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听闻黄百韬自戕,粟裕晕倒在地,妻子楚青透露:他不敢向主席诉苦
迪丽瓦拉
2025-09-16 02:03:36
0

指挥所内,粟裕大将焦急地等待着战报,碾庄战役经过一番惨烈的角逐,最终终于宣告胜利。然而,当黄百韬在兵败之后自戕的消息传来时,粟裕竟然毫无预兆地跌倒在地。这本该是令人欣喜的胜利,却为何让粟裕如此震惊呢?这一切的真相,直到多年后,粟裕的妻子楚青才透露出来。当时连毛主席都尚未得知其中的深意。

粟裕一生戎马生涯,年轻时曾赴井冈山参加革命,后来还有幸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对军事充满兴趣的他,在投身革命的同时,未能继续在学校深造,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担当起了他的军事导师。在毛主席的悉心指导下,粟裕的军事天赋迅速显现出来,即使后来他调往其他地方,依旧常常给主席写信,求教军事问题。

随着井冈山的战斗历练,粟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指挥风格。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指挥能力日益增长,逐渐崭露头角。除了在战场上的非凡才能,粟裕的眼光也十分独到。在济南战役期间,粟裕奉命阻击敌军援军,这是我们首次攻击如此重大战略城市,蒋中正必然会派遣援兵,因此毛主席特意指派了粟裕执行这一任务。

到了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粟裕以华东野战军的指挥官身份,成功摧毁了敌军张灵甫的整编74师,使得他的“军神”称号逐渐在敌军中广为流传。蒋中正派来的援军中,许多人不愿意首当其冲,成了“炮灰”,因此大量敌军在粟裕面前汇集。

其中,黄百韬所带领的第七兵团便是蒋中正手中精锐的代表,蒋中正曾称其为“党国的精英”。然而,黄百韬并非出自黄埔军校,这一点或许能解答他为何没有得到蒋中正从一开始的极力提携。黄百韬自加入国民党后,很清楚党内的复杂斗争,黄埔出身的嫡系通常最受宠爱,但他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决定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

黄百韬带兵作战时,常常亲自披挂上阵,和士兵们一道冲锋陷阵,英勇的作风令蒋中正印象深刻。于是,蒋中正决定将他送往军校深造。在学校里,黄百韬以刻苦的态度和优秀的成绩超越了许多黄埔出身的学生,凭借勇猛的作战风格,最终获得了蒋中正的重用。

黄百韬对蒋中正的忠诚,确实可见一斑,但这份忠诚也为他的最终命运埋下了隐患。当黄百韬及其部队奉命支援济南时,部分部队因对粟裕的军神名声感到忌惮而迟迟不敢行动,而有些部队还未完全集结,便得知战斗已经结束。粟裕在面对庞大的敌军时,心中充满了决心,甚至急切地渴望将其一举歼灭。

当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粟裕便已经向中央提出发起淮海战役的建议,毛主席见后迅速批准。粟裕的果敢与决断再次体现了毛主席对他的高度信任。随着战前的准备完成,淮海战役正式打响,战役分为三个阶段,黄百韬自戕后,第一阶段便告一段落。

战役展开后,敌军指挥官刘峙下令各兵团暂时撤退,粟裕接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命令加速行军。黄百韬因需与他人一同撤退而未能及时行动,粟裕在得知这一情报后,迅速指令追击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百韬的命运,从此也开始步入绝境。

意识到事态不妙的黄百韬,紧急向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求助,希望能共同撤退。但李弥坚守军令,拒绝与其同行,冷漠地离开了。黄百韬最终无奈下令开始后撤,经过一番讨论,他决定在碾庄发起最后的抵抗,因为那里有他们曾经修筑的防御工事。

在碾庄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我军围困。蒋中正得知消息后,立即指令邱清泉和李弥带兵前去支援。两人对此却心生不满,步伐缓慢,消极应对。从这一细节来看,国民党内部的“团结”可见一斑。经过不断催促,支援部队终于行动起来,但此时一切已经太晚,粟裕早已做好准备。

