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杀了杨修后,问他的父亲为何瘦了,杨彪轻叹一句,成千古名言
迪丽瓦拉
2025-09-18 02:31:31
0

聪明过人的杨德祖,家族世代承袭官职荣光。他笔下书法如龙蛇飞舞,胸怀如绵帛般细腻深远。言谈间能震惊四座,机智应对冠绝群英。可惜最终英年早逝,并非因他意欲退兵,而是因才智惹祸。——罗贯中

罗贯中笔下的聪明人杨德祖,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才子杨修。

在许多人眼中,杨修不过是曹操身边一个普通随从,低声下气的官员,实则不然。杨修出身名门,乃弘农杨氏的后代,世代皆为朝廷高官,堪称世袭的显赫官宦之家。

他的祖辈皆为东汉重臣,始于杨震担任太尉,继而连续四代都官居太尉之职,权势显赫,正如《后汉书》所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足见家族的显赫与尊荣。

杨震是杨修的曾曾祖父,杨秉为曾祖父,杨赐是祖父,而杨彪则是杨修的父亲。这四代人皆以刚正不阿著称,连东汉皇室对他们都敬畏有加,礼让三分。

只是遗憾的是,杨修未能延续家族的辉煌,反而成为曹操手下的牺牲品。

杨修被杀后,作为父亲的杨彪极为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令他日渐消瘦。奸雄曹操虽无意连累杨彪,却也表现出几分“安慰”,亲自前往探视。

曹操目光锐利,见杨彪形容憔悴,便关切询问:“大人为何消瘦?”

杨彪身经百战,老于官场,立刻察觉这番慰问背后隐藏的深意。若他流露出丝毫对曹操的不满,便可能招致祸患,早早陪儿子赴黄泉。

沉吟片刻后,杨彪轻轻叹息,回以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

那么,这位聪明绝顶的杨修为何会遭遇惨死?杨彪又是如何回应曹操的慰问?让我们细细道来。

杨修博学多才,聪慧非凡,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才子。建安年间,他被举荐为孝廉,随后被曹操提拔为主簿。

主簿主管文书事务,虽非最高职位,却身处政权核心。曹操酷爱征战,朝政多由杨修代劳,杨修每次处理事务都令曹操满意,因而备受重用。

正是因为他能深刻揣摩曹操的心意,最终引火烧身。

有一次,曹操随军至曹娥碑下,碑北刻有“黄绢幼妇,外孙窠臼”八字,曹操困惑,询问杨修是否理解其意。

杨修微微一笑,答道:“懂得。”

曹操一时不解,叫他先别说,自己细思良久。半路上曹操终于悟出,这八字乃是“绝妙好辞”的暗喻。

曹操爱才如命,甚至公开承认自己才不及杨修一筹,这让杨修越发骄傲自负。

又有一次,曹操命人修筑相国府大门,尚未完工便前去视察,临别时在门上题字“活”,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杨修当即命工人拆门重建,改为稍小尺寸。门完工后,曹操大为满意,杨修解释说:“门上写‘活’,合起来便是‘阔’,显然是丞相嫌门太大了。”

这两件小事虽引发曹操不快,但还未致命。真正惹怒曹操的,是杨修后来干预继承之事。

曹操权倾天下,继承人问题至关重要。曹冲本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奈何早逝,继而曹丕与曹植成为竞争者。

杨修在两人争夺中多次助力曹植过关,插手曹操家事。

此举自然激怒曹操,认为这本是他私家考验,外人不该干涉。

曹操曾写信给杨彪,责备其子借父势不与自己同心,心存怨恨。

杨彪虽训斥杨修,却未能让其收敛分毫。

因杨彪声望卓著,曹操未直接处罚杨修,反而继续留他身边。

曹操征讨汉中,杨修随军出征。

当时刘备坚守汉中,曹操久攻未克,萌生退意。军中换口令,某夜口令为“鸡肋”。

属下不解其意,杨修却立刻收拾行李准备撤退,令众人惊疑。

杨修解释:“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益,比喻汉中形势,知主公欲退军矣。”

