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承命令红军偷渡乌江,毛泽东深夜睡不着,拿着地图反复研究
迪丽瓦拉
2025-09-14 17:02:25
0

1934年12月31日,三万余名红军历经生死考验,终于成功跨越了湘江,穿越了老山界,来到了乌江的边缘,准备渡江进入贵州,建立新的根据地。

此时,黔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侯之担已驻守遵义,指示周仁溥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在乌江的上下游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配备了强大的火力,决心将红军阻止在江边,不允许他们顺利渡过。

红军此刻正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局势。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取消原计划北上与贺龙、萧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会合,而是提出让刘伯承亲自指挥红四军团实施强渡乌江。毛泽东的这一决定,表明了红军在关键时刻的果敢与决断力。

不仅要面对对岸强大的敌军防守,红军还要应对薛岳指挥的中央军,约有8个师、接近10万人的追兵。情况愈发严峻。

当侯之担指挥的黔军撤退至北岸修筑防御工事时,做出了一项极为冷酷的决定——将五十里范围内所有渔船一一收集,堆放起来并一把火烧掉。红军若想渡江,必须自己筹备竹筏或搭建浮桥。所幸,沿岸的毛竹资源十分丰富,坚固的竹子为红军渡江提供了希望。

刘伯承迅速命令耿飚组织战士们砍伐毛竹,扎起竹筏。虽然刘伯承身为军指挥官,但他生活经验丰富,明白竹筏的质量至关重要。于是,他要求每砍一根毛竹,必须在砍口处放下10枚铜钱,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他强调,要选用雄性竹子来砍伐,因为这种竹子更结实,且砍伐对竹农的损失最小。

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60只竹筏很快就搭建好了。然而,时至子夜,乌江的江面漆黑一片,阴风怒号,江水翻滚,浪花拍打着岩石,发出阵阵令人胆寒的轰响。此时,正是红军面临巨大压力,决战的前夜。

刘伯承命令红一军团的毛振华带领一支偷渡小分队,夜间越过乌江,抢占新老渡口之间的连接点——板壁山,以此阻止敌军互相增援。新老渡口之间仅600米,且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相连,板壁山成为了控制这一战略要地的关键。

毛振华收到命令后,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分乘六只竹筏,趁着月黑风高,悄然划向对岸。守在对岸的敌人完全没想到,红军会在这样的黑暗夜晚冒险实施偷渡。尽管如此,偷渡并非一帆风顺,强烈的江风和巨大的漩涡使得五只竹筏被吹回原岸,只有毛振华与五名战士成功抵达对岸。

虽然偷渡行动未能完全成功,但毛振华和他的队伍悄然潜伏在板壁山的一处山洞中,准备在红军主力发起进攻时,出奇制胜,给敌人致命一击。

刘伯承回到指挥室重新筹划渡江策略。与此同时,在后方指挥所,周恩来和朱德也在昏暗的马灯下,紧张地研究着军事地图,商讨下一步的应对方案。时局紧迫,薛岳的中央军和黔军的增援部队已经临近,红军的时间所剩无几。

此刻,毛泽东走进了指挥所,三位指挥官互相打了个招呼,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他们都无法入睡。与此对比,守在遵义的侯之担和驻守江防的周仁溥却安然入睡,他们认为乌江天险足以抵挡红军的进攻,再加上增援部队的接应,形势对他们十分有利。

毛泽东直接进入正题,提议道:“伯承要渡江,必须有火炮支援!”朱德苦笑回应:“我们的炮兵连只有2门炮,且只有5发炮弹!”毛泽东听后略显惊讶,没想到红军的军备如此简陋,但他很快释然,笑着说道:“两门炮也好,总比没有强,关键时刻打一炮,既能威吓敌人,又能鼓舞士气!”

周恩来沉吟片刻后,说:“我派张云逸带着这两门炮和五发炮弹去,并立即下达渡江命令!”尽管只有五发炮弹,但每一发炮弹都在强渡乌江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红军的士气与军威。

此时,毛泽东深感红军军备的薄弱,不禁感慨,如果红军的装备更为充足,或许就不会经历那么多的战损。即便如此,红军的战斗意志和决心依旧无与伦比,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份信念,是红军为贫苦百姓争取天下的决心。

回到自己的住处,毛泽东轻轻推开门,看到警卫员小陈已经熟睡,发出轻微的鼾声。毛泽东忍不住笑了笑:“年轻真好,睡得这么香。”然而,他自己却毫无睡意。拿起桌上的军事地图,他静心研究、推演,尽管天气寒冷,他仍然全神贯注。突然,他打了个喷嚏,惊醒了熟睡的小陈。

“主席,您怎么还不休息?”小陈赶紧起床,端来一杯热水。毛泽东微笑道:“睡不着啊!小陈,你去找支烟,我口袋里的烟已经抽完了。”小陈从房间拿来一盒烟,摇头道:“主席,这下真没烟了。”毛泽东轻笑:“小陈,你总是能想到办法的。”每当毛泽东需要烟时,小陈总能给他带来,即使有时候只剩一支。

“主席,您就休息吧,大家都知道您的辛劳。”小陈深知毛泽东的心境。

毛泽东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张已略显破损的军用地图上,心中思考着接下来的步骤:“现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必须承担责任。我虽然不再是直接的指挥官,但为他们出些建议,还是可以的。”

在这漫长的夜晚,毛泽东无眠,继续推演着每一个可能的战术。而与此同时,刘伯承在前线,结合实地考察和百姓的帮助,已经对渡口的控制有了明确的计划。天亮时,张云逸带着炮弹赶到,刘伯承信心倍增,指挥各部队发起强渡。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红军终于成功渡过乌江,工兵连架起了两座浮桥,三万主力顺利过江,向贵州进发。毛泽东长舒一口气,但他知道,新的挑战正等着他们。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又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明天再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
原创 安... 欢迎来到历史的探秘之旅!在这个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将和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