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军事人才,战胜帝国主义——陈赓的传奇人生
1953年7月,朝鲜战争落下帷幕,毛主席意识到,中国的军事装备极度短缺。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所使用的多种大型杀伤性武器,几乎全是苏联生产的,连基本的维修人才都缺乏,这种种问题显现出我们在军事人才方面的巨大空白。毛主席深知,只有培养一批独立自主的军事人才,才能彻底扭转局势。
毛主席召集高层领导开会,语气郑重:“我们必须办一所军事学院,不能永远依赖他人帮助。你们觉得,谁可以担此重任?”这时,粟裕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开心果将军’陈赓,不是最好的人选吗?”毛主席一听,立刻大笑:“陈赓,正是他!他会接下这个重任吗?”这也让在场的所有人对陈赓的能力产生了兴趣,他能顺利创办军事学院吗?
1952年,陈赓刚刚结束朝鲜战场的战斗任务,按照调令返回国内。刚一回到北京,他便赶到会议室,见到了毛主席、周恩来与朱德三位领导。陈赓心里一紧,心想:“难道我最近又惹了什么祸?”但会议一开始,毛主席便关切地询问了朝鲜战场的情况。陈赓回答道:“虽然我们的将士个个勇敢,毫不畏惧死亡,但在美军强大的轰炸下,普通战士的身体又怎能抵挡住这种毁灭性的打击?即便缴获了一些先进的武器,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发挥作用。”
毛主席点头后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要办一所军事学院,由你来负责,培养我们自己的军事人才。”陈赓一听,急忙站起身拒绝:“我只是个糙老爷们,哪里懂得教育,恐怕会误了主席的大计。”毛主席笑着说道:“除了你,我实在想不出谁合适。”周恩来也接过话题:“你在黄埔军校学习过,曾主持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红军干部。你如果说没有办学的能力,那实在没人能接下这个任务了。你难道不想让战场上的将士们平安归来吗?”
面对毛主席和周恩来的信任,陈赓心中顿时感到一股责任感,他最终站起身来,敬了一个军礼:“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办不好军事学院,我誓不罢休!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周总理做我的上级领导。”毛主席当即同意。
从此,陈赓便投入了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与周恩来经过几日商讨,最终决定将学校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选择校址。起初,陈赓考虑将学校设在北京,既便捷又能方便毛主席进行视察。然而,来自苏联的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提出异议,他认为哈尔滨更为适合。哈尔滨是他们援助的大批国防设备项目的实施地,如果军事学院设在那里,将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
经过一番思考,陈赓决定采纳奥列霍夫的建议,前往哈尔滨考察校址。几番努力后,陈赓得知哈尔滨铁路局的苏联专家即将回国,大和旅馆空了出来,于是他开始积极地推动周恩来批准将大和旅馆用作军事学院。
11月5日,陈赓带着申请单匆匆赶回北京。那天,周恩来正在开会。中间休息时,陈赓便悄悄跟随周恩来到洗手间,趁机递上申请报告:“请总理批准,我怕晚了会错失机会。”周恩来笑了笑:“你真是够有办法的,连我去洗手间都不放过。以后这事一定得写进你的个人自传。”大家都笑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陈赓有些意外。为了办好这所军事学院,陈赓不仅得罪了不少人,还采取了一些激进手段来吸引优秀人才。他甚至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死刑犯,打算让他们为学校任教,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到震惊。
其中,陈赓最看中的人才之一,是浙江大学的数学名师卢庆骏。他立刻指派张述祖前去洽谈,但浙江大学方面极力反对,质疑陈赓的意图,甚至有人向上级反映:“你们这是在谋财害命吗?”此事迅速引起了陈毅的注意,他特意给陈赓打来电话:“老弟,你这次真是闯祸了,卢庆骏的老师已经反映了此事,好几位数学家都开始指责你,你得准备挨批了!”
尽管如此,陈赓并未放弃。他派徐立行专程前往解释,最终成功说服了卢庆骏的老师苏步青,卢庆骏才得以加入军事学院。
但最让陈赓头疼的事还在后头。某日,他问张述祖关于一个弹道专家的“挖人”进展如何,张述祖却无奈地摇头:“他是弹道研究中的宝贝,但没有人能把他挖走。”陈赓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这么重要?他是谁?”
这位“宝贝人物”是沈毅,曾在东北起义中对我军的兵工厂建设及武器改进有重要贡献。由于后来贪污罪被判死刑,他的命运多舛。陈赓深知,他的技术对于国家军事建设至关重要,便决定冒险将其“捞出”,让他为军事学院工作。
在陈赓的坚持下,沈毅终于获得了暂时的自由,并跪在地上向陈赓表示感激:“首长,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的命以后就是您的,您让我往东,我绝不敢往西。”陈赓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清楚,虽然恢复了自由,但你仍需为国家服务,争取早日洗清冤屈。”
随着哈军工的建设逐渐推进,陈赓的辛劳和努力开始显现成效。然而,他也因工作过度而积劳成疾。1961年,陈赓在撰写个人作战经验时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58岁。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对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