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朝元老蒋济,一生为曹魏腹心,却因临门一脚闹乌龙晚节不保
迪丽瓦拉
2025-09-14 15:31:59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稍微增加一些细节和描述,让内容更丰富流畅。

---

在三国时期曹魏的智囊团中,蒋济是一个极为令人惋惜的人物。他一生辅佐过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四代君主,从一名地方太守一路做到太尉,被视为曹魏的重要腹心。然而,他却因临阵失误,误信他人,犯下了致命错误,最终郁郁而终,令人扼腕叹息。

蒋济,字子通,出身于楚国平阿(今安徽怀远)。

当时楚国属扬州刺史部管辖,楚王身份不详。年轻的蒋济曾被选拔为楚国的计吏和扬州别驾,这是个负责州府机要和辅助刺史的官职。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率军大举进攻合肥。正值赤壁大战,曹操因兵力分散无力援助合肥,只派无名将军张喜带领一千余兵力及汝南部众前去解围。然而军中疫病流行,张喜麾下多数士兵感染,合肥守军苦苦坚守,却迟迟等不到援兵。

为了鼓舞上司士气,蒋济谎称他收到张喜的书信,称张喜已率步骑四万大军到达雩娄(今河南商城),建议派主簿前去迎接。显然,这完全是蒋济凭空编造的消息。

更有心机的是,蒋济还让人伪装成张喜手下的三支斥候小队,并带着假信入城,称其中一队已进入合肥,但另外两队被孙权军俘虏。此消息刻意泄露给孙权。孙权果然相信援军已至,便趁夜放火,连夜撤退。最终,合肥城得以幸免于难。

次年,蒋济出使谯县,得以面见汉丞相曹操。曹操早闻蒋济名声,便询问他的意见:“当年我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时,将燕地与白马的百姓迁入许都。如今我想效仿当时,将淮南百姓迁入中原,可行否?”

蒋济回答:“丞相,当时情势不同。官渡之战,贼强我弱,不迁徙百姓恐被袁绍夺去。但如今,破袁之后,丞相北拔柳城,南控江汉,荆州归心,天下初定。百姓眷恋故土,迁徒恐难以接受,一旦迁徙,或生变故。”

然而曹操不信百姓敢违令,强行迁徙。结果,十余万江淮百姓纷纷南逃投奔孙吴。后蒋济入邺城,再见曹操,曹操自嘲道:“当年本想避前线险地迁民,没想到反成赶走了他们。”于是拜蒋济为丹杨太守。

有趣的是,温恢担任扬州刺史时,蒋济却又回去做他的扬州别驾。明明有二千石的高官职务,却愿意退做下属助理。蒋济这般选择,或许是因为曹操任命的丹杨太守不过是虚衔罢了。

曹操得知此事,便自我调侃说:“春秋时季子宁为臣舍君,然国家治理终需有人。如今先生又归扬州,孤东南无忧矣。”奸雄曹操脸皮真是厚。

蒋济第二次任扬州别驾时,有人诬告他为叛乱主帅。消息传到曹操耳中,他当场拍胸脯对左将军于禁、沛国相封仁等人说:“蒋子通怎会是那样之人?若如此,孤便是识人不明!这必是愚民故意扰乱视听。”

于是曹操以此为由,将蒋济召回京城,任命为丞相主簿西曹属。此举让蒋济与当时担任东曹属的司马懿成为同僚。这个缘分日后成了蒋济悲剧的关键。

东西曹分别负责人事选拔,西曹主管府内人事,东曹负责外部推荐。曹操勉励二人:“舜举皋陶,小人远离。奖罚得当,近于贤人。两位当竭力为孤选拔人才。”

蒋济终成曹操腹心重臣。

关羽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声威震动天下,曹操心生恐惧,甚至萌生迁都避祸之意。蒋济与司马懿及时打气:“于禁被大水击败,不过是天灾,不能算战败。刘备、孙权内外不合,关羽得志,孙权亦不安。可暗中让江南割予孙权,劝其背后袭击关羽,樊城围困自然解除。”

江南原属孙权,此计仅以汉帝之名虚授,实则未花分文,却轻松化解大危机。曹操此举重视实际胜于名声,促成关羽败亡与荆州失守。

曹操驾崩后,曹丕即魏王,蒋济任丞相长史。曹丕即位后,又任蒋济东中郎将。

有人喜愿出任地方诸侯,蒋济则愿留朝中侍奉君主。但朝廷命令他即刻赴任外地。

蒋济则更巧妙,呈上政论名篇《万机论》,详述政略、用人及儒法并用之道。曹丕见后认为蒋济朝中任职仍有用,遂召回任散骑常侍。

蒋济请求留京,史书未明原因,或许是欲贴近君王,以谋宠幸。无论如何,他最终留在朝廷。

当时征南将军夏侯尚深受曹丕宠信,获赐诏书赐予生杀予夺特权。夏侯尚向蒋济炫耀此诏。蒋济却笑而不语。曹丕问其见解,蒋济答曰:“天下教化无进,尽是亡国之音。‘作威作福’,乃《尚书》告诫臣子不可为之。陛下应明察。”曹丕听罢怒气顿消,急令收回诏书。

