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看不上的杂牌军,在朝鲜战场上却一战封神,是怎么做到的?
迪丽瓦拉
2025-09-14 19:04:31
0

1951年1月3日,朝鲜战场传来了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我军50军的三个步兵连,一举全歼了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

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台湾蒋介石的耳朵里。得知这场胜利的主角竟是他曾经轻视并多次排挤的“杂牌军”——滇军60军,蒋介石内心充满了懊悔和不甘。

那么,曾被蒋介石忽视的滇军60军,究竟为何得不到他的重视?它在加入我军后又经历了哪些磨砺,最终为什么能将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

所谓“滇军”,顾名思义,是指云南的地方军队。而滇军60军,正是云南军阀龙云麾下的一支精锐部队,是滇军中最具战斗力的王牌。

实际上,最初的滇军远非蒋介石口中所称的“杂牌军”。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曾创下赫赫战功,尤以台儿庄战役最为著名。滇军60军在这场战斗中奋战了整整27天,成功击溃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使其溃不成军。

当时,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甚至为60军专门创作了一首军歌,足见这支部队在抗战中的英勇与荣耀。然而,滇军60军的辉煌逐渐衰落,关键转折点则是龙云被囚禁。

蒋介石一向极为重视军队的派系背景,除了黄埔系、保定系和浙江帮以外,其他派系很难得到重用。尤其是龙云的滇军和王家烈的黔军,这类地方军队往往被视为可用则用、不可则弃的工具。

龙云被捕后,滇军60军陷入了无头苍蝇的混乱状态。1946年,曾泽生接任军长,但此时国军内部派系斗争日益激烈。滇军60军作为非嫡系部队,屡遭其他部队欺压,甚至出现战士们连口粮都难以保障的窘境。无奈之下,部队只能抢掠百姓粮食,结果使得当地民众对其厌恶加深,滇军60军被戏称为“六十熊”。

事实上,曾泽生1946年刚接任时便看透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军人经商贪财,已成民族祸害。”

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他并未立即起义,而是在国民党军队的泥潭中逐渐陷入困境。直到辽沈战役前后,曾泽生才彻底对国民党失望,决心寻求转变。

1946年5月,刚刚结束越南战场任务的曾泽生率部挺进东北,与东北民主联军激烈交锋。或许是云南籍官兵对陌生战场不适应,或许是东北我军实力强大,滇军60军频频被追击,节节败退。

曾泽生本期待东北大本营的杜聿明能及时增援,然而得到的却是“3天之后再去解危”的冷漠答复。更令他失望的是,蒋介石嫡系的新1军虽有实力却按兵不动。

曾泽生开始意识到国民党军队日渐衰败,为了保存实力,他选择在吉林地区暂时守势。

但1948年与解放军的关键一战,彻底改变了曾泽生和滇军60军的命运。

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曾泽生在自传中称1948年为“命运转折点”?实际上,他的思想转向早在1947年就已萌芽。

1947年9月,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发动秋季攻势。为解救吉林守军,卫立煌下令曾泽生炸毁小丰满水电站,欲用水淹没东北民主联军。

曾泽生深知,小丰满电站是东北最大电站,破坏将波及无数百姓生计。为此,他坚决拒绝执行命令,保全了电站,因而遭到蒋介石严厉处罚。

1948年,东北战场形势紧张,我军准备发动辽沈战役。滇军60军作为国军重要部队,成为我军重点围困对象。

在长时间的围困压力下,曾泽生最终决定带领全军起义。

他与团级以上干部商讨后发现,多数高级军官早有投向解放军的意愿。好兄弟陇耀更激动地表示:“早盼您做这个决定,这些年我们受了太多嫡系部队的欺凌。”

统一思想后,曾泽生派人向解放军送信坦露心迹。不久,中共中央回应:“欢迎第60军起义,起义军官一视同仁,妥善安排,待遇与当地解放军一致。”

得此肯定,曾泽生投入到士兵的动员工作中:“全军将士皆家乡兄弟,若不把你们带出险境,我无颜见家乡亲人。”

动员非常顺利。1948年11月29日,曾泽生率60军全体官兵走出长春城,光荣投身人民军队。

这次起义不仅扭转了东北战局,也成为后续长春等大城市起义的榜样。

滇军60军随即更名为解放军50军,军长依旧是曾泽生。经过思想和作风的彻底改造,50军转战多场,先后在鄂西战役和成都战役中屡获胜利。

解放战争结束后,50军前往湖北参与生产建设。

但朝鲜战争爆发后,这支曾被称为“杂牌军”和“六十熊”的部队,再次被派往前线,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

尽管50军前两次作战表现平平,甚至因兵力分散遭兄弟部队诟病,但第三次战役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舞台。

