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洋水师,清朝皇室眼中的救命稻草,实力亚洲第一,为何不敌日本
迪丽瓦拉
2025-09-16 02:32:43
0

北洋水师,曾一度被清朝的王公大臣视为骄傲,也成为年幼的光绪皇帝心中那个支撑清朝政权的关键力量。就像一根悬在风雨中的救命稻草,它的存在似乎给了清朝皇室一点希望。

“救命稻草”这个说法并不夸张。1888年之前,清朝在多次战争中遭遇外敌的侵袭。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余波,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创伤。除了和英法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清朝还在邻国俄国的掠夺下失去了大片东北土地。更有甚者,英法两国不仅迫使清政府赔偿白银、割地,还在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中大肆烧杀掠夺,几乎将清朝的面子焚烧殆尽,皇家威严荡然无存。

然而,北洋水师的建立,却仿佛给了这风雨飘摇中的清朝一线生机。作为亚洲首屈一指、世界第九的海军强国,它让曾经惶恐的清朝皇室重新感到一丝安慰,仿佛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猎物。

但对于这个名为“北洋水师”的海军力量,它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成为清朝最后的遮羞布呢?它为何在首度投入实战时,却被日本海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呢?

实际上,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就有许多睿智之士意识到了发展现代化海军的迫切性。尽管清朝的海军力量当时十分薄弱,但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英军的舰队却能从广东珠江口远征至天津大沽口,完成了两千多公里的航程。战争的结果也令人震惊:清军伤亡人数达到22790人,英军只有523人,其中阵亡仅为69人,伤亡比例高达44:1!

面对这样的屠戮,林则徐提议从国外购买先进战舰,建立一支现代化海军来增强抵抗力。但这项建议遭遇了道光皇帝的拒绝,最终因防守广州失败,林则徐被罢官流放边疆。而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尽管许多大臣试图推动海军建设,但始终未能实现。

例如,在1861年,恭亲王奕訢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用65万两白银从英国购买海军,并命名为“中英混合舰队”。然而,就在舰队准备交付的关键时刻,英国人却毫不客气地提高了价格,从65万两涨至92万两,并要求舰队的司令由英军上校担任,舰队中必须由外国人指挥,清朝每年还需支付250万两白银作为经费。对此,清朝的官员们感到极大的不满,曾国藩和曾国荃等大臣纷纷上书抗议,认为清朝并不需要依赖外国舰队来攻打太平军,最终清政府与英国解约。

然而,尽管清朝的高层还未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长期战略重要性,但随着1874年日本仅凭3000人便迅速占领台湾,清朝才猛然意识到日本的扩张野心。尽管最终通过谈判清朝收回了台湾,但也付出了50万两白银的赔偿。更重要的是,由于日军因水土不服大规模病死,最终放弃了对台湾的控制。这一事件对清朝来说,无疑是一记耳光,彻底将他们从自满的梦中惊醒。

在台湾事件后,沈葆桢赴台谈判并见识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他立刻上奏朝廷,提出购买铁甲舰的必要性。面对日军的威胁,清朝朝廷终于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慈禧太后的推动下,清朝决定开始组建现代化的海军。

于是,在光绪元年(1875年)5月30日,清朝正式命令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李鸿章深知掌控这一海军将极大增强他的政治地位,因此他极力推动这项计划,并通过赫德等人,花费45万两白银从英国购买了4艘“蚊子船”。

这些“蚊子船”虽然价格便宜,但它们的吨位非常小,只有二三百吨,主炮口径为11寸,非常适合近海防御。然而,它们也有巨大的缺陷:船速极慢,炮弹无法调转方向,且本身防护能力差,这些问题都让它们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尽管如此,李鸿章仍然选择了这种低成本的船只,因为它便宜且能充当近海防御的作用。

