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国父伊藤博文,被朝鲜人刺杀临死前说了句日语,中国人都懂
迪丽瓦拉
2025-09-16 01:02:43
0

“砰!砰!砰!”

1909年10月26日的清晨,几声清脆的枪声在哈尔滨火车站响起,打破了这个城市的宁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猝不及防地倒下,鲜血迅速染红了地面,瞬间,他的生命在几颗子弹中戛然而止。

周围的民众惊慌失措,纷纷回头看向凶手。那个年轻的男子冷静从容,面无惧色,毫不慌乱地站着等待被捕。他正是被章太炎誉为“亚洲第一义侠”的安重根。

这一幕恰好被在场的俄国摄影师捕捉下来,随着镜头的闪光,这段历史性的一刻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一部震撼全世界的“暗杀纪录片”。当这段视频在哈尔滨公映时,掀起了全球范围的巨大波澜。

然而,安重根虽然成功刺杀了伊藤博文,但却并未因此获得所有人的理解与支持。相反,他的死刑判决引发了广泛的抗议。国内外无数人纷纷发起请愿,支持安重根的行为。甚至连孙中山先生也对其称赞有加,认为其“功盖三韩,名传万国”。

安重根被执行死刑后,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此事,许多文人也为他写下诗篇,怀念这位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而付出生命的英烈。2014年,哈尔滨火车站附近还特别建立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以纪念他的伟大牺牲。

与此同时,伊藤博文的死并未引发太多的同情,反而人们多把他视为罪有应得。甚至连他临终时的遗言也一直流传着,成为后人热议的话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安重根做出这一历史性举动?他为何选择刺杀伊藤博文,而伊藤博文的遗言又隐藏了什么含义呢?

安重根,1879年生于朝鲜海州一个官宦家庭,父祖皆为士大夫,属于当时的名门之后。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少年时期,安重根便开始学习汉文,钻研儒家经典和史学名著,这使得他早早便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成为了一个儒雅的才子。

不仅如此,安重根在文武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华。他自小酷爱狩猎,锻炼出了一身出色的体能和战斗技巧,这也为他后来的刺杀行动打下了基础。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没有选择默默忍受,而是勇敢地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

然而,安重根所处的时代却异常动荡。1875年,日本军舰强行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署了不平等的条约,自此朝鲜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而在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借口“保护”朝鲜,逐渐将朝鲜的权力收归囊中。到1907年,日本不仅废黜了朝鲜皇帝,还强行解散了朝鲜军队,朝鲜几乎失去了所有主权,伊藤博文作为日本的第一任统监,成为了实际的统治者。

在这样日益压迫的环境中,安重根目睹了国家的沦陷和百姓的苦难。他对侵略者充满了愤怒,并深知自己的国家已经无力抵抗外来侵略。因为父亲的影响,安重根早早皈依天主教,也因此有了机会接触西方思想,开始关注全球局势。在他的眼中,东亚各国的命运已经岌岌可危。

虽然最初安重根曾希望通过教育和民众觉醒来振兴国家,他在1907年后却意识到单纯的教育工作已无法遏制日本的侵略步伐。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武装抗争,加入义兵,参与反抗日军的斗争。尽管他带领的队伍屡遭失败,但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通过反思和总结,安重根决定采取更加果敢的行动——刺杀日本的高层人物,以此重击侵略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伊藤博文身上。伊藤博文不仅是日本的首相,还是推进朝鲜沦为殖民地的主要推手,他的种种作为无疑加剧了东亚的动荡局势。

于是,安重根开始秘密追踪伊藤博文的行程,并得知伊藤将于1909年10月来中国哈尔滨进行访问。安重根随即在10月21日乘车前往哈尔滨,脑中不断演练着自己的计划。

10月26日,伊藤博文的专列缓缓驶入哈尔滨火车站。车站内的气氛热烈而紧张,沙俄驻哈尔滨领事馆的外交官员们忙碌地为即将到来的贵宾做着准备。为了留下历史记忆,俄国方面还特意安排了摄影师记录这一重要时刻。

此时,安重根也悄然来到车站,但由于周围戒备严密,他只能暂时在附近的茶馆等待时机。车站人潮涌动,士兵和工作人员为迎接伊藤博文忙碌,安重根利用这一混乱的局面悄悄挤进人群,并成功藏匿在一名士兵的身后。

9点左右,伊藤博文的专车到达,车站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礼炮齐鸣。伊藤博文面带微笑步下列车,正当他准备与沙俄的财政大臣会面时,安重根从人群中挤出来,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枪,朝伊藤博文开枪。

