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常茂:常遇春之子,朱标妻弟,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却选择金蝉脱壳
迪丽瓦拉
2025-09-15 15:32:44
0

朱元璋,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机遇,最终成为了开创洪武盛世的开国皇帝,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在那动荡的年代,欲想称王称霸,必然离不开强大的军力支持。而朱元璋的成功背后,离不开手下猛将常遇春的卓越贡献。为了报答常遇春的恩情,朱元璋竭尽全力扶持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最终常茂却选择了背离,逃避了这一切。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他们的关系走到了这样的结局呢?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了表彰功勋卓著的龙兴功臣,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封赏。此次封赏中,仅有六位功臣被封为国公,这些人无一不是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资历深厚,战功卓著。然而,在这六位国公中,有一位年仅十五岁,尚无一战功绩,出现在这群老将中,显得尤为突兀。

这个国公的职位,原本是打算传给常遇春的。常遇春曾为朱元璋效力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由于一年前常遇春在柳河川突发重病去世,这个本应属于他的位置,便传给了他年仅十五岁的长子常茂。

常茂成为了大明朝最年轻的郑国公,年岁虽轻,却得到二千石的高额岁禄。然而,朱元璋的宠爱并不止于此。为了缅怀常遇春的功勋,同时也希望弥补因其英年早逝而未能亲自享受的荣华,朱元璋将所有的爱护与关怀倾注到常茂身上。他让常茂与自己的儿子们共享食物,常常在一起读书,日常生活几乎无异于自己的亲子。同时,为了加强常茂的社会地位,朱元璋还将宋国公冯胜的长女许配给了常茂为妻,提升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而常茂还与太子朱标的妻弟关系密切,成为了大明王朝最显赫的年轻权贵之一。

然而,常茂虽然拥有了令人羡慕的起点和良好的资源,却未能善用这一切,最终落得个自毁前程的下场。即使他是“虎父无犬子”的典型,但他的行为却让人看不到一丝光芒,反而证明了这一说法并不总是成立。

朱元璋为常茂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多次安排冯胜、傅友德等老将带着常茂随军征战,希望他能有所作为,积累一些军事经验和声望。但可惜的是,常茂始终无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长期的随军征战中,常茂唯一值得一提的成就,是在沐英平定云南时,率军登上险峻的悬崖,插上大明军旗,从而扰乱了敌军的军心。然而,除此之外,他所带来的,只有无尽的麻烦。

他不仅贪图享乐,风流成性,甚至沉迷于权力的游戏,做出了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常茂曾多次破坏军中的纪律,与卫军妻女有不正当关系,甚至与父亲的妾室发生了不清不楚的关系。而在家庭中,他与老丈人冯胜的关系更是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冯胜一直视常茂为亲子,言传身教,希望他能有所成就,但常茂却听不进去,反而心生不满。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遣冯胜、蓝玉等人随军北伐,常茂也被安排在队伍中。朱元璋原以为,这次征战能让常茂有所表现,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胜很快就递上了一份奏折,指责常茂在军中破坏了军国大事。紧接着,常茂也递交了一份奏折,控诉冯胜在军中以势压人,并揭露了冯胜的一些不光彩行为。两军对峙,紧张的战局尚未明朗,常茂与冯胜之间却因内部纷争而先行爆发,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刻下令将冯胜与常茂各打五十大板,并削去了冯胜的兵权,把常茂召回京城,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常茂的错误不可忽视。在北伐战役中,北方统领纳哈出主动投降,冯胜本打算招降纳哈出,以削弱敌方力量,然而常茂误听了随行人员的汇报,误以为纳哈出要诈降逃跑,便冲动之下拔刀砍伤了纳哈出。结果导致纳哈出所带的十万降兵因恐惧而溃散,冯胜的成果因此付诸东流。这一刀不仅砍掉了冯胜的功劳,也破坏了北伐的战略部署。

虽然朱元璋对常茂颇有宠爱,但国事面前,私人感情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常茂因破坏战局被贬至广西龙州,试图从此远离朝廷风波。然而,常茂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荒唐行径,继续在龙州与当地权贵赵贴坚的女儿成婚,并在赵贴坚去世后,插手赵氏家族的权力斗争,压制赵氏正统继承人赵宗寿。最终,赵宗寿反抗,起义反叛,给常茂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勃然大怒,派遣使者召常茂回京。让人意外的是,当使者抵达龙州时,常茂竟突然病逝。朱元璋心生疑虑,尽管有人向他告发常茂诈死,但在经过详细调查后,朱元璋未能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最终也只能作罢。至此,关于常茂的死因,一直没有确凿的结论。

然而,在今天位于桂林附近的恭城县栗木镇的常家村,揭开了常茂的真相。这个村落原名大立村,后改为常家村,村民皆姓常,并自称为郑国公常茂之后。经过调查,常茂并未死去,而是通过假死逃脱了朱元璋的追查,带着妾李氏隐匿于恭城县,在这里生育了四个儿子,成功延续了常家血脉。

常茂,作为一位名将之后,最终却因骄纵与不懂得珍惜机遇,闯下了许多祸事。为了躲避朱元璋的怒火,他最终选择隐姓埋名,流亡他乡,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惋惜的结局。常茂的命运,揭示了过度宠爱对一个人的毁灭性影响,提醒我们“捧杀”之可怕。若不是朱元璋的过度宠爱,常茂是否能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匈奴是一个非常勇猛的骑马民族,可以说这个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交织了整整六百年。提到匈奴,人们脑海中首...
原创 历...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唐高宗时期的征战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东征西讨,屡次凯旋。然而,在...
原创 曹... 曹操获得赤兔马后,为什么没有将它赠送给许褚或徐晃,而是送给了关羽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好奇,今天我们来...
原创 黄... 黄埔1期到6期的毕业生,在蒋系部队中,是一群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蒋介石一直对自己亲信的部队有着极大的...
原创 新... 1945年7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军军长杜新民刚刚送走一位访客,转身回到客厅。突然...
原创 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那个时代充满了革命的风潮。正是在那些充满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
原创 孙... 辛亥革命后,原本属于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却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所窃取。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迅速崛起...
原创 刘... 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曾有人评价他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北伐军接到的指示是:迅速通过间道赶往燕京,避免占...
原创 彭... 庐山会议后,许多曾经的名将因与彭总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曾经二字,因为这些将领与彭总的联...
原创 褪...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的热播,让 “四爷” 雍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后续《甄嬛传》更将这...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