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勾践杀文种之前,范蠡是如何看出来他“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
迪丽瓦拉
2025-09-15 13:31:39
0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很多人从小就认为,勾践是一个坚忍不拔、充满耐性和智慧的人,凭借他个人的决心与智谋,最终扭转了局势,兴越灭吴,成就了自己作为一代明君的伟大名声。

然而,作为亲历吴越争霸的越国大臣,范蠡却在历史中明确表达了对勾践的不同看法——他评价勾践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一评价,与许多人心中的勾践形象大相径庭,但实际上,范蠡的看法更加贴近事实。因为就在之后,勾践竟然亲手杀害了当初帮助自己赢得吴越争霸的功臣文种。

甚至连范蠡自己,也是因为早早看透了勾践的为人,才得以躲过一劫。那他是如何察觉到勾践性格中的阴暗面呢?其实,勾践的行为细节已经无声地揭示了他真实的一面。

范蠡本是楚国人,出生贫寒,几乎没有机会在楚国立足。然而,他天赋聪颖,才华出众,结识了同样对楚国政权不满的文种。两人一见如故,决定共同离开故土,投身他乡,寻找实现理想的机会。这一决定并非仓促作出,范蠡瞄准了越国的特殊形势:越国地处偏远,人才匮乏,正处于与吴国激烈争斗的关键时期,正好是有志之士的机遇所在。

果不其然,范蠡和文种来到越国后,凭借才智受到了勾践的重用。勾践亲自接见了他们,并给予了极为优厚的待遇,任命两人为大夫,期望他们能帮助自己赢得吴越争霸。勾践的诚意深深打动了范蠡和文种,他们毫不犹豫地为越国出谋划策,帮助越国从一个相对贫弱的国家迅速崛起。

原本处于劣势的越国,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军力和国力急剧增长,不久之后,越国便在槜李之战中痛击吴国,甚至让吴王阖闾身受重伤,最终去世。越国的崛起,迅速反超了吴国的实力,这也让勾践感到异常自信。

然而,他未曾预料到,吴王阖闾去世后,吴国由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夫差发誓为父复仇,经过数年的准备,吴国再次集结力量准备挑战越国。这时,勾践的自满心态开始显现,他认为只要曾经战胜过一次吴国,第二次也必能轻松取胜。范蠡和文种虽然多次劝告,但勾践依然固执己见。最终,在夫椒之战中,越国惨败,不仅导致了大量伤亡,甚至一度面临亡国的危险。

幸好,文种临危不惧,代勾践前往吴国请罪,最终吴王夫差饶恕了越国,但条件是勾践必须亲自前往吴国,屈辱地称臣。于是,勾践带着擅长外交的范蠡前往吴国,而文种则被留在越国守家。

自此,勾践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卧薪尝胆”,在这段时间内,他和范蠡、文种一起恢复越国的生产和军事力量,一切为的是最终能向吴国复仇。范蠡和文种成了勾践最依赖的重臣,越国的振兴也是在他们的协助下逐步完成的。

经过多年的积蓄,越国终于找到了机会。当吴王夫差北上参加诸侯会盟时,越国悄悄发起进攻,夺取了吴国的内政,迅速让夫差失去了反击的机会,最终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吴越争霸也由此以越国的胜利画上句号。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勾践战胜吴国后,性格发生了变化。从前他对范蠡和文种恭敬有加,但胜利之后,他却开始对这两位功臣心生杀意。范蠡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早早察觉到勾践的心态变化,选择了离开,逃脱了灾难。相反,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坚持留在了越国,最终被勾践赐剑自杀。

范蠡曾在离开前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并非来自韩信,而是范蠡亲口对文种说的。他深知,勾践永远不能容忍功臣太过显赫,而自己和文种的功劳,已然威胁到勾践的地位。然而,聪明的文种最终没能听从警告,结果迎来了悲惨的结局。

那么,范蠡究竟是如何洞察勾践的真面目呢?其实,范蠡早在第一次槜李之战时就发现了勾践的冷酷和残忍。为了打赢与吴国的战争,勾践竟然让越国士兵在交战前集体自杀,制造一种震慑敌军的效果。虽然这一战术取得了成功,但无疑也暴露了勾践非人道的残暴。

更让人震惊的是,勾践在越国战败后,为了保全自己,不惜将自己的儿女作为奴仆献给吴王夫差,这与传统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本能完全背道而驰。此外,为了博取吴王夫差的好感,勾践甚至愿意亲自尝粪,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人格的彻底摧残,也展现了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劲。

在这些极端行为的背后,范蠡看到了勾践的真正本性——一个无情、无底线的人。对于他而言,任何人都是可以被利用的工具,甚至自己也不例外。在越国陷入危机时,勾践会尊敬范蠡和文种,但一旦脱离困境,他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

范蠡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一决定无疑是明智的。离开之后,他过上了游遍五湖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商才,成功积累了财富。甚至在多次散尽家财后,他依旧能够从零开始,再次积累财富,最终成为一代富豪。为了纪念他的商业才能,后人尊称他为“陶朱公”,并将他奉为财神。

所以说,范蠡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凭借超凡的眼光、果断的决策,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成功保护了自己,并且在商界大展宏图,成为了一代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史... 谈到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不仅政治强盛、经济繁荣,还是许多历史事件...
珠江起源最常见的说法在哪里:从... 在讨论中国南方重要河流时,珠江的名字总是伴随着丰饶与活力。人们熟悉珠江三角洲的繁华、珠江口的海洋气候...
花脚大仙分享:《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长江与中华文明展之五 长沙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与中...
原创 中... 孙权曾采取了一项非常规的措施,发行了面值高达五百的大泉五百大钱,这一举动至今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仍然被...
原创 大... 郭鹤年,马来西亚首富,于1923年10月6日出生,迎来了他百岁的寿辰。他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商业的杰出...
原创 打...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决定性时刻。新四军第五师的第十三旅驻扎在湖北大悟山一带,面临着日伪军和国民...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