚的僧侣,曾担任亚琛宫廷学校的校长。[1] 后来的路易二世和查理·马特的宫廷也有类似的学者团体。
其中一项主要努力是为新建立的学校创建标准化课程。阿尔琴领导了这一努力,并负责编写教科书、制定词汇表以及确立三艺和四艺作为教育的基础。[2]
这一时期还贡献了加洛林小写字体的开发,这是一种“书手体”,最初在科尔比和图尔的修道院使用,引入了小写字母的使用。还开发了一种标准化的拉丁语,允许创造新词同时保留古典拉丁语的语法规则。这种中世纪拉丁语成为学术界的通用语言,使管理者和旅行者能够在欧洲各地被理解。[3]
亚琛福音书(约 820 年),查理曼时期的 illumination 作品示例。/ 约尔克项目,[Wikimedia Commons](#0)
加洛林艺术涵盖了大约800年至900年间的100年时间。尽管时间短暂,但它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北欧地区首次接受了古典地中海罗马艺术的形式,为罗马式艺术和后来的哥特式艺术在西方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手稿、金属工艺品、小型雕塑、马赛克和壁画。
加洛林建筑是查理曼时期在北欧推广的一种建筑风格。这一建筑风格的时期跨度从8世纪晚期到9世纪,直到奥托一世在936年登基为止。它是有意图地复兴罗马风格,模仿罗马、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查理曼在登基之初面临着多种货币。为了解决这些不同货币带来的问题,他制定了一套基于一磅银币的货币体系(弗朗克林)。银币以 240 文(deniers)为一磅银币的价值。他还创建了另一种价值单位,即索里德(solidus),作为会计工具,其价值为十二文或一磅银币的五分之一。索里德并未铸造,而是用于记录价值,例如“一磅的谷物”相当于十二文可以购买的谷物数量。[4]
1. Scott, 第 30 页。
2. Cantor, 第 189 页。
3. Chambers, 第 204-205 页。
4. Scott, 第 40 页。
· 坎托,诺曼·F.《中世纪文明》. 纽约:哈珀柯林斯,1993 年.
· 柴尔兹,莫蒂默;格线索,雷蒙德;赫利希,大卫;拉伯,西德尼·K;沃尔赫,伊谢尔.《西方经验:至 1715 年》. 纽约:阿尔弗雷德·A·诺夫出版社,1964 年.
· 斯科特,马丁.《中世纪欧洲》. 纽约:多塞特出版社,1964年.
新世界百科全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