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岳飞含冤而死时,为何十万岳家军无动于衷?原来他们早被分化瓦解
迪丽瓦拉
2025-09-15 13:04:17
0

南宋绍兴十二年腊月二十九日,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在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死刑,英勇的将领就此陨落。岳飞的死,给南宋的军民带来了无尽的愤慨。短短三十九年的人生,他几乎完成了一名将领所能达成的一切成就。在军事指挥上,岳飞以北抗金国、戎马生涯几十年从未败北的辉煌战绩,赢得了百姓的钦佩与敬爱。他所统领的岳家军更是以严明的军纪和对百姓的善待而名震一方,“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规更让其深得民心。

正因如此,岳飞的死在民间引发了轩然大波,消息一出,民众皆为之痛哭流涕,悲痛不已。然而,令人深感疑惑的是,尽管不少人公开为岳飞鸣冤,但真正为他复仇的人却寥寥无几。岳飞生前的许多部下与同僚没有表态,就连他创建并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岳家军,亦未曾发声反对,更无任何行动来报仇雪恨,任由秦桧轻易拆解与分化。岳飞死后的二十年间,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成了禁忌词,南宋王朝对待岳飞的态度令人心寒。

那么,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角逐?岳家军为何在岳飞死后沉默不语?这种沉默,背后又有哪些无奈的原因?

岳家军未能发声,显然并不代表它的成员都忘恩负义。问题的根源在于宋朝特殊的军事体制。在岳飞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已经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自宋朝建立以来,由于唐末藩镇割据的乱世背景,赵家皇族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地方和中央的军队关系,这一问题的优先级甚至超越了国家主权。赵匡胤深知,失去地盘尚可自保,但如果失去军队的控制力,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赵匡胤一登基便进行了军事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建立了皇帝直接掌控军队的制度。这使得即便岳家军名为“岳家”,但法律上它的真正“主人”仍然是皇帝。

在中央政权下,负责军事的机构被划分为枢密院、三衙和率臣三部分,三者分别负责军事调度、指挥和作战。枢密院负责军队调度,但没有兵权,而三衙虽然有兵权,却无法调动军队的整体指挥。“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便是宋朝军事体制的最大特点。在这种繁杂的制度中,即使像岳飞这样的名将,也常常受到束缚,困顿不已。比如在建炎四年,岳飞因战功封为昌州防御使,曾向皇帝请求扩大兵力以加强战果,但即便他已建立赫赫战功,朝廷仍然坚持不下放招募兵权。每当战斗结束,任命为“率臣”的将领就会被撤职,士兵也会被重新调回中央,进一步被拆分并重新安置在各地军队。

这就意味着,即使岳家军满腔怒火,想要为岳飞复仇,他们首先面临的不是兵员不足或者缺乏军械,而是将领与士兵之间的严重断层。士兵找不到将领,反之亦然,最终岳家军只能成为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为了防止将领之间的叛变,宋朝还实施了所谓的“高薪养廉”政策——给武将提供丰厚的薪水,但却给他们极低的社会地位和极大的职权限制。尽管士兵的待遇不错,但这却让那些有志气的将领如岳飞陷入了困境。此时,像岳飞这样的将领,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最终沦为弱势群体。

不仅如此,宋朝的军制本身便导致了将领与士兵之间的严重疏离,缺乏足够的沟通与演练。即使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若没有足够的政治意义与支持,这些胜利也注定无法维持国家政权的稳定。而在宋朝的统治者眼中,军事胜利从来没有真正的战略价值——他们始终坚持“偏安一隅”的政策,满朝文官也未曾设想通过军事力量来恢复南宋的国力。

岳飞曾经在赵构登基时向他建议,亲自率军北伐以恢复中原,但赵构的回应却是“臣越职,非所宜言”。岳飞由此被革职,甚至被逐出军营。而当岳飞38岁时,他带领岳家军深入中原,几乎征服了金军的后方,并在敌后集结了大量义军。即便如此,皇帝依然未曾有意恢复北宋旧都,而是迫使岳飞撤兵,回京听命。

