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美援朝时,战犯吴绍周提出2个妙计应对美军,毛主席:提前特赦
迪丽瓦拉
2025-09-16 02:03:17
0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每段内容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让文字更生动丰富。

---

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有更强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956年,时任解放军第56军军长的陈明仁回老家探亲,途经长沙时,忽然想起了一位多年的故人。他立刻联系了当地政府,请求帮助寻找这位故人的住址。没过多久,这两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终于重新相聚。陈明仁的这位老友正是曾经的国民党中将吴绍周。

当年,两人曾同属国民党军中高层,彼此关系深厚。但时过境迁,再次见面时,陈明仁已是新中国的上将,而吴绍周却变成了一个普通百姓,每天与妻子在家里织布纺纱,勉强维持生活。

回忆起当年的风云岁月,陈明仁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吴绍周:“你真是厉害!要不是你当年出的那两条妙计,抗美援朝的战争可没法这么快结束!”

吴绍周苦笑着说:“那也不过是经验之谈罢了,没有我提出来,别人也会想出办法。”

陈明仁不以为然地说道:“你谦虚了!毛主席当时都称赞你那两条计策,不然也不会特赦你!”而吴绍周只是淡淡地摇头,仿佛往事如烟,已经不再在意。

那么,抗美援朝期间,吴绍周到底提出了哪些妙计,竟然让毛主席亲口称赞呢?

---

抗美援朝,守护家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原本只是一场南北朝鲜之间的局部冲突,却因美帝国主义的介入迅速升级,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势力角逐的焦点。

当朝鲜人民军被美军逼至鸭绿江边境时,美国无视中国的严正警告,越过“三八线”,大举推进至中朝边境,还派战机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丹东,严重威胁我国国防安全。

此外,美国还派遣第七舰队穿越台湾海峡,并在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布兵,形势一度紧张得如同将中国包围。

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抵抗美帝侵略,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果断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随后,在嘹亮的《英雄赞歌》声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投入朝鲜战场。

然而,彼时中美武器装备差距悬殊。我军装备相对落后,新中国刚成立,工业基础薄弱,军队多用解放战争时缴获的旧武器。

而美国,凭借一战、二战中积累的资本,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军事最强国,武器装备远远领先。

例如,我军能制造的最先进武器是102毫米六管火箭炮,但美军这时早已淘汰类似装备。

士兵手中的枪支更是代际差距明显。志愿军多用从国民党缴获的老式武器,如长津湖战役中大量装备的美制M1917步枪和M1卡宾枪,这些武器在美军早已被弃用。

入朝初期,志愿军“标配”甚至是从日军缴获的“三八大盖”,这是完全过时的火器。

反观美军弹药供应充足,M3冲锋枪、BAR自动步枪弹药丰富,火力远超志愿军单兵装备的单发、半自动武器。

重武器方面,我军罕见的120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炮,在美军眼中则是轻武器,后者装备了大量自动化155毫米榴弹炮、203毫米和240毫米巨炮。

坦克方面,美军拥有M4A3E8、M46等先进坦克,而志愿军还在用缴获的旧式国民党坦克。

面对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我军,美军的重火力和密集的空中支援,宛如天降利剑,形成单方面碾压。

这一切对新中国来说,几乎难以想象。

因此,抗美援朝实际上是一场现代化战争,单凭人数优势已无济于事。

---

战斗初期,由于缺乏对美军现代化作战的了解,我军遭受重大损失。中央领导认识到,曾服役于国民党、熟悉美军武器和战术的老国军将领,成了宝贵的资源。

在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许多原国军将领被改造后参与美军战术研究,结合自身经验,研究美军战法。其中,曾被俘的国民党中将吴绍周也加入其中。

当年,吴绍周的八十五军装备大多为美式武器,他对美军武器性能和战术十分熟悉。

基于对美军战力的深入理解,他提出了两条针对美军的计策,写成一篇六万字的《美军战术研究》报告。

报告一经呈报中央,立刻引起高度重视,并递交给毛主席。

---

两大计策制胜美帝

毛主席细读吴绍周的文章后,十分赞同其中观点,特别是那两条计策,更是称赞:“朝鲜战场上打美帝国主义,就要按吴绍周的办法来打!”

究竟这两条计策是什么?

第一条,夜战。利用夜色掩护发动攻击,避开美军强大的火力和空中支援。在黑暗中,美军战机难以准确定位目标,炮火效果大减,从而显著减少我军伤亡。

这是充分利用“天时”——夜晚作战优势。

第二条,近战。通过挖掘纵深堑壕,拉近与敌军战线距离,使战士能够在近距离爆破、冲锋。

这不仅为士兵提供了掩体,降低伤亡风险,也有效抵挡美军坦克、自行火炮等重武器攻击,阻碍敌军推进。

采用近战策略,是因为我军单兵装备和重武器远不及美军,若采用远距离阵地战,将被美军高精度火力碾压。

堑壕战术还令美军装甲兵难以发挥优势,有效利用“地利”打击敌人。

结合志愿军高昂的士气,这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注定了战争胜利的必然。

---

这两条计策的成功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邱少云烈士参与的391高地战役。

1952年10月中旬,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攻打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

