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此官职公认升迁难,且能力越强、政绩越突出,就更难获得提拔
迪丽瓦拉
2025-11-23 14:01:55
0

雍正年间,有一位汉族刑部尚书名叫励廷议,深受雍正帝的宠爱与信任。这位官员年资很老,政治成就也很突出,一直被视为雍正皇帝的重要助手。按照雍正帝一贯的用人标准,像他这样的人物应该很快会得到升职,成为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励廷议出身翰林,曾在南书房担任过康熙帝的文学侍从,这样的背景使得他成为了宰相的有力人选。雍正元年,他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凭借着对法律的精通和聪明才智,励廷议迅速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直到雍正九年,励廷议依然停留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毫无升职的动静。

与励廷议的停滞不前相比,蒋廷锡的升职速度则堪称惊人。虽然蒋廷锡的资历不如励廷议,但他在短短几年内便被提拔为大学士,这一现象令许多人感到困惑。雍正帝一直注重选择能够真正胜任的人才,为什么他对励廷议如此冷淡呢?然而,事情的真相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雍正帝对励廷议的赏识其实并不逊色于蒋廷锡,甚至多次下旨表彰过他。

问题出在励廷议的命运上。从康熙年间开始,刑部的尚书如果能力过强,皇帝过于依赖他,反而会使升迁变得更加困难。六部中,刑部的工作繁杂且责任重大,雍正帝曾形容过刑部的特殊性:刑名关乎百姓性命,最为重要,胜过吏部和户部。吏部如果用人失误,最多也就是某人上任早了或晚了;户部失误,只会影响财政,知晓后可以及时纠正。而刑部的失误,错判一人,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生死存亡,关系重大。

吏部和户部虽然也有复杂的事务,但并不具备刑部那样高度的专业性,只要用心管理,短时间内就能上手。而刑部不同,如果没有司法经验,刑部的官员将无法履行职责,甚至会被下属司官牵着走,做出错误的决定。清初,刑部尚书和其他五部的官员选任一样,常常只看资历,而忽视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很多翰林出身的官员进入刑部后,都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有效执行司法职能。这种情况通常会很快得到纠正,这些官员会被调到户部或吏部,最终进入内阁,成为阁员。这样一来,刑部一直处于务虚的状态,也使得康熙帝对刑部的工作产生了不满。

因此,康熙中期以后,刑部堂官的任期普遍被延长,许多刑部尚书都在这个岗位上任职超过十年。然而,官员们的仕途并非没有限制,如果长时间未得到晋升,意味着他们的官运就此结束。刑部本就排在六部中的第五位,按照惯例,刑部尚书要升任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必须先被调到户部或吏部工作,才能有机会晋升。

励廷议的情况恰好就符合这一规律。尽管他有着翰林背景和正直能干的名声,但始终未能进入内阁,未能享受那些士大夫梦寐以求的荣光。虽然按照正常的晋升程序,他应该有机会被提拔,但雍正帝似乎故意让他错失了这个机会。 在雍正提拔蒋廷锡后,蒋廷锡不仅继续担任户部尚书,雍正帝还将南河总督嵇曾筠调任到京城担任吏部尚书。这样一来,励廷议通过调任吏部或户部的晋升通道被完全堵死了。直到雍正九年,蒋廷锡因病退职,励廷议才看到了升职的机会。然而,命运弄人,励廷议刚调任吏部尚书后不久便因病去世,未能享受晋升的荣耀。 虽然励廷议未能如愿升迁,但自康熙以来,刑部尚书难以晋升的现象已经形成,并且成为了无法改变的常态。与刑部尚书的升迁困难相比,刑部内的员外郎、郎中和主事等官员的升迁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雍正朝以后,刑部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更加审慎,特别是秋审处的官员遴选也变得更加严格。此外,翰林出任刑部的比例大大减少,甚至即使个别翰林被任命到刑部,也都是那些精通法律和律历的干才。 秋审处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负责决定无数人的生死。每年一次的秋审,都是刑部司官们的巨大考验。从乾隆中期开始,刑部的精英官员有了更加顺畅的晋升通道。通过京察的各部考核,刑部的司官们往往能够外放到道、府,或被简派为各省的按察使,甚至有机会被任命为刑部的堂官。与其他五部相比,刑部的晋升路径和速度都遥遥领先。进入刑部的官员大多出身普通,二、三甲进士占大多数,也有个别翰林。这些官员的起点低,仕途预期相对较低,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升职为郎中、员外郎,甚至有机会晋升为堂官,对他们来说已是仕途中的大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唐代的王勃曾经感叹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深刻表达了李广命运的多舛和无奈。 其实,李广的命运并...
原创 刘... 自古每位开国皇帝手中都会有几位功勋将领。这些将领或提供策略,或亲自带兵征战,为帝王的疆土建立做出了巨...
甘肃三代“书医”接棒守护古籍残... 中新社兰州11月23日电 题:甘肃三代“书医”接棒守护古籍残卷 匠心延续千年文脉 中新社记者 闫姣 ...
原创 杀... 我们都知道,戊戌变法的失败,最终以戊戌六君子的血腥处决为标志。当清廷的刽子手挥动刀刃,那些年轻的生命...
原创 真... 如今,中国制造已在全球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地位,而这一成就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通过考古学家的不...
原创 东... 在东方不败成功登上教主宝座后,很多人心中都有疑问:他为何不直接杀了任我行,而是选择将他囚禁在西湖的牢...
原创 抗... 在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蔡廷锴将军领导的这支部队,以顽...
明朝和建州之间的经济战:人参和... 关于明朝和后金的战争,大部分历史爱好者都只关注双方的军事斗争,很难注意经济上的较量。后金之所以能够对...
原创 赵... 赵匡胤一统天下,最终登基称帝,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登基过程,与历史上许多帝王的方式有所不同。通常...
原创 赵... 提到赵云,大家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他的英雄事迹,尤其是那场震撼人心的长坂坡救主之战。在《三国演义》一书中...
原创 古... 前言: 《琅琊榜》是近年来备受好评的一部电视剧,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复杂的人物关系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 清... 很多朝代都会出现一些昏庸的君主,尽管清朝也有一些平庸的皇帝,但并没有像某些历史上的昏君那样极为不堪。...
原创 李... 李世民是一个明君,不同于刘邦、朱元璋那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做法,他并没有大规模地杀害开...
原创 清... 清朝的道台这一官职,在古代各类官职中可算是最让人困惑的一种。尽管它在名称上似乎统一,但其具体职责却因...
原创 宋... 北宋是由赵匡胤建立的,继承了后周的基业,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几乎完成了大一统。北宋灭亡后,南宋在赵...
原创 三... 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众多英雄人物而广受关注,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勇猛无比的...
原创 宋... **前言** 他曾是举世公认的才子,却最终屡战屡败! 他本应成为国家的栋梁,却选择背叛了曾经的主公!...
原创 清... 清朝后期,由于朝廷腐败无能,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分裂,成为屈辱的对象。随着清朝的衰败,西方列强...
原创 唐... 在很多人眼里,古代的高品官,如一品、二品,理应比三品官员拥有更大的权力。毕竟从品级上看,一品、二品都...
原创 一... 唐朝初期的名将张士贵,刚踏上历史舞台时,其实不过是个强盗。 隋朝末年,隋炀帝过度征用百姓,发动三次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