然而,1879年日军占领琉球群岛,清朝政府无法派出合适的海军力量进行干预。此时,李鸿章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贪图便宜,必须为未来的海战做好准备。于是他决定从德国订购重型战舰,并命名为“定远舰”和“镇远舰”,这两艘铁甲舰具备了强大的防护和火力,成为北洋水师的核心力量。

到1883年,北洋水师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包括2艘铁甲舰、10艘巡洋舰以及40多艘其他类型的舰船。北洋水师的崛起,让清朝一度在世界海军排名中位列第九,亚洲第一,足以威胁到日本的海军。

然而,1894年,随着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清朝再次陷入了两难境地。尽管光绪皇帝和部分大臣希望出兵援朝,但慈禧太后却因为即将到来的60大寿,强烈反对战争。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的领导者,尽管知道战争的风险,他依然不愿意轻易参战,最终在激烈的斗争后,北洋水师才被派往朝鲜。

1894年9月,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发生了激烈的海战,结果清朝损失惨重,5艘战舰被击沉,官兵伤亡上千人。李鸿章为了保全北洋水师的力量,下令舰队返回威海港,避免进一步的损失。然而,这样的隐退并未能带来安全。日军最终通过陆海联合的方式,围攻了威海港,并在1895年初完成了对北洋水师的彻底覆灭。

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清朝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尽管清朝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最终依旧无法抵抗日本的侵略。李鸿章自嘲说:“我一辈子做的事情,海军、练兵,都是纸糊的老虎,看似强大,实则虚有其表。”

北洋水师的崛起与灭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清朝的无力与衰败。这个曾被自诩为亚洲第一的海军,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具备过与列强抗衡的实力。而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的崩溃,彻底揭开了清朝最后的遮羞布,列强们也开始肆无忌惮地入侵和压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国王岩堡... 6月21日,《国王岩:德国最险固的堡垒》特展开幕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在中国的“天下第一瓮城”中华...
原创 彭... 1935年5月末,红一方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后,红三军团的军团部发布了一道命令,指示王平(后来的开国上...
原创 晋... 暑期创作大赛 在北伐战争期间,实力最强的直系军阀集团被蒋介石彻底消灭。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被蒋介石成...
原创 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作为三国时期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曹操被后世尊称为一代枭雄。他的形象,无论是在...
原创 治... 自古以来,贪污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屡见不鲜,“贪官”一词成为了统治者和百姓共同痛恨的象征。贪官不仅破坏...
原创 晋... 说起清朝那些后妃的晋升速度,董鄂妃无疑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名字。董鄂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从普通宫女晋升...
原创 朱... 历史上,最为人所知的两位草根皇帝当属刘邦与朱元璋,而朱元璋的出身显然比刘邦更为卑微。因此,朱元璋对功...
原创 朱... 1368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成为帝国的开国皇帝。刚登基时,他勤政爱民,能够为国事操心,...
剧本杀《千秋烬》电子版复盘+测...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古代王朝。这个王朝曾经辉煌一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周边各...
原创 隋... 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子嗣并不太多。就杨坚的五个儿子来说,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至...
原创 皇... 提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许多人首先会联想到他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末代皇后——婉容。她的生命轨迹仿佛一...
原创 曾... 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刻起,第三国际陆续派遣了多个代表来到中国,这些代表在帮助和指导中...
原创 宋... 欢迎大家关注简史笔记!我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留言和讨论,您的宝贵建议和认可将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原创 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它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政权更替的事件,更代表着汉族文化的复兴...
原创 明... 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了明朝那个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它讲...
原创 仅... 文 | 雨别 编辑 | 雨别 《——·前言·——》 北魏著名将领尔朱荣,率领着仅有7000骑...
原创 日... 侵华战争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日军的入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成千上万无辜的百姓在这场战火...
原创 娶... 在洞房花烛的夜晚,19岁的小伙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轻轻掀起了新娘的红盖头。看到新娘容颜的那一瞬间,...
抗战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朱... 在明朝初期,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位名叫于金彪的猛将,以无与伦比的武艺和卓越的勇气震撼了整个战场。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