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以后,一路南下,先后打败岭南地区的抗清武装和吴三桂军,确立了对岭南地区的有效控制。清朝前中期,南宁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地方官员采取各种措施招民垦荒,发展经济。广东、湖南等地移民纷纷迁居广西各地,或经商,或垦荒。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清朝南宁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清朝,广西的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明朝旧制,设立广西省,领桂林、柳州、庆远、思恩、梧州、浔州、平乐、南宁、太平、泗城、镇安11个府。今南宁市所辖地区分属南宁府和思恩府。南宁府是沿袭明朝旧制而建立的二级政区,原领3个州(横州、上思州、新宁州)、3个县(宣化、隆安、永淳)、4个土州(忠州土州、归德土州、下雷土州、果化土州)、1个峒(迁隆峒)、1个寨(湖润寨)。雍正十年(1732),下雷土州和湖润寨改隶镇安府。南宁府实际辖有3个州、3个县、3个土州、1个峒。今南宁市市区为宣化县地,为宣化县治与南宁府治所在地。今横州包括横州和永淳县,今隆安县即清朝的隆安县。今宾阳县、上林县、武鸣区、马山县等分别是清朝思恩府管辖的宾州、上林县、武缘县和那马、白山、定罗、古零、兴隆5个土巡检司的部分地区。
南宁府图(雍正《广西通志》)
来源:“方志南宁”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