当支援部队终于抵达时,粟裕早已提前布置好了阻击力量,敌军在进入包围圈时,立刻遭遇了我军的强力拦截。同时,我军主力部队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碾庄一战,黄百韬虽最终自戕,但他以拼死抵抗拖延了我军不少时间,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伤亡也不小。然而,尽管如此,战斗的结果是喜人的。粟裕得知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昏倒在地。这一刻,他也暂时解脱,可以稍作休息。

粟裕大将经历过无数次战斗,身上多次负伤,尤其是头部受伤,直到他去世时,伤口依旧留有弹片。虽然他指挥过的战役大多是胜利的,但在军旅生涯中,不免有失败,这才是一个真正军人的经历。但鲜为人知的是,每一场战斗,粟裕都是精神高度紧张,背负着数万士兵的生命以及毛主席、全国人民的期望,他怎能有丝毫懈怠。

尤其是在诸如淮海战役这样的重大战役中,关乎我军生死存亡,粟裕不能有一丝放松。战斗的压力,加上头部的伤痛,使得粟裕每次指挥重大战役时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从未敢向毛主席透露这一点,因为一旦毛主席得知,必定会让他前往后方养伤,甚至送他去苏联治疗。然而,解放战争正处于关键时刻,粟裕不愿离开一线。

随着黄百韬的自戕,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圆满结束,粟裕此时终于感到如释重负,随即昏倒。然而,这一阶段的胜利,为我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也让粟裕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在接下来的指挥下,淮海战役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北平和平解放也不久后完成。北方基本没有威胁,接下来的重点便是进攻南方。

随着老蒋的精锐部队被摧毁,我军人数大幅增加,解放南方的任务变得相对轻松。而当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有一天,他因过度劳累再次倒下。医生诊断这是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病根,长期的高度紧张和过度的身体压力导致了他的健康问题。面对国内无法治疗的病情,毛主席亲自批准他前往苏联接受治疗。陪伴他的是妻子楚青,两人一同前往苏联,经过半年的治疗,粟裕的身体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然而,头部的三枚弹片依然无法取出,成了他一生的烙印。

1984年2月,粟裕大将在北京病逝。随后,在他的骨灰中,家人发现了那三枚弹片,其中一枚被上交国家,另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国王岩堡... 6月21日,《国王岩:德国最险固的堡垒》特展开幕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在中国的“天下第一瓮城”中华...
原创 彭... 1935年5月末,红一方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红三军团的军团部发布了一道命令,指示王平(后来的开国上...
原创 晋... 暑期创作大赛 在北伐战争期间,实力最强的直系军阀集团被蒋介石彻底消灭。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被蒋介石成...
原创 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为三国时期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曹操被后世尊称为一代枭雄。他的形象,无论是在...
原创 治... 自古以来,贪污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贪官”一词成为了统治者和百姓共同痛恨的象征。贪官不仅破坏...
原创 晋... 说起清朝那些后妃的晋升速度,董鄂妃无疑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名字。董鄂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从普通宫女晋升...
原创 朱... 历史上,最为人所知的两位草根皇帝当属刘邦与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出身显然比刘邦更为卑微。因此,朱元璋对功...
原创 朱... 1368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成为帝国的开国皇帝。刚登基时,他勤政爱民,能够为国事操心,...
剧本杀《千秋烬》电子版复盘+测...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古代王朝。这个王朝曾经辉煌一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周边各...
原创 隋... 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子嗣并不太多。就杨坚的五个儿子来说,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至...
原创 皇... 提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他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末代皇后——婉容。她的生命轨迹仿佛一...
原创 曾...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第三国际陆续派遣了多个代表来到中国,这些代表在帮助和指导中...
原创 宋...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笔记!我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留言和讨论,您的宝贵建议和认可将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它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替的事件,更代表着汉族文化的复兴...
原创 明... 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了明朝那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它讲...
原创 仅... 文 | 雨别 编辑 | 雨别 《——·前言·——》 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率领着仅有7000骑...
原创 日... 侵华战争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日军的入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在这场战火...
原创 娶... 在洞房花烛的夜晚,19岁的小伙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轻轻掀起了新娘的红盖头。看到新娘容颜的那一瞬间,...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朱... 在明朝初期,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位名叫于金彪的猛将,以无与伦比的武艺和卓越的勇气震撼了整个战场。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