这一切的政治背后,是朝廷对岳飞的冷漠与羞辱。当时的政权并没有任何期望军队能够通过战争实现胜利,而是更多依赖文官的平稳治理。这种对军队的漠视,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政治地位十分低下,士兵的升迁和晋升不仅仅依赖于战功,更需要通过巴结文官与皇帝来实现。这种制度下,几乎所有的军队成员都丧失了独立意识,基层军官甚至对来自京城的大员阿谀奉承。

与此同时,秦桧巧妙地通过收买岳家军的将领,逐步瓦解了岳家军的核心力量。他通过提供高官厚禄的诱惑,使得岳家军中的部分将领背叛了岳飞。其中,岳飞的老乡兼好友王贵的背叛,尤为让人震惊。王贵原本是岳飞的得力助手,但在秦桧的威逼下,他选择了背叛。其他没有背叛的将领,也未能站出来为岳飞辩护,最终秦桧通过一系列手段,拆解了岳家军的中高层领导。岳飞死后,岳家军迅速崩塌,昔日战无不胜的军队,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辉煌。

最后,岳飞一生清廉正直,但秦桧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有罪,于是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定罪。这个带有荒谬色彩的罪名,实际上代表了皇权的极度不公,也昭示了岳飞悲剧的根源——在宋朝这片畸形的政治土壤中,一名忠诚的将领的命运只能如此悲惨。

岳飞的一生,可以说是伟大的。他的心血倾注在恢复失地、抵抗侵略的事业上,无论是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还是对国家忠诚的坚持,都让人钦佩。但不幸的是,岳飞生于宋朝,而宋朝的特殊体制和政治环境,最终导致了他未能完成自己伟大的事业。这不仅是岳飞个人的不幸,也是宋朝王朝无法崛起的悲剧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那遥远的盛唐岁月里,一枚鲜红欲滴的荔枝,竟成为了宫廷权谋与组织智慧的见证。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
原创 常... 朱元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机遇,最终成为了开创洪武盛世的开...
原创 不... 在铁木真的儿子辈,他最喜欢的孩子是拖雷,因此他每次打仗都把拖雷带在身边。而在铁木真的孙子辈,他最喜欢...
原创 张...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 张飞...
原创 北... 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北宋历史上一场特别关键,却又败得挺惨的战役 —— 雍熙北伐。这场仗,北宋派出了 ...
原创 野...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宫殿内灯光辉煌,照亮了整个寂静的殿堂。康熙帝孤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情绪难以捉...
原创 司...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预言,这个预言出自周王室的太史儋之口。话说在秦献公时代,太史...
原创 我... 原文改写: 1947年2月23日,莱口公路上的战况十分紧张,沿着这条连接莱芜与口镇的要道,蒋军北撤的...
原创 建... 自建国以来,新中国经历了多次灾难与挑战,这些灾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损失,但也为国家和人民积累了宝...
有人拿肚兜自称皇子,宋仁宗挠头... 皇祐二年(1050 年),东京汴梁繁华的闹市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一个名叫冷青的...
原创 寒... 俄罗斯历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胜利之一,诞生于欧洲近五个世纪以来最严酷的冬季。十八世纪初,沙皇彼得大帝巧妙...
原创 中... 袁世凯的野心:从共和到帝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枪响彻夜空,标志着清朝几百年统治的彻底...
原创 抗... 1944年春天,陈明仁接受了第11集团军总司令的指示,以副军长的身份独立指挥71军。他带领部队通过惠...
原创 章... 在浩瀚的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那就是关羽的死亡。被誉为勇冠三军、武圣的关羽,究竟是如...
原创 临... 在临终时,李善长拿出了当年朱元璋亲自赐予的免死金牌,希望凭此保全性命。谁曾想,这块金牌并没有为他带来...
原创 野...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是许多史学家誉为“先主”的人物。作为一个既有勇武又富有谋略的领袖,...
原创 清... 在许多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或许你都见过清朝男子那极具标志性的发型——前额的头发被剃去,唯有后脑勺的头...
原创 残...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一些非凡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登基通常标志着一个旧朝的灭亡和新朝的诞生。明朝的开...
原创 淮... 好的,我帮你改写文章,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看下面: --- 在淮海大决战的整个过程...
原创 朱... 朱桢,这位明朝藩王的一生,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传奇画卷,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