由于紧张,安重根甚至一度对周围的日本人开枪,但幸好并未伤及致命部位。最终,伊藤博文中枪四次,倒在了血泊中。人群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尖叫声、奔跑声此起彼伏,卫兵们蜂拥而至试图抓捕安重根,但他却毫不抵抗,安然就范。

伊藤博文在被击中后挣扎了约十分钟,但最终没能得救。临终时,他依然气愤地喊出“八嘎”(日语中的脏话)一词,这个词也因此成为人们对这位日本首相的最后印象。

这起刺杀事件全程被俄国摄影师拍摄了下来,并迅速发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伊藤博文的死,日本政界震动不已,国家处于混乱之中。作为日本近代的政治巨擘,伊藤的死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1910年2月,安重根经过六次审讯后被判处死刑。然而,令日本政府未曾预料的是,这一判决不仅没有平息民众的愤怒,反而引发了更广泛的支持和声援。

安重根在被捕后,坚决表示,刺杀伊藤博文是自己单独的决定,并没有任何外界势力的干预。在法庭上,他高声宣告:“我为国家、为同胞,处决了这个对朝鲜主权进行蹂躏、破坏东洋和平的罪犯。”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并且无畏地为此付出了生命。

面对审判,他的坚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安重根的身份也非常特殊——作为大韩义军的将军,他的行为可以被视为战斗中的敌将被俘后处决,按照国际法,属于战争行为中的战俘。

然而,尽管安重根理应受到更宽容的对待,日本政府却坚决不容忍这一行为,最终在1910年2月14日将他判处死刑。得知判决后,安重根毫不畏惧,决定不上诉,只希望能推迟执行时间,以便完成自己的遗著《东洋和平论》。

但日本政府违背了承诺,安重根最终没有等来完成著作的机会。1910年3月26日,穿着母亲亲手为他做的洁白韩服,安重根英勇就义,成为历史的英雄。

他的母亲在得知儿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赫...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未曾得到解答,令无数历史学者和爱好者深感困惑——那位建立了横跨欧亚...
陈云纪念馆大规模更新,六大亮点... 经过了建馆以来规模最大的系统性改造后,陈云纪念馆日前重新开放,基本陈列《伟大光辉的一生——陈云生平业...
韩国阳光政策的开创者,金大中! 《伊索寓言》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北风与太阳。说是北风和太阳比较谁更厉害,他们要让人们把身上的衣服脱下...
新三国志曹操传萌新必看前期闭坑... 本人纯小白,这个游戏之前有过各种内测,但从没参与过。在群里被安利后,过来玩了一下,总体感觉还行,现在...
樊锦诗回北大,首场开讲! 千年丝路,驼铃悠悠,串联起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敦煌璀璨,石窟瑰宝,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华戎共彰...
原创 日...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他并未亲自披甲上阵参加战斗,却以寻找救国良策为己任,毅然决定从...
原创 明...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
原创 晚... 清朝末年的“卖国条约”与军舰外交 在提到清朝末年的外交时,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那些屈辱的卖国条约,割...
原创 谭... 大将谭政与上将李聚奎,自1933年8月相识以来,直到1988年11月谭政离世,这55年间,两人共同经...
原创 明... 明朝与清朝百姓生活水平对比:谁的生活更好? 当我们对比明朝与清朝百姓的生活时,很多人自然会觉得,作为...
原创 晚...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在当今社会,偶尔会看到一些关...
原创 年... 在历史剧《人生若如初见》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紧张的对峙局面让人无法忽视。男主梁...
原创 东... 宁波市东钱湖东岸,东西走向的拜祭岭相隔,南麓有东钱湖镇上水村,拆迁后建成了别墅区和度假山庄,北麓有东...
原创 晚... 一百年前的清朝,有许多场景我们只能通过电视剧来感受和理解。今天,小编找到了十张珍贵的晚清时期老照片,...
原创 朱... 在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官员形象各异,有清廉正直的,也有贪污腐败的。特别是那些贪官污吏,犹如国家的“蛀...
原创 揭...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版本,我保持了原文的语义,并在每段中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全文字数变化不大: ...
蓬莱将建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和文... 烟台融媒6月21日 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近日,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
西周铜当卢“撞脸”潮玩Labu... 中新网洛阳6月21日电 (记者 李超庆)近日,河南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西周铜当卢与潮玩Labubu神似的...
1060 则医案的智慧结晶:读...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中医典籍史上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 ——《古今医案按》问世。这部煌煌十卷...
原创 徐...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才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