此事传入曹操耳中,杀机顿生。

归营后,杨修与曹植酩酊大醉,自司马门驾车外出,曹操便以此为借口,将其处死。

杨修被杀,杨彪心如刀绞,却深知曹操铁血无情,不能轻易抗争。

作为父亲,他不忍儿死于非命,痛苦使他形容消瘦。

曹操虽杀杨修,却不敢忽视杨彪,毕竟杨家仍是朝中重臣。

遂亲自登门慰问,杨彪不能闭门不见。

曹操闲谈时见其憔悴,便问:“几日不见,为何消瘦如此?”

杨彪心知曹操设局,沉吟后答道:

“愧无金日磾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

这句话意指,他自惭未有金日磾的前瞻眼光,未能严加管教,导致爱子被杀;同时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金日磾曾因儿子犯错而严厉处置,杨彪用此比喻说明曹操处置杨修虽严酷,却是公平。

但父亲的悲痛却难以掩饰,令他日渐消瘦。

杨彪的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也促成“老牛舐犊”这一形象生动的成语,现多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曹操听罢,心生慰藉,见杨彪已释仇恨,便表现大度,以安抚朝野。

后来曹丕即位,仍对杨彪尊重有加。杨彪明白时局险恶,多次推辞要职,最终得以善终。

由此看来,杨修虽聪明绝顶,却缺少大智慧,而杨彪才是真正的睿智者。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1931年,日本发动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由蒋介...
原创 有... 好的,我已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了改写,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修改后的版本: ---...
原创 曹...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曹叡在临终时没有亲生子嗣,于是立下了年仅八岁的养子齐王曹芳为皇...
原创 清... 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指在清朝开国过程中立下显赫战功,并被授予世袭罔替亲王或郡王爵位的八位皇室宗亲...
原创 醇... 我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皇阿玛因病驾崩了。他的一生不易,继位时,大清江山已经风雨飘摇,虽然还能勉力支撑,...
原创 周... 对于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朋友们来说,周瑜这一人物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东吴“四大都督”之首,是连曹操都极为...
《汴京听风录》:以文学想象打开... 作家南飞雁日前出版了新作《汴京听风录》,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发式。 《汴京听风录》围绕澶渊之盟后的...
原创 美... 众所周知,毛主席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可谓针锋相对,双方都希望能将对方一举打倒。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某...
原创 史... 越举之事历来为众人所不齿,然而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就在唐代,唐高宗宠爱武则天,唐玄宗钟情于杨...
原创 1...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细节,并尽量控制字数变化不大,给你改写如下: --- 1918...
在“地质博物馆”里智能掘进 二衬台车在开展定位工作。   刘 瑜摄 操作员在指挥隧道内作业。   刘 瑜摄 工人在进行爆破钻...
原创 李... 1989 年,恢复自由的张学良第一时间找到历史学家唐德刚,指着《李宗仁回忆录》连声感慨:“写得好!你...
原创 历... 改写后的文章: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其雄伟的工程著称,世界各地都对中国的“建筑狂魔”赞叹不已。从现代的...
潜伏在台最长间谍李志豪,199... 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还是一片充满机遇与未知的土地。彼时,广州军区游泳运动员李志豪怀揣着 “出去闯...
汉中发现确认旧石器遗址38处 本报讯 (记者 赵茁轶)6月29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项调查队多次奔...
原创 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发重病,不幸逝世。这一事件,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原创 一... 历史缝隙中的微观叙事 在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 的千年喟叹里,马伯庸将笔触探入历史褶皱,以七品小...
原创 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丽屡次侵扰新罗边境,唐太宗李世民为调解两国冲突,派遣使者奔走于高丽与新...
原创 为... 在古代,青楼文化深受人们关注,大家习惯性地把这种现象称为“逛花园”。在这里,男性能享受多种美好与刺激...
原创 忽... 很多人对元朝并不抱有好感,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但如果我们仔细回顾历史,会发现如果没有元朝,中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