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元年(762年),唐朝两位帝王相继去世,一位是开创开元盛世、却因安史之乱而陷入困境的唐玄宗李隆基,另一位则是在继位后历经波折、才得以回京的唐肃宗李亨。两位帝王相继离世,唐朝政权依然岌岌可危,为了稳定局势,朝廷决定拥立李亨的长子李豫为新帝。于是,762年4月20日,李豫继位登基,成为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
李豫究竟有着怎样的功绩呢?他的一生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李豫,原名李俶,生于开元十四年十月,出生在东都洛阳的上阳宫。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凭借显赫的战功和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被立为太子。李豫的母亲吴氏,出身于官宦世家,本是郫县丞吴令珪之女,但因父亲犯罪,吴氏家族遭到连累,她被除去籍贯,送入掖庭宫成为宫女。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在巡访李亨府邸时,发现李亨家中生活极为简朴,器物简陋,甚至没有侍女。于是,李隆基命高力士从掖庭宫挑选了一些宫女赠送给李亨,吴氏便是其中之一。
吴氏不仅貌美,还具有谦虚和睿智的品性。或许因为身世的缘故,她即便身为宫女,仍显得气度非凡,很快便吸引了李亨的注意,并赢得了他的宠爱。没过多久,吴氏怀孕,并在一年后生下了长子李豫。不幸的是,吴氏在开元十八年(730年)去世,年仅十八岁。
吴氏的一生,仿佛是为了给唐朝献上一位贤明的君主,而李豫也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不仅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尤其是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方针,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旧唐书》对李豫有极高的评价,称其“古之贤君,未能及此”,这意味着他的成就已经能够与唐太宗李世民媲美。李豫自小便聪慧过人,尤其精通《周礼》和《易经》,并广泛阅读儒家经典。他为人仁爱孝顺,待人温和恭敬,尊重师长,谈吐举止文雅,性格既宽厚又果断。李隆基有着一百多个孙子,但李豫是唯一的嫡孙,且他貌美出众,因此深得李隆基的宠爱。十五岁时,李豫便被封为广平郡王。李隆基曾因长子李琮在狩猎时因伤失去相貌,错失了太子之位,李豫的外貌与气度或许正是李隆基的心头所好。
李豫的成就,离不开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讨伐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义,唐朝陷入巨大的困境。李豫和李隆基一同逃往成都,但在途经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发生兵变,迫使李隆基下令处死杨国忠,并将杨贵妃缢死,这一事件即为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马嵬驿之变后,李豫和弟弟李倓劝说父亲李亨北上灵武。在天宝十五年(756年),李亨终于在灵武城南门的城楼上登基,成为唐肃宗,并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由此可见,李豫对当时的政局已有清晰的认识,察觉李隆基年老体弱,无法再恢复唐朝的盛世,于是鼓励父亲迅速登基。唐肃宗在即位后,迅速召集大军,李豫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率领十五万军队,联合回纥、西域等地的力量讨伐叛军。
然而,李豫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至德二年(757年),李豫遭遇宦官李辅国的陷害。李辅国因结交李亨宠妃张良娣,试图通过诬陷李豫来动摇太子之位,甚至在李豫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李倓向李肃宗告密,导致李倓被赐死。李豫内心悲痛,但因为无法违背父亲的决策,便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然而,李豫和李辅国之间的仇怨,也因此埋下了隐患。
经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李豫与回纥联手,成功收复了长安与洛阳,并在安史叛军的内乱中趁机稳住了局势。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趁势反攻,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虽然这场胜利最终被记载在唐肃宗李亨的名字下,但实际上,是李豫的军事才智为唐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唐肃宗病重,李豫成为了继任皇帝的最有力候选人。然而,张皇后(前宠妃张良娣)并不愿意看到李豫继位。她与李豫有深厚的个人恩怨,且因没有子嗣,希望通过操控皇位来谋取自己的权力。张皇后联合了越王李系,欲废除李豫,推举李系为帝。最终,她的阴谋被李辅国和程元振察觉,二人联合保护李豫并在当晚软禁了张皇后与李系。李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剧变,病情加重,当晚便去世。李豫顺理成章地继位,成为唐代宗。
李豫继位后,面对朝廷内外的复杂局势,李辅国凭借辅佐天子继位的功劳,变得愈加嚣张。然而,李豫心中早已有所打算,趁李辅国疏忽之时,安排刺客伪装成盗贼刺杀李辅国,成功重新夺回了权力。
然而,李豫的继位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安史叛军在稍后再度卷土重来,洛阳被攻陷。李豫发布的首道命令便是任命长子李适为兵马元帅,发表平定叛乱的决心。李豫亲自组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大军,由李适和仆固怀恩指挥,最终成功击败了自称燕帝的史朝义叛军,大大削弱了安史叛军的力量。
然而,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唐朝仍面临多重威胁。吐蕃趁机夺取了多个州县,逼近京城,李豫只能暂时避难。关键时刻,郭子仪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带领唐军仅用十五天时间,击败吐蕃大军,成功夺回长安。
李豫的治国手腕不仅体现在军事上,经济改革同样是他治下的重要成就。他改革漕运,使大唐水路畅通无阻,提高了粮草运输效率,并在扬州、汴口等地设立了粮仓;控制盐政,收取盐税,增加了国家收入;最重要的是,他调整了粮价,确保百姓能够温饱,避免了因饥荒引发的民变。
尽管李豫在政治和军事上可能不及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但他无疑在经济改革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逝世后,唐朝的局势虽依然艰难,但他奠定的基础仍为后继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李豫在大历十四年(779年)病逝,享年五十多岁,虽然他未能亲眼