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蒋济与大司马曹仁征吴,蒋济负责东攻羡溪。曹仁欲取濡须口江中小洲,蒋济劝阻:“贼军据西岸,上游列船,军入洲中自取灭亡。”曹仁不听,果然败北。

曹仁因战败郁郁而终。曹丕重用蒋济,兼文武之能,复任东中郎将,继领曹仁部队。不久召回京任尚书。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亲征广陵,蒋济上书《三州论》,称地形水道不利。曹丕不听,数千战船冻江中,行动受阻。

有人建议屯军广陵,蒋济指出水大且临近淮水,东吴水军常骚扰,不利守军。曹丕采纳建议,狼狈退兵。军至精湖水尽,曹丕将船交蒋济处理,自行返谯县。蒋济凿渠四五条,方将战船顺淮水逐一撤回。

曹丕见蒋济感叹:“此行本欲焚船半数,能退半数已佳,卿竟保全全军。卿计策每合朕意,今后议讨贼计,必依卿详谋。”

此后蒋济获曹丕完全信任。

明帝即位,赐蒋济关内侯。大司马曹休接东吴周鲂降魏信,率军赴皖城。蒋济提醒曹休:吴将朱然居上游,兵力雄厚,曹休孤军深入风险极大。曹休不听,再次进兵。

蒋济见吴军安陆调动频繁,再劝明帝急调附近军队援救。明帝令豫州刺史贾逵东进。曹休遭陆逊大败,弃车马辎重,退至夹石。贾逵及时救援,避免全军覆没。

此战曹休羞愧成疾而亡,蒋济因劝谏有功,晋升中护军。

明帝集权设中书省,蒋济上书谏言:“臣权重则国危,帝近佞则受蔽。圣主应择优用人,不可让近臣专横。”明帝褒奖,迁蒋济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太和六年(232年),明帝派田豫、王雄攻辽东公孙渊。蒋济认为辽东偏远,攻之无益,败之惹祸,建议暂不理睬。明帝不听,终无所获。

景初年间,公孙渊与东吴往来,试图远交近攻。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再讨辽东,公孙渊称臣东吴。明帝问蒋济东吴是否会出兵援辽,蒋济分析,东吴兵力不足,出兵虚张声势。

蒋济两次论辽东,依据时势变化,分析清晰透彻。

明帝晚年沉迷后宫,蒋济再上书进谏,虽得诏奖掖,然无实效。

齐王曹芳继位,蒋济迁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司马懿晋太傅,蒋济接任太尉。

至此,蒋济由中郎将逐步晋升至三公太尉,成为典型四朝元老。

他文武兼备,文职主管人才选拔,武职掌管宫廷禁卫,谋略无遗,堪称曹魏栋梁。

陈寿将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并列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清代王懋竑赞曰:“蒋济素有众望,不亚陈群。”

然而这位谋士晚年误信更狡猾的司马懿,间接成为曹魏政权覆灭的推手。

正始年间,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小人乱改法令,失民心。日食之时,蒋济以天象暗示“德亏”,劝谏曹爽,未被采纳。

遂与已被架空的太傅司马懿密谋,推翻曹爽。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趁曹爽与皇帝拜祭明帝时,于洛阳西南发动高平陵之变,阻曹爽于洛水浮桥南。司马懿以明元郭太后名义,宣诏罢免曹爽诸人职务。曹爽陷入僵局。

蒋济随司马懿屯洛水,听信司马懿许诺保曹爽爵位财产安全,致信曹爽劝其投降。

曹爽不听智囊桓范劝告,信赖司马懿与蒋济,交出兵权,被软禁。司马懿获全权,反诛曹爽兄弟及党羽三族。

司马懿以朝廷名义封蒋济都乡侯,食邑七百户。蒋济感受被司马戏弄,且失信曹爽,坚辞赏赐。朝议不许,蒋济忧愤难平,四月发病逝世,追谥景侯。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占武库,派高柔王观控制曹爽军营。太尉蒋济仅随司马懿屯军洛水,可见他被劫持成为司马的工具,目的是让曹氏心腹劝降曹爽。

不论主客观,蒋济成了司马懿的帮凶。曹爽被杀,曹夏侯宗亲名将消亡,曹魏权力实质已落入司马手中。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名铁杆三国迷,跟我学三国,每天一点新知。

---

这样改写后内容更丰富,同时保留了文章原意,字数也保持接近。你看这样改写合适吗?需要我帮你改其他内容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