因敌军火力强大,正面攻坚伤亡必然惨重。于是邱少云被派为潜伏小组,夜间秘密接近敌哨,准备战斗开始后破坏铁丝网,协助主力部队近战冲锋。

潜伏部队500名战士利用杂草掩护,在夜色和敌军照明弹间隙中悄悄推进,未被发现。

临近敌阵仅60米时,大家屏息静气,避免暴露。

然而敌人察觉异常,开始向潜伏地带逼近。指挥部果断用炮火掩护,压制敌人。

炮火停止后,敌方紧急呼叫空中支援,侦察机投下燃烧弹,一颗落在邱少云身上,烈焰吞没了他。

邱少云忍受剧痛,默默忍受不发出声音,保护潜伏部队未暴露。

最终他壮烈牺牲,随即五百名潜伏战士高呼冲锋,攻占敌阵,为邱少云报仇。

---

类似的还有董存瑞炸碉堡,背着炸药包趁夜袭敌,黄继光堵枪眼,杨育才等英雄,都体现了夜战和近战的战术理念。

这些英雄的壮举,无不印证了吴绍周计策在朝鲜战场的实际运用和巨大成效。

看到计策奏效,毛主席非常满意,1952年特赦了吴绍周,让他得以与家人团聚。

抗美援朝战争最终胜利,1953年7月27日,三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结束了持续三年的惨烈战事,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

---

依旧的英雄

获特赦后,吴绍周深刻反思自己在解放战争中误入歧途,决心不再从军。

在人民政府资助下,他返回湖南长沙,与家人团聚。

在长沙,他与妻子一起织布纺纱,靠这份手艺维持生活。

昔日的国民党中将身份烟消云散,他只是一位普通丈夫和父亲,默默无闻。

邻里虽知他曾做官,却没人清楚他具体职务。

若非陈明仁特意拜访,吴绍周几乎已将过去遗忘。

“你虽是普通人了,但你依然是抗日英雄!”陈明仁看他沉默,担心他泄气,拍肩鼓励。

随后聊起当年吴绍周抗战的故事。

吴绍周能提出两条计策,源于他丰富的实战经验,那些经历早已融入灵魂。

在美军战术研究班,他才得以将所学所悟写成六万字分析,赢得毛主席称赞。

---

1937年,日军坂坦师团猛攻晋察冀咽喉南口,守军有汤恩伯、吴绍周部队。

在日军飞机炮火坦克夹击下,汤恩伯部溃败,几乎全军覆没。

时任八十九师参谋长的吴绍周死守不退,沉着指挥反击,虽求援无果,顽强抵抗。

他利用气象灯迷惑敌军,让日军误以为是新式武器,不敢冒进。

趁敌军犹豫,吴绍周指挥部队奋力突围。

这次阻击令日军不敢轻易再攻,国民政府因此授予他宝鼎勋章。

---

此后吴绍周参加台儿庄战役,面对步坦协同的日军猛攻,部队伤亡惨重,他坚决不退,保卫每寸国土。

中原抗战期间,他多次击退日军,屡建战功。

除宝鼎勋章外,还两次获国民政府云靡勋章。

抗战胜利后,吴绍周升任八十五军军长,获授中将军衔,成为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

不幸的是,解放战争时被蒋介石蛊惑,误入反人民道路,最终在淮海战役被俘。

幸而抗美援朝中,他提出两条计策功勋卓著,获特赦,得以团聚家人。

---

临别时,陈明仁关切询问吴绍周有无困难需帮忙。

吴绍周摇头说生活安稳,无需帮忙。

但陈明仁察觉他纺纱时眼神暗淡,怀疑视力不佳,工作已吃力。

陈明仁离开后不久,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建议根据吴绍周身体状况给予适当帮助。

1962年,湖南省委统战部提名吴绍周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重新发挥余热。

可惜四年后,他因中风去世。

---

吴绍周的一生虽曾误入歧途,明珠蒙尘,却无法抹去他为保家卫国、抗击侵略所立的赫赫功勋。

特别是在抗美援朝中提出的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两位英雄从最初的同盟,到最后为了争...
原创 中... 三国瓜分日本的可能性,是否真的存在?日本的行为愈发猖狂,最近,日本自卫队官员居然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
原创 公... 许多人可能会对《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和公主这两个称谓感到疑惑,我小时候也曾对此不太理解。那么,究竟格格...
王安石把玄武湖填成了农田,朱元... 南京的玄武湖,谁不知道呢,六朝烟水,十里长堤,一说就是江南的好风光,可很少有人晓得,这片漂亮的湖,曾...
原创 古... 在古代,一两银子可不是普通百姓随便能拿出的零钱,它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按现代的经济标准计算,一两银子...
原创 快... 近日美日罕见发声,称“琉球问题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这番表态看似中立,实则暗藏对历史正义的回避。梳理...
原创 杨... 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相对较少,因为那个时代国家更注重文官体制的建设,对于武将的培养并不重视。因...
原创 康... 康熙之所以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历史上做了四件事,至今无人能超越。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
原创 韩... 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四位被誉为汉初历史四杰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各异,但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浓重的...
原创 明... 大明朝的盛世辉煌,历经了许多变迁,但每个有华夏血脉的人,都会对那个时代心生敬意。然而,隐藏在深宫内的...
原创 刘... 刘备时期,蜀汉集团的实力非常强大,人才众多。 在武将方面,不仅有张飞、关羽、马超和黄忠这样的顶级武将...
原创 蒋... 1948年的某一天,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带着警卫来到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的侄女陈颖家中。那时,陈颖还没...
原创 明... 朱标本有机会成为明朝一位明君,然而命运却对他不公,使得他英年早逝。朱标在朱元璋的征战生涯中,表现出色...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清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与清朝的衰败紧密相关。尽管他身处一个腐败的体制中,但他在许多方面...
原创 历... 提到谥号为炀的皇帝,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隋炀帝杨广。然而,实际上,陈后主陈叔宝的谥号也是炀。那么,炀究竟...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