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1年,为避免苏联分裂,出兵包围总统府,叶利钦如何力挽狂澜?
迪丽瓦拉
2025-09-15 02:31:31
0

1991年8月1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度假,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的宁静。一支由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舍宁领导的代表团急匆匆赶到,直截了当地向戈尔巴乔夫提出要求:“你必须放弃签署《新联盟条约》,而且为了恢复国家秩序,你还需宣布苏联进入紧急状态。”舍宁等人的话语直白无比,语气强硬。

随即,这支代表团要求戈尔巴乔夫签署“国家紧急状态命令”,或者将总统权力移交给当时的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面对这两个要求,戈尔巴乔夫果断拒绝。根据他在《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的描述,他回忆道:“他们(舍宁等人)显然早有准备,将我严密监控,切断了所有通讯联系,不允许任何人进出福罗斯别墅。”他感到自己被软禁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而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他,他一直耿耿于怀。

然而,舍宁在后来的采访中对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进行了否定。他声称:“我们只切断了戈尔巴乔夫办公室里的电话,别墅里其他通讯保持畅通。况且,当时戈尔巴乔夫身边有770名边境警卫部队士兵,只要他发出命令,我们随时可能被制止。”舍宁进一步表示,戈尔巴乔夫选择留在别墅里观察局势,而非被软禁。

在舍宁代表团返回莫斯科后的短短几小时,克里姆林宫即刻召开紧急会议,参与者包括时任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和内务部长普戈等高层领导。会议持续到8月19日凌晨3点,最终决定成立一个由8人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命令军队进驻莫斯科街头。同时,亚纳耶夫通过媒体发布了《苏联领导人声明》,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

这一事件看似一次“军事政变”,然而,街头的军队却展现出非同寻常的秩序。坦克甚至在路口等待红绿灯,行动异常规范,与传统的军事政变大相径庭。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几乎涵盖了苏联政府的所有核心部门,这让外界对这次政变的成功几乎没有质疑。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罗夫特也曾表示:“这样的高层人物参与的行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是有可能成功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场看似严密筹划的行动,仅仅三天后便宣告失败,主要原因便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强势反应。

叶利钦自1990年6月12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总统,成为戈尔巴乔夫在政坛上的强劲对手。他一直主张激进改革,提倡多党制、经济私有化及亲西方外交政策。身为俄罗斯联邦的领导人,叶利钦自然不希望存在一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超级国家政权。他的目标是削弱苏联中央政府的权力,以确保俄罗斯的独立地位。

1991年5月,在《新联盟条约》的初步磋商中,戈尔巴乔夫坚持要求苏联的名称不能更改,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叶利钦代表团的强烈反对。最终,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妥协,修改了条约内容。毫无疑问,《新联盟条约》是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妥协的产物,但即便如此,戈尔巴乔夫依旧面临内部反对的巨大压力。为了确保条约能顺利签署,两人达成共识,决定在8月20日签署。

然而,亚纳耶夫等人的紧急宣布打乱了这一计划,让叶利钦措手不及。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状态”,叶利钦迅速做出了反应,起草了《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以宪法为依据反击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因为根据当时的苏联宪法,只有总统才有权宣布紧急状态,亚纳耶夫等人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宪法。

叶利钦的举动不仅是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强烈反击,还切中了其弱点。他在《总统笔记》中写道:“我认为这些老朽的政客们完全低估了这一新局面的深度与广度。在他们眼中,原本的政变突然变成了一场公开的较量。”

尽管叶利钦已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逮捕名单上,他并未选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前往俄罗斯联邦议会大厦,甚至未遭到任何军队的拦截。叶利钦的目的明确,他要抢在紧急状态委员会之前做好部署。很快,他签署了总统命令,宣布组建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并在议会大厦内设置自卫指挥部。

8月19日上午11点46分,叶利钦率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声明一切由其发起的决议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无效,并发布了历史上著名的“第59号总统令”。此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派出的坦克已经包围了议会大厦。然而,大量莫斯科市民走上街头,与军队对峙,坚决捍卫叶利钦的合法性。

