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臣请假六天,朱元璋:准了!第七天大臣回来,朱元璋:杀了他
迪丽瓦拉
2025-09-18 02:02:50
0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句话从古至今,几乎成为了无数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能够在科举中一举成名,金榜题名,无疑是最光辉的时刻,不仅能为自己争光,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然而,在古代,做官常常也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迫不及待想要进入,里面的人却又不断想着如何全身而退。只有真正身处高位的人,才会深刻理解“伴君如伴虎”的真正含义。作为一名臣子,每一个言行都必须小心谨慎,而即便如此,也并非能确保安全。毕竟,“天威难测”,谁能知道皇帝的真实心思?有时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未必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何罪。

在元朝末年,天灾人祸,群雄四起,整个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最终,洪武大帝朱元璋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逐步统一了天下,平定了南北,建立了明朝,重新恢复了汉族的山河。通过这一历史大变局,朱元璋深刻认识到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元朝皇帝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民众疾苦,最终导致了义军的纷纷起义。这些教训深刻在朱元璋心中,促使他建立了一个更加宽松、亲民的治国方针。他爱民如子,倡导与民休养生息。

洪武元年,朱元璋新朝建立,各地官员纷纷进京朝拜,恭贺新帝登基。朱元璋在接见他们时,言辞中透露出深刻的谆谆教诲:“天下方才平定,百姓尚未从战火中恢复过来,国家如同刚刚孵化的小鸟,不能拔其羽毛;如同刚栽种的小树,根基尚未牢固,不能轻易摇动。与民休养生息,正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朱元璋不仅在言辞上要求臣子们谨慎行事,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毫不含糊。洪武二年,他便免除了北方三年的赋税,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还送去牛、犁、种子,凡是开垦成功的荒地,均归开垦者所有。此外,在洪武一朝,朱元璋几乎每年都尽力减免各地的税赋,保障百姓的生计。然而,一次减税后,朱元璋却罕见地感到后悔。

事情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夏,朱元璋下令减免江南地区五分之一的税赋。百姓们无不感激涕零,称颂朱元璋是位明君。然而,到了洪武十四年的正月,北元的丞相乃儿不花带领数万大军南侵,朱元璋紧急命令徐达、傅友德等将领准备出征。然而,粮草辎重成了难题。正值寒冬,田地被积雪覆盖,如何迅速征集到所需的粮食,成了摆在眼前的大问题。朱元璋心生一计,决定将江南减免的五分之一税赋重新收回,未来几个月按常规税赋征收。

这一决策一出台,朝中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明朝的税赋已经远低于元朝时期,即便恢复原税,百姓的生计仍能得到保障。朱元璋见无人反对,便准备下令执行。然而,就在此时,谏官右正言周衡站了出来,坚定地说:“微臣启禀陛下,此事不可行!”一时间,文武百官都愣住了。大家顺着声音看去,发现发声的竟是周衡。

周衡,原是无锡人,年轻时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成为了举人。后来,在洪武三年的科举大考中,他再次金榜题名,获得了进士资格,并最终被任命为右正言。作为一名谏官,周衡肩负着直言劝谏的责任,而他今天所说的,是为了提醒朱元璋切勿失信于民:“陛下若朝令夕改,收回已减免的税赋,岂不失信于百姓,岂不如同元朝亡国时那样,令百姓心寒?”说到这里,周衡引用孟子的名言“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来警示朱元璋,提醒他施政必须考虑民心,不能轻易改动已做的决策。

周衡的直言让朱元璋脸色变得铁青,但他却没有立即反驳,而是深思熟虑后拍案而起:“你说的对,就照办。”这一回答令周衡一时震惊,跪倒在地,称赞朱元璋圣明。文武百官则纷纷默然无语,毕竟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并非易于言辞的帝王。他刚刚听取了周衡的直言,然而,不久后,周衡便因为一句“直言过当”受到了杀身之祸。

几个月后,周衡请假回家祭祖,却因暴雨滞留在路上,返回迟了整整一天。当周衡回到朝堂,朱元璋问道:“你得了几天假,实际用了多少?”周衡答:“得了六天假,来回用了七天。”朱元璋听后怒火中烧:“你竟敢欺君,这是什么罪行?”周衡立刻解释:“陛下,臣并无故意拖延,实在是因为路上耽搁……”然而,朱元璋直接打断他:“你曾批评朕朝令夕改,如今却因迟到犯了失信之罪,这又该如何解释?”朱元璋愤怒至极,最终命令将周衡斩首示众。消息传开,朝中官员纷纷震惊,虽然大家都知道周衡并非故意犯错,但真实原因是朱元璋心中积怨已久,周衡的直言让他颜面尽失,最终成了朱元璋的牺牲品。

周衡的死,标志着朱元璋的权力已经达到巅峰,甚至连直言的臣子都无法容忍。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掌控,毫不容忍任何挑战。与此同时,他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制度,并设立了锦衣卫来监控百官。锦衣卫从最初的亲卫逐步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特务机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大臣们为了保命,甚至每次上朝都要告别家人,生怕这一去就再也无法回家。

朱元璋通过设立锦衣卫、废除丞相制度等措施,逐步强化了皇帝的绝对权威。无论是周衡,还是胡惟庸,甚至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都会被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与皇权发生冲突的人,都只能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
原创 秦... 南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早在秦朝之前,南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还被海水覆盖,只有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
原创 伊... 1755年,45岁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现了他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未能完成的愿望,成功...
原创 明... 明朝的财政问题一直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话题,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变得异常紧张。具体来说,明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