第三次战役期间,数十万联合国军聚集在汉江北岸。李奇微决定疏散兵力,而50军被委以重任,在高阳地区伏击撤退的联合国军。

地理上,高阳为敌军必经之路,且位于汉城侧翼,设防于此可将敌军一分为二。

李奇微深知此点,派出英军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断后,试图为主力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这支英军第29旅曾在二战中令隆美尔头疼,诺曼底登陆时大显身手,拥有先进的兵器,如105毫米榴弹炮和“百人队长”坦克。

而50军149师除步枪、手榴弹和炸药包外,缺乏重型武器。幸好,149师曾在台儿庄战役有过反坦克实战经验,赋予他们对抗英军坦克营的信心。

战场上,149师战士采取“先打步兵,再炸坦克”的战术,单兵或小组炸毁一辆辆坦克。

尽管如此,面对装备火焰喷射器的坦克,伤亡惨重,士兵常因躲避不及被活活烧死。

然而,他们无所畏惧,李光禄、顾洪、王长贵等英雄层出不穷,最终赢得伏击战胜利。

胜利消息传来,曾泽生激动地说:“我早说过,我的部队还是能打的。”

此次战斗,149师3个步兵连共摧毁英军31辆坦克、24辆汽车和1辆重型装甲车。

英军营长柯尼斯被俘后仍难相信败因,声称:“你们用的是什么反坦克炮?我们英国教科书上从未记载用手榴弹和炸药包能毁重型坦克!”

然而事实证明,正是50军的三个步兵连完成了这次惊天大捷。英国媒体称高阳附近的山谷为“死谷”,哀叹英军遭遇惨败。

这场胜利迅速传遍国内,中央军委发布全军通电,表彰50军的杰出表现。昔日“六十熊”一役成就,将他们尊称为“五星雄军”。

随后,50军在第四次战役中表现依旧出色。

他们在汉江两岸坚守敌人50昼夜,极大缓解了兄弟部队压力,为后续反攻赢得宝贵时间,先后获得彭总司令和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毛主席甚至在中南海亲自接见军长曾泽生,鼓励他说:“你们在朝鲜打得威风凛凛,战绩卓著。”

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且在毛主席指示下保持党外身份,以示我党“破格任用人才”的决心。

正如《悲惨世界》所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却能使好人变坏。”

在蒋介石的统治下,滇军60军被贴上“杂牌军”、“六十熊”的标签,战斗力被严重低估;而经过我党的改造,这支军队摇身一变,成为朝鲜战场上的利器。

这充分说明,问题不在军队本身,而在于领导者的眼光与管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后期节节败退,主力部队接连被歼,败局基本已定,蒋介石不得不为自己和残余势力谋划退路。...
原创 帕... 说起帕米尔高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地方高、海拔狠、冷得要命,其实这块地在中国历史上可不是啥边角料。...
原创 从... 能叫出3个以上斯拉夫神话神祇名字的人,我真没见过几个。 创始神罗德、光明与希望之神贝洛伯格、凛冬与黑...
唐诗中的甘肃意象 《资治通鉴》载:“天宝年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在大唐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或定居陇右,或客游西北...
原创 朱... 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这让他对贪官污吏心生深深痛恨。他认为,农民的困苦生活,很大程度上源自官...
原创 九... 引言 当我们听到亲妈嫁给儿子这样的事时,常常会觉得这是一件荒诞离奇、无法理解的怪事,甚至像是某种奇闻...
原创 盘... 许多熟悉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军中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总统拥有极为重要的行政权力。在美国确定总统制之后,规定总统是通过选...
原创 娶...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始于一句话:仕馆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诗成为了两人关系的开端,见证了...
青博文创丨把5000年彩陶戴在... 青博文创 高原“陶崽联盟”治愈登场 舞蹈纹的灵动、蛙纹的生命力、四大圆圈纹的磅礴韵律——这些曾绘于古...
原创 安... 欢迎来到历史的探秘之旅!在这个知识的世界里,我们将和一位非常特别的老师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她讲述...
原创 强... 1935年5月,红军的长征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经过了无数艰难的跋涉,队伍终于来到了大渡河的岸边。渡过...
原创 刘...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这些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他们的丰功伟业堪称传世之作,甚至连...
原创 宋... 黄庶,字亚父,晚号青社,来自洪州分宁,是北宋著名文豪黄庭坚的父亲。他擅长诗文,留下了《伐檀集》这一传...
王毅在结束对中亚三国访问后接受... 新华社杜尚别11月23日电 11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赴吉尔吉斯斯坦...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统治了276年。在这段历史里,共有16位皇帝登基,同时也涌...
原创 皖...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围困了新四军军部。尽管新四军奋力抵抗,经历了数...
原创 历... 中国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到各个朝代,总共涌现出了422位皇帝,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如程胜、吴广、张献...
原创 清... 你相信命运吗?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普通的船工张员外,他的命运因为一次偶然的冒险几乎发生了改变。这名...
原创 章... 如果单从指挥战斗的能力来看,章邯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顶尖的指挥官。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除了韩信几乎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