此时,叶利钦站在图曼装甲师的坦克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号召民众团结一心,保护合法的民主秩序。就在全国电视台直播这一幕时,叶利钦的号召力迅速激起了公众的广泛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阵脚瞬间动摇。

相比叶利钦的快速反应,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显得拖延且无力。苏联总理帕夫洛夫因过度压力昏迷被送往医院救治。直到下午5点,亚纳耶夫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采取“最果断措施”恢复国家秩序,声称戈尔巴乔夫很快会回到莫斯科履职。然而,民众已不再相信他们,反而更倾向于叶利钦的号召。

时间来到8月20日,本应是戈尔巴乔夫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日子,但此时议会大厦外已经聚集了至少5万名民众。他们坚定地保护民主与国家主权,高喊着要求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进行审判。面对局势的急剧变化,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采取武力手段逮捕叶利钦,并在8月21日凌晨3时实施。

然而,得知这一计划后,叶利钦的护卫队多次劝他撤离,但他坚持不走。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下,美国总统老布什提前结束度假,紧急返回工作岗位,评估局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未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最终放弃了武力解决的计划,导致叶利钦等人松了一口气。

8月21日,黎明时分,包围议会大厦的坦克开始撤离,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计划宣告失败。

几天后,苏联国家电视台播放了戈尔巴乔夫和妻子赖沙在克里米亚福罗斯别墅录制的视频。戈尔巴乔夫在视频中表示:“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做法让整个社会陷入了混乱,我声明,关于我健康的所有传言都是不实的,这些谣言旨在为反宪法的阴谋提供掩护。”从他的一系列行动来看,戈尔巴乔夫显然早有准备。这段视频显露出他有意为自己洗脱与紧急状态委员会勾结的嫌疑,争取恢复对苏联的控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米粉产业交易会:一碗江... 东汉时期,九江郡太守服虔在典籍中留下“煮米为索”的记载,寥寥四字,勾勒出米粉最初的形态;南宋诗人一句...
内蒙古两家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公布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我区两家遗址公园入选 6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
原创 得... 1960年10月,舒同被解除山东省委书记职务。这一决定让他措手不及,但他并没有选择隐退,而是主动要求...
鲁班书被禁千年:开篇八个字吓退... 提到鲁班,人们多知其发明锯子、石磨,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留下的奇书《鲁班书》。这部被帝王封禁千年的典籍,...
原创 张... 唐朝初期,李渊创立了大唐帝国,并册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然而,李世民凭借其勇猛...
原创 秦... 秦朝末年,战火纷飞,昔日横扫六国的强大秦帝国如同高楼大厦般,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作为一代名将王...
原创 蒋...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按段落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增加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在政治领域,蒋介石...
原创 李... 提到唐朝,我们常常联想到那个辉煌的“盛世”。然而,紧随其后的却是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一旦爆发...
原创 百... 冯胜是明朝开国大将,亦是开国六公爵之一。他前后跟随朱元璋征战超过四十年,参与了无数大小战役,既有显赫...
原创 对... 明代士人对西夏历史的探讨及其思考 明代士人研究西夏历史的内容并不仅仅限于对宋代关于西夏的史料集成。...
原创 三...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您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更新的文章,并便于您的讨论与分享。您的...
原创 陈...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的文章推送,并且更便于您与我...
从“弃置珠崖”到“再入版图”,... 全文共2728字 | 阅读需7分钟 早在西汉时期,志在开边的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将海南岛纳入了中华的版图...
原创 二... 1931年至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死亡的军民人数高达3500万,数以...
原创 神... 阅读本文前,恳请您先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您第一时间收到我最新的文章更新,也能方便与我一起...
宗庆后与百花潞酒:中国商业转型... “潞酒文化研究会文化使者杨旭亮先生,曾向宗老讲述潞酒与百花潞酒的历史文化渊源。” 长江边的酒香飘了千...
原创 明... 好的,我已根据您的要求将文章进行了改写,并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细节描述,下面是修改后的版本...
原创 揭... 各位亲爱的读者,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您就可以随时查看精彩内容...
大清最抠门皇帝:龙袍补丁五两银... 1820 年,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猝然离世。当大臣们手忙脚乱寻找传位诏书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本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