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迪丽瓦拉
2025-09-15 22:04:21
0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金殿内响起了令人心碎的哭声,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朝会对于大明的未来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大明是否能挺过这次国家的危机。

朝会的议题简单直接:是逃还是战?

一个月前,瓦剌部族的也先领导大军南下侵入明朝境内,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京城。受到太监王振煽动,英宗朱祁镇做出了一个决策——亲自带领大军征讨瓦剌。七月十六日,英宗命令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城,并带领五十万大军,出征土木堡,试图重演曾祖朱棣征服大漠的辉煌。

然而,命运弄人,八月十五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瓦剌军猛烈攻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英宗不仅被俘,数百名大臣也在战斗中丧命。王振这位幕后推手,甚至在混乱中被愤怒的将军樊忠砸死。这场灾难性的战败,被历史铭记为“土木之变”。

当英宗被俘,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孙太后和钱皇后急忙搜集宫中珠宝,希望能通过赎回英宗来稳定局势。与此同时,朱祁钰作为监国,紧急召集朝会,商讨应对之策。这时,朝堂上的大臣们,眼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大家无力提出任何应对方案,惶恐的哭泣声回荡在宫殿内。

大臣们都知道,精锐部队已在土木堡丧失殆尽,京城只剩下老弱残兵,且皇帝被敌人俘虏,军心涣散,如何抵挡已经接近京城的瓦剌大军?不少人认为北京已经难以保住,他们悄悄开始考虑逃往南京,即便这意味着放弃北方的领土,但至少保全性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朝会中的气氛愈加凝重,朱祁钰也感到无从下手。面对这一切,他求助于群臣,然而大家只能哭泣,谁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经过长时间的沉默,终于,翰林院侍讲徐珵站了出来,向朱祁钰说道:“我曾夜观天象,见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能保住大明的气数。”他的言辞直指朝中大多数人的心声,许多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突如其来的怒吼打破了这种气氛:“谁再提南迁,我定要斩之!”这声怒喝来自兵部左侍郎于谦。他坚决表示:“京师乃天下根本,若一动则大势必去,难道我们还要重蹈南宋灭亡的覆辙吗?”

于谦的话犹如一道闪电,劈开了大臣们的迷雾,醒悟过来的人们纷纷站出来支持他的意见,王直、商辂、王竑等人都表态要坚决抵抗。朱祁钰在一片议论和哭泣中,终于找到了坚定的方向——唯一的出路就是凝聚所有力量,共同抵抗瓦剌。

此时,朱祁钰做出了决定:升于谦为代理兵部尚书,负责指挥保卫北京的战斗。

---

于谦出身杭州官宦世家,少年时便聪颖异常。他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入钻研兵法,崇拜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立誓将来要像他一样成为国家的支柱。年幼时的一次与老和尚的对话,深刻影响了他的成长:当和尚调侃他为“红孩儿,骑黑马游街”时,于谦毫不示弱,立刻以整齐且有气势的对联回应,展示了他超凡的才智。

于谦的仕途顺风顺水,受到杨士奇和杨荣的提携,不仅获得了重要职务,在“土木之变”之前,他已经是兵部侍郎。然而,在这一场关乎大明命运的战斗中,于谦没有退缩,反而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大明的支柱。

---

面对瓦剌逼近北京,城中的气氛紧张至极,几乎所有明军都感到前途渺茫。然而,于谦没有退缩,他坚信只有拼尽全力才能保住京师的希望。他迅速采取了果断措施,调动了京师内的所有兵力,并且以极其严苛的军令来确保军心稳定。“若战端一开,便当死战。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这一号令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明军将士纷纷响应,誓死保卫这座城池。

瓦剌大军在西直门发起进攻时,明军奋勇抵抗,在这一役中,瓦剌的先锋队被明军击溃。随即,瓦剌的指挥官决定改变策略,将进攻转向德胜门,但于谦早已预料到这一点,他命令部队严阵以待。

就在瓦剌骑兵准备冲入德胜门时,明军早已埋伏好神机营。随着一声枪响,明军的伏兵迅速打击瓦剌骑兵,瞬间瓦剌的进攻队伍被击溃,连瓦剌指挥官博罗茂洛海也在战斗中丧命。这一战,瓦剌的锐气瞬间被打破,也先只能无奈撤退。

---

于谦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决心,成功守卫了北京,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战斗的胜利虽然并非完全依靠军事优势,但明军在保卫家园的决心和勇气,成为了瓦剌无法逾越的障碍。

然而,胜利并没有给于谦带来安宁。英宗复位后,他不惜采取手段将于谦置于死地。英宗恢复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不惜让国家英雄于谦承受冤屈,最终将他送上断头台。但即使如此,于谦的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精神,依然深深打动了百姓。

于谦被捕后,虽无任何实际证据,还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定罪,最终被残忍处决。他的一生,像那首《石灰吟》中所写的那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

于谦死后,百姓哀痛,历史也早已做出评判。尽管他在历史中遭受了不公,但他的忠诚和智慧,永远铭刻在大明历史的长河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拿...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之后,拿破仑不得不放弃了他梦寐以求的帝国之位。他不仅失去了皇帝的...
原创 他... 夏日生活打卡季 大家对开国大将之一——粟裕将军,应该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军历史上最杰出的战术家之一、最...
原创 北... 北洋水师,曾一度被清朝的王公大臣视为骄傲,也成为年幼的光绪皇帝心中那个支撑清朝政权的关键力量。就像一...
原创 一... 1946年春季,陈毅元帅踏上了济南机场的跑道。迎接他的,除了整齐列队的士兵,还有一名年轻的勤务兵。当...
原创 明... 在我们深入阅读历史之前,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别忘了点击“关注”,让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的故事和愉快的阅...
原创 汉... 冒顿单于的早年困境与逃亡 冒顿,本是匈奴王位的法定继承人,却因父亲头曼单于的偏袒后宫阏氏而陷入困境...
原创 清... 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便于未来第一时间接收更多文章推送。同时,这也是一个便捷的方...
原创 同... 吴三桂受封平西王,雄踞云南,俨然一方诸侯;洪承畴,这位曾经的明朝兵部尚书、总督蓟辽军务的顶级文臣,却...
原创 春...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时代,表面看似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但事实上,这个时期不仅给...
原创 明... 好的,我将按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每段内容的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原创 被... 1954年,在北京饭店举行了一场关于西北问题的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曾是红25军元老的程子华,专门向...
原创 悲... 当然,以下是根据你的要求改写并丰富细节后的文章,每段均保持原意,同时字数变化不大: --- 司马昭的...
原创 民... 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民国三大军校 在民国时期,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被誉为中国近...
原创 听... 指挥所内,粟裕大将焦急地等待着战报,碾庄战役经过一番惨烈的角逐,最终终于宣告胜利。然而,当黄百韬在兵...
很多刚来日本的人,完全搞不清日... 很多刚来日本的人,完全搞不清日本社会这套复杂的规矩 拿租房来说,中国就直接是租客,房东和中介三方,很...
原创 4... 1949年1月,傅作义率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起义,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对于像傅作义这样投诚的将领,我...
原创 明... 当然,下面是对你这篇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了原意和大致字数,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使内容更丰富生动。...
原创 抗...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每段内容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让文字更生动丰富。 --- 读这...
原创 朱... 当然,没问题!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使内容更生动丰富,总字...
原创 戴... 1946年3月17日,南京西郊的岱山上空乌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即将来临暴风雨的压迫感。此时,一架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