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9年一名志愿军爱上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后来怎么样?
迪丽瓦拉
2025-09-14 17:31:27
0

上世纪60年代,王兴复,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常常站在朝鲜的荒野上,孤独地依靠着墙角,静静地看着远方的中国,凝望着月亮下那片熟悉的土地。每当此时,他便陷入深深的思索,时常默问自己:“故乡的亲人们还好吗?祖国的建设是否进展顺利?农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吗?”他思念着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家乡的风土人情,还是那片熟悉的土地。

在他身旁,温柔体贴的妻子吴玉实早已察觉到丈夫的忧虑与思绪。她的中文虽然还不够流利,但总是用温暖的语气安慰他说:“你们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咱们是时候回家了。”她的声音轻柔,却满含关怀。

那么,这对身处异国他乡的恋人,究竟是如何相遇、相知,并最终走到一起的呢?为什么身为志愿军战士的王兴复会驻扎在朝鲜?他们是否有机会回到中国去?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在从战火中恢复过来,广大劳动人民正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对中国和整个亚洲的进步政权进行挑衅,甚至采取了破坏性的行动,这无疑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威胁。

面对这些外部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站起来,捍卫自己和亚洲人民的独立与尊严。为了表达立场,中国决定帮助朝鲜抵御外来侵略。正是在这一决定下,爆发了这场全球多个国家参与、利益错综复杂的朝鲜战争。

战争爆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做出了响应,毛主席提出“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号召,呼吁全国人民响应国家的号召。王兴复当时年仅19岁,但在国家召唤的号角下,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军,成为了朝鲜人民的坚强后盾。他所在的部队被编入志愿军第四兵站,负责各类战备物资的运输。兵站不仅仅是后勤保障线,许多时候,志愿军还参与到朝鲜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恢复中去,这为王兴复的终身大事种下了伏笔。

王兴复有过几年的教育背景,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并不多,因此他很快便在兵站中担任起了更加重要的职务,并得到了一个参谋处的职位。这个职位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上层领导,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站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中国军队严格的纪律性和对人民的关怀,迅速赢得了朝鲜人民的尊重与支持。朝鲜百姓纷纷自发地帮助志愿军进行后勤工作,而志愿军战士们则常常在完成任务后,协助重建家园。

王兴复为人踏实肯干,且对朝鲜老百姓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同情。他见证了许多悲惨的景象:联合国军在战争中动辄轰炸朝鲜的工农业设施,民众的房屋被大火吞噬,曾经繁荣的家园如今一片荒芜。在这样的战火中,王兴复更加痛恨那些只为利益而发动战争的西方列强,心中满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战争期间,王兴复结识了一个深受苦难的家庭,这个家庭的遭遇让他深感痛心。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在战争中牺牲,年迈的父亲因悲痛过度而重病缠身,只剩下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在得知这一切后,王兴复常常帮助这对母女做些体力活,并且把自己省下的粮食分给她们。他与吴玉实一同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光,两人一起洗衣、一起修房、一起在河边散步。随着日子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互助变得愈加深厚。

然而,一则消息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这个消息令无数人欢呼雀跃,王兴复也为这场胜利而高兴,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难题:战争结束后,他该何去何从?更重要的是,吴玉实呢?

1954年9月,志愿军开始分批回国,王兴复所在的后勤部队则是最后一批撤离的。虽然他知道总有一天会回国,但心中始终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吴玉实的未来如何?他们的感情如何继续?

最终,王兴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留在朝鲜。尽管当时有明确规定,志愿军不得与朝鲜女性结婚,但为了爱情,王兴复决定向上级领导申请特许。他向领导表达了自己对吴玉实的深情,领导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认为规章制度是死的,人情是活的,因此决定帮助他向上级提出申请。

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王兴复选择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这一决定为他赢得了与吴玉实合法成婚的权利。最终,王兴复与吴玉实的婚姻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两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于王兴复的文化背景与能力,他很快被任命为朝鲜第三华侨小学的校长。他和妻子吴玉实一同经营着这个家庭,并时刻不忘曾经战火中的艰辛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兴复渐渐地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尤其是每当圆月高悬时,他内心的乡愁便愈加深切。

1967年,在妻子的支持下,王兴复一家决定放弃朝鲜国籍,回归中国。历经波折,他们终于在1981年定居在中国的海城,终于迎来了“落叶归根”的那一刻。

王兴复与吴玉实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中朝友谊的象征,他们的经历也为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王兴复曾为爱选择留在朝鲜,奉献了青春与汗水,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他那段跨越时空的爱情与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穿越千年识“拗相”!罗少亚《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22日下午,罗少亚长篇历史小说《铁腕拗相王安石》作...
原创 清... 公元1697年,满洲人福敏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且成功被选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内心非常高兴。...
原创 武...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非凡的历史成就,更不用说她在位期间取得的政...
原创 是... 他在众人眼中是力拔山兮的猛士,是沙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最终却成为了众矢之的;他本...
探访豫东破碎古陶器“重生”之地 11月23日,河南周口,参加“2025夏文化论坛”的数十位考古学家与历史学者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创 后... 李克用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
原创 左... 最近,有一位读者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左宗棠被誉为民族英雄,特别是在他收复新疆之后...
从《北宋陕州漏泽园》说起——漏... 《北宋陕州漏泽园》是一部聚焦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与考古发现的学术著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陕州漏泽园...
原创 大... 8000多年前,一支民族在帕米尔高原上繁荣生长,随后开始了漫长的迁徙旅程。他们一路向东,经过贝加尔湖...
原创 现... 一、白俄罗斯流亡政府 白俄罗斯流亡政府,是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占领苏联白俄罗斯地区后,扶持建立的一...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