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预言,这个预言出自周王室的太史儋之口。话说在秦献公时代,太史儋向他讲述了一则预言:“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朝和秦国原本是一个整体,但由于某些原因分开了,五百年后,二者将再次合并,而这次合并的十七年后,会有一位“霸王”横空出世,彻底摧毁秦国。虽然这短短的二十几个字,但它却神奇地预示了秦国的兴衰历程,跨度超过了五百年。那么,秦国的命运是否真的如这则预言所示呢?
严格来说,秦国的祖先并不属于“夷夏之别”中的华夏人,而是西戎人,正因如此,秦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其他诸侯视为蛮夷。但事实上,早在商朝时期,秦国的先人便与华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祖先飞廉与恶来都是商朝的名将,忠诚于商朝,曾为商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周朝建立后,秦国的后代继续效忠于周朝。值得一提的是,恶来的五世孙秦非子,凭借自己饲养的战马表现出色,并且屡次在商朝的征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了周天子的封赏。由此,秦国从秦非子开始逐渐步入国家化轨道,秦非子也被视为秦国的开国国君,时间大约是公元前905年。
然而,那个时候的秦国并非我们后来的那个庞大强国,而只是西戎地区的一个附庸国,地位相对较低。
接下来的百年里,秦国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事件便是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讨好宠妾褒姒,做出了废除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的决定,这一举措直接动摇了国家的根基,激起了诸侯的不满。然而,这一切尚且可以容忍,直到有一天,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戏弄各路诸侯。此举彻底激怒了诸侯们,纷纷拒绝援救周幽王,最终导致犬戎人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敌人杀害。
此时,原太子姬宜臼被推立为周天子,成为周平王。由于都城已经沦陷,周平王不得不迁都洛邑,标志着东周的开始。而帮助他成功迁都的,正是秦国国君秦襄公。为了表达感激,周平王正式将秦国封为诸侯国,时为公元前770年,这一时刻也被认为是秦国崛起的真正起点。
然而,封侯也有条件。秦襄公得到的封地正是受到犬戎侵袭的地区,意味着秦国必须亲自去收复失地。周平王的算盘显然是打得很精巧:如果秦国能够战胜犬戎,那就等于为他解了燃眉之急;但若秦国失败,也对他影响不大。
不过,秦国人民并没有退缩。在秦襄公的领导下,秦国上下齐心协力,最终击退犬戎,收复了失地,甚至还扩大了领土。由此,秦国正式立足于西方。
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西方最强的诸侯国,然而与中原的老牌强国相比,秦国的实力仍然相对薄弱。秦国位于西戎的边陲,民风彪悍,这也是为什么中原诸侯对秦国充满偏见,认为他们落后且野蛮。然而,秦国虽然地处偏远,但一直专注于防卫外敌,未能在国内实现快速发展。此时,秦国的国内状况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若再不加快发展,恐怕连秦国的百姓也会不满。
于是,秦穆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立志要振兴秦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秦国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那就是“秦晋之好”。为了与中原的强国晋国建立友好关系,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为妻。但真正改变秦国命运的,竟是一名不起眼的陪嫁奴隶——百里奚。
听说百里奚有着非凡的才华,秦穆公决定不惜重金将他从市井赎出,这便是著名的“百里奚举于市”的故事。虽然百里奚出身低微,但他的才干最终得到了秦穆公的认可。在百里奚的帮助下,秦国不仅加强了国内经济,还通过外交策略向东进军,巩固了外部的力量。
在短短几十年间,秦国的实力飞速增长,甚至超越了许多中原的老牌强国。秦穆公的领导让秦国逐渐崭露头角,他也因此被誉为“春秋五霸”之一。
然而,秦国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秦穆公去世后,秦国陷入了内乱,国力逐渐衰退。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春秋结束,战国时代开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主要依靠外交手段争夺霸权,战争相对有限;但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急剧扩展,诸侯之间几乎处于生死对决的状态。此时,曾依靠秦穆公老本的秦国显得格外脆弱。而此时出现的预言,恰恰是在秦国处于危机之际,令秦献公更加急迫地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虽然秦献公未能亲自见证“六世之余烈”,但他为秦国奠定的基础,最终为他的儿子秦孝公的改革铺平了道路。秦孝公任命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商鞅,他赋予商鞅极大的权力,几乎听命于他。这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军功授爵制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使得秦国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开始逐步强大。
随着商鞅改革的成功,秦国的军队实力迅速提升。即使其他国家也不弱,秦国仍然显得更为强大,这为秦昭襄王时期的著名将领白起打下了基础,帮助秦国扫清了六国统一的障碍。最终,在公元前256年,秦国彻底灭亡了周朝,完成了周秦合并的历史大事。自此,秦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秦国的真正巅峰并非这一时刻,而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秦朝”,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预言中的“霸王”之人,正如当时流行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出生的年份正好是公元前232年,距离周朝灭亡的17年。这一切似乎都恰如其分地验证了预言的准确性。
尽管秦始皇成功创建了统一的秦朝,但由于暴政,社会动荡,最终秦朝在短短数十年后崩溃。反秦的起义军中,最终项羽的楚军胜利,彻底灭亡了秦朝。
如此看来,秦国的兴衰历程,真如那则预言所言,令人感叹历史的神奇与不可预测。司马迁作为史官,虽有个人见解,但对史实的忠实记载,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太史儋究竟是如何准确预见了这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