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的人都明白,汉高祖刘邦通过斩白蛇的勇敢行动,揭开了大汉王朝的辉煌序幕。《史记·高祖本纪》中详细记载了这一段传奇故事:
那时,刘邦因酒醉而在夜晚漫步于泽中,便叫一名随行者走前探路。那人回报说:“前方有一条巨大白蛇阻挡了道路,我想后退。”刘邦在醉酒状态下豪气干云地回应道:“壮士何惧,快去吧!”于是,他果断抽剑出鞘,狠狠地挥击而去,最终将那条白蛇斩成了两截。
随后,后续赶到的人们在他的斩蛇之地,赫然发现一位老妇人在黑暗中悲声哭泣。于是他们上前询问:“大妈,您为何如此伤心?”老妇人泪流满面说道:“我的儿子被仇敌所杀,因此我无以自持,肝肠寸断。”听她这样说,众人又问:“那您的儿子为何被杀呢?”老妇人悲伤地解释道:“我的儿子乃是白帝的后裔,变成一条蛇,拦在了路上,如今被赤帝的子孙斩杀,我痛苦不已。”说完后,这位老妇人竟如梦幻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马迁的这一段叙述,如今看来仍然令人难以置信,充满了神秘感。而且更为传奇的是,传闻在刘邦拔剑斩蛇之前,他还与那条蛇进行了某种交流。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当刘邦从腰间抽出佩剑,准备斩杀那条挡路的白蛇时,那条蛇却突然开口,神态自若地对他说:“我乃白帝之子,你是赤帝之子,天命注定,你此行将成为君主,我自然也有份于此。如果你斩了我的头,我将在你面前存在十五年;若你只斩我的尾,我将在你身后生存十五年……”话语未尽,醉意朦胧的刘邦已挥剑而下,白蛇瞬间被斩为两段。
接着,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汉朝的历史进程。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两汉是受人瞩目的朝代。我们通常把刘邦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前汉”或“西汉”,是因为他的都城设立在西方的长安。与之相对,光武帝刘秀所创立的政权则被称为“后汉”或“东汉”,因为他的都城选在东边的洛阳。
那么,为什么壮丽的大汉朝会分割成两个部分呢?这与外戚王莽的篡位有关,他建立了大新王朝,打乱了汉朝的统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刘邦当初并未斩杀白蛇的头或尾,而是选择了它的中间部位,只留下了隐患。
让我们再来细细考量时间的流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并设都于长安,直至公元8年王莽登基篡位,时长共计210年。光武中兴后,于公元25年定都洛阳,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整个过程也经历了195年。若将15年计算在内,则恰好是210年。值得注意的是,王莽的篡位仅持续了13年,少了整整2年,这其中的约定和